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分析

2019-10-15姜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内皮素尼莫地平达拉

姜英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常见急症,发病迅猛,病情发展快速,易致颅内血肿与水肿,从而对脑组织造成压迫与损伤,引发诸多症状。如果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将会引发严重后果,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关键点是在患病初期有效减轻颅内血肿及水肿[1]。而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尼莫地平能有效减轻颅内水肿。本文旨在研究依达拉奉与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8.3±5.6)岁;病程2~22 h,平均病程(10.2±4.0)h;出血位置:丘脑12例、基底节33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6.8±5.7)岁;病程1~21 h,平均病程(9.8±3.8)h;出血位置:丘脑 10例、基底节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出血位置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治疗。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吸氧与营养支持,采用甘露醇降低颅内血压,抗生素抗感染,保持机体电解质平衡,若患者血压过高,则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加入15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2次/d,30 min内注射完毕。10 mg尼莫地平注射液加入500 ml浓度为5%的葡萄糖溶液静脉注射,1次/d,注射速度为 0.5 μg/(kg·min)。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和NIHSS评分。

1.3.1 神经功能缺损状况 采用NIHSS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评定指标包括意识、水平凝视功能、面部肌肉、语言功能、上肢肌力、手肌力、下肢肌力、步行功能,满分45分,得分0~15 分代表轻度缺损;16~30分代表中度缺损;31~45分代表重度缺损;分数越高说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2]。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精神意识状态清醒,血肿有显著液化,同时血肿量下降>10 ml,NIHSS评分下降>75%;有效:患者意识状态清醒,精神与语言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血肿量下降幅度5~10 ml,NIHSS 评分下降25%~74%;无效:患者意识、精神状态、血肿量都没有显著改观,甚至有恶化现象,NIHSS评分下降<25%[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分别为(9.79±3.57)ml、(2.11±1.17)ml、(72.75±7.46)ng/L,对照组分别为(15.48±4.11)ml、(4.68±1.48)ml、(93.62±7.68)ng/L。治疗后,两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56%(43/45);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1.11%(32/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NIHSS评分为(22.78±8.05)分,治疗后为(6.87±2.05)分;对照组治疗前的NIHSS 评分(23.05±8.16)分,治疗后为(13.57±2.95)分。两组治疗前NIH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NIHS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危重症,病死率极高,患病人数呈不断上升态势。脑出血患者伴有慢性高血压,剧烈运动与情绪波动都会引发血压升高,压迫动脉壁,既而致脑出血,最终引发脑水肿。实践研究发现,脑水肿出现与氧自由基有着密切联系[4-6]。

依达拉奉属于氧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借助各种路径较好地减少自由基。依达拉奉分子量不大,含有亲脂基团[7,8]。依达拉奉静脉注射后,可以提升血脑屏幕的通透性,以利于有效清除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脑组织中的自由基,同时可以更好保护神经细胞,有效防止血管内皮受损,同时较好预防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脑水肿[2,3]。尼莫地平可以渗透血脑屏障迅速抵在病灶位置,继而作用于神经细胞与脑血管细胞,改善患者局部血流状态,减轻脑血管痉挛,促进吸收颅内血肿,有效调节脑循环,推动溶解吸收已停止出血的脑内血肿,以利于缓解四周脑组织所受到的血肿压迫[4]。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后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浆内皮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较好缓解症状,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内皮素尼莫地平达拉
UPLC-PDA测定尼莫地平片中尼莫地平的含量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老年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不同载体材料尼莫地平固体分散体性质研究*
他达拉非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观察
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采用凉血散瘀汤联合尼莫地平的临床疗效
脑脊液内皮素检测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内皮素在内耳损伤中的作用
内皮素与氧化应激
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