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现状及发展

2019-10-14杨梓毓原晔徐劭航

科技风 2019年1期
关键词:临终关怀中小城市

杨梓毓 原晔 徐劭航

摘 要:临终关怀事业是人道主义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体现。本文将就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讨论,探索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小城市;临终关怀;发展探索

临终关怀作为一种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和现实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临终处置方法,现已成为现代医学领域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需要及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本文旨在就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的现状及其所面临困难展开讨论,以社会学视角探索困境的解决途径,展望这一事业的未来。

1 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小城市是我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城市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令部分年轻人无法就近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居民对临终关怀机构需求增加。而目前,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因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经济负担重。

1.1 中小城市传统观念的限制

(1)传统死亡观的束缚。中国人一定程度上对于死亡有恐惧心理,排斥并害怕提及“死亡”、“临终”等词语,教育中也很少涉及这类沉重的话题。与发达的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人们观念更加传统陈旧,对于死亡的恐惧心理尤甚。且传统死亡观念影响下的人们常会因一味追求自然生命的延长而忽视生命的质量和尊严。

(2)传统孝道的制约。国人对待长辈,强调孝道。而中小城市教育水平较低,致使许多文化程度低的子女一味地愚孝。长辈在患重大疾病,生命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故儿女们大多一味用机械、技术手段延长生命。传统孝道要求儿女必须在膝前塌下服侍,送入临终关怀医院被认为是放弃治疗,不愿伺候照顾的表现,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孝。

1.2 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产业经济状况不理想

(1)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小城市资金来源少。临终关怀事业具有一定公益性,决定了相关产业自身不以盈利为目的发展特点。由于我国中小城市经济实力不强,临终关怀的发展无法得到与其他大城市水平相当的政府资金支持与专项拨款;又因为大众对相关事业的了解程度较低等原因,临终关怀机构在中小城市收到的社会援助较少,令不少开设临终关怀服务的医疗机构资金周转困难,在市场经济背景中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2)中小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低,经济压力大。对比可知,中小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少。而由于资金来源少,经济支持力度小,临终关怀产业為保障自身发展只能提高对服务对象费用的收取,从而为患者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导致居民不愿意选择“姑息性”临终关怀服务,令该产业发展受困。

1.3 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运营模式不完善

我国现存较为系统的临终关怀模式有“PDS模式”和“施氏模式”,二者均坚持家庭临终照护与社区临终关怀相结合。[1]但我国现今临终关怀事业发展不完善,这两种模式仅为理想化模式,在临床实践中具有一定实施难度。目前为止,家庭式、社区式临终关怀在中小城市仍处于空白阶段。

2 对我国中小城市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探索

2.1 加强宣传,使居民正确理解临终关怀事业

首先,对于传统伦理道德及死亡观要实现“扬弃”,把传统孝道同如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尊重临终者自己的意愿,让临终者最后的生命有尊严,高质量的度过。应该加强死亡教育,如可以出版相关书籍,或在电影中渗透此类元素,引导人们正视死亡;可以在课本中增添相关课程,宣传正确的死亡观,从而更好发展临终关怀事业。

2.2 拓宽资金来源

首先,中小城市应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改革,吸引人才投资,增强自身经济实力;其次,加强宣传,如设立宣传画板,开发相关公益广告,让民众更好地了解相关产业,更愿意为相关产业提供经济支持,从而拓宽社会援助的渠道;再次,完善运营模式,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发展适用于中小城市的集营利性与公益性于一体的特殊发展模式,例如将临终关怀机构设立二手商店,出售居民捐赠物品,收益投入机构的运营中,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同时提高居民的参与度,增添产业活力,还可发行类似“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临终关怀“专款专用”的彩票;最后,完善医疗保险制度,将临终关怀纳入医疗保险体系,健全保险制度,提高政府报销比例,以降低民众享受相关服务的成本。

2.3 优化相关产业模式结构

着重发展家庭式和社区式模式。目前我国临终关怀家庭式护理模式严重缺失,而家庭式护理模式具有极大的优势及良好的发展前景,既可克服专业性医院缺失的问题,又可满足人们的心理,是理想型发展模式。中小城市应增加对该模式的投入,大力发展家庭式临终关怀服务。同时,可以同国家新近提出的“陪亲假”配套实施,即独生子女带薪护理假制度,由企业或政府制定适当的方案,给予适当合理的陪亲假,让子女有更多的时间陪伴老人、临终者,并且配合家庭式临终关怀专业人员给临终者营造一个更加舒适的氛围,保证临终者的生命质量。再次,开设相关机构,专门提供家庭式服务,促使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完善。

2.4 将“社会化”作为发展方向

将照护工作由家庭责任向社会责任转变,因此临终关怀服务应该具有多样的募集资金渠道及福利性质,由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在现阶段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下,不盈利的福利性临终关怀服务尚无法由政府完全提供,尤其是在社会福利方面资金不足的部分中小城市,故临终关怀机构需要拓宽资金募集渠道,如筹措国家拨款、慈善捐款、营业收入、投资收入等多方面来源的资金,由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承担费用。同时,政府应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设立临终关怀机构,对已有的发展受困的公办临终关怀机构,可以参考运用养老事业中的“公办民营”方式。

3 结语

桑塔亚那有言:“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临终关怀事业作为崇高的“晚霞工程”,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和家属的负担,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对人的尊严的维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而我们相信,中小城市的临终关怀事业即使正在遭受重重阻碍,仍具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必定会在逐步的探索中取得长足进步。

参考文献:

[1]钟华.我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其发展探索[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4):604.

猜你喜欢

临终关怀中小城市
中小城市餐厨垃圾处理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
城市化进程中未来城市发展趋势
提高临终关怀认知度和更好的开展临终关怀的研究
山东对肉鸡屠宰推行“临终关怀”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探析中国中小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中国临终关怀探析
从浦东新区老年医院发展看地区机构临终关怀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消费视角下的高铁经济给中小城市带来的产业变革
我国老年人居家临终关怀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