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与社会应急响应的思考

2019-10-14刘菁菁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气象灾害社会

刘菁菁

摘 要:中国幅员辽阔,地域范围广大,而各地的气象情况千差万别。如何详细了解到各地的气象情况,及时发现气象灾害预兆,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预防,种种问题考验着地方部门和政府机构。在这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面前,社会应集合起来,从前期监测工作开始,把守好每一关口。本文就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设计出发,将这一自然问题与人文社会紧密起来,推导出社会应急响应措施,力图引起读者对气象灾害预警与社会应急两者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气象灾害;灾害预警机制;社会;应急响应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存在诸多环境问题,尤其是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气象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几年一次甚至几十年难遇的极端天气如今也侵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社会上造成了不小的恐慌,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小觑。全体社会成员应该及时认识到气象灾害的严重性,并积极探究气象灾害的预警机制,将此与社会应急响应结合起来。从意识的增强开始一步步努力减少气象灾害对社会各方面造成的损失。

1 气象灾害的影响和气象研究现状

1.1 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后果

(1)浅析气象灾害出现的原因。近几年来,由于人们追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自然不加以节制地滥砍滥伐,改变了自然界的平衡关系。地球陷入了全球变暖的阴影,而对此自然给予我们的惩罚是各种极端天气的频繁发生。除了不分季节发生的暴雨、洪涝等,更有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等以前很少发生的自然灾害高频率地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中。

(2)大工业过度追求经济发展的“自作自受”。前面所提的自然灾害出现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工厂的过度建设,而自然灾害首先最大的损失者恰恰就是大工业企业。因为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对经济效益的追求上,该类型企业中大多数不重视甚至完全无视企业自身对气象灾害的预警工作。所以一旦突发气象灾害,该工业的生产设备等便会受到极大的破坏,在基础设施和工作人员等工程的各个方面都造成巨大的伤害,给大工业企业带来难以衡量的经济损失和人员损失,在社会上也极易造成恶劣的影响。曾经一心树立的企业品牌和积累的企业价值便会因为所谓的天灾瞬间灰飞烟灭。

(3)落后农业无奈难逃其害。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农业上,农业本来就是靠天吃饭的“行当”,一旦老天“发怒”一阵狂风暴雨就可将庄稼汉一年的收入化为空无。而令人越发心痛的是当今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并没有普遍开来,农业依旧处于一个相对西方而言比较落后的境地。很多在田间劳动的仍是知识水平低下的农民,只知埋头挥洒辛勤的汗水,不知及时关注气象灾害,更难理解气象灾害预警的重要性。一旦突发气象灾害,他们能做的也许只有坐以待毙。

(4)相对发达地区一毁俱毁。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人员区域化,人们都奔向经济发达的地区从而造成人员区域性密集分布,一旦气象灾害发生在北上广等发达地区,对包括交通在内的基础设施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那我们面对气象灾害的威胁就无能为力地听之任之吗?当然不是。这时候就彰显了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重要性,而除此之外,更需要社会应急的积极响应。

1.2 气象灾害研究现状及预警设计

(1)管理部门的层层分工合理开展气象管理工作。

气象灾害研究和我国其他事业一样都是在国务院的统一指导下进行,有国务院针对突发气象灾害事件的衡量下发政策性指导,必要的管理机构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突发气象灾害发生,相关部门往往会紧急成立一个气象指挥部门分管指挥工作。相对于政策性的指挥部门,中国气象局则是负责将政策性指挥落成计划,下发到各自的部门进行分工负责。总的来说,我国气象管理部门实施着分级管理的形式,将任务分支为框框条条,对气象灾害的监测方面相当重视。

(2)气象管理现状和相关法规制定情形。

法律法规是国家治理的一大方法。而在气象管理方面也不乏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现,早年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xx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等都从上级领导阶层处下发到各级政府,以明文规定的形式呼吁广大人民群众重视对气象灾害的预防。尤其是气象部门需要继续加强预警设施的技术革新,正确发布气象预报或者是台风等气象警报,及时向广大群众报之以预警信息,给人民群众做好防护工作争取到充分的时间。

(3)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设计。

首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级政府职能机构要根据当地实地区域地形开展设计,合理建立起预警预案。当然建立起预案后不能将之沦为一纸空文,而是应该明确预测出往后几天甚至是往后几周可能会出现的气象灾害,哪怕只有一丝可能出现的预兆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准确地报知给群众。其次,基层应急响应。一个巴掌拍不响,上层的政策需要得到基层的相应重视方可真正地落实行动。即基层应该积极响应应急政策。在预警前期,相关部门就提示相关部门和公众做好防御准备工作。并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公众及时发布防御措施,防止公众对即将到来的气象灾害感到无能为力。最后,在气象灾害结束后,各职能单位应该及时组织专门人员进行灾害总结。针对性地计算事后相应的一系列损失,包括经济损失和环境损失。最重要的是对本次灾害进行总结,在弥补好人员损失的基础上提供好数据,为上级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

2 社會应急响应的情形现状及发展情形

2.1 社会应急服务在抵御气象灾害中的重要性

当通过气象灾害预警机制的验证后,社会如何进行应急服务便是重中之重。而社会应急响应到后期真正的行动落实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精确反馈、超前部署。根据气象部门通过专门设施所检测到的气象趋势,对气象灾害的时间、灾害等级和影响地域告知群众。其次是传达预警、提高覆盖率。气象局要利用一切可得到的媒体工具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并且积极指导防灾避灾的方法。再是提高应急部门之间的联动性,针对提高气象服务。社会是一个整体,其间包括水电部门、公安部门、民政交通部门等等,因此各地气象局及时将专题报告告知上诉部门,并在后期密切联系各个部门,一起协力带领社会群众积极面对气象变化,抵御住气象灾害。最后,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普工作。不论是在得到气象灾害预警的前期还是后期,社会宣传部门都应做好自己的宣传工作。与公共媒体开展良性合作,普及气象科普知识。从意识角度发面,提高公众的关注度,从侧面提高了群众对社会应急响应的行动力度。

2.2灾害预警与社会应急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建议

(1)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不完善,概念界限模糊

在平时的气象灾害预报中,我们往往会听到报告中报知以灾害等级,但是作为平民百姓很少能够明确区分其中差异。一旦没有具体衡量数据和定量概念,那么所带来的就是等级模糊概念,继而容易造成社会应急的混乱划分。

(2)社会应急机制执行力低下,资源浪费严重

虽然我国已经将防灾避灾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并且将应急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但是限于技术发展水平仍处于中等下的水平,对灾害的预报往往会有所偏差。而在错误信息的传达下,社会盲目开始响应气象灾害应急。到头来应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预防一场子虚乌有的气象灾害,得不偿失。因而,在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和社会应急响应两者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努力发展气象专业人员,提高气象灾害预警的准确率;集中组织社会应急部门,进行创新型媒体传播改革,力争气象灾害预警的时效性。

3 结束语

气象灾害预警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都具有重大影响,一旦这一关键机制有所落后,对经济人力的损失是巨大的。所以社会应当深入思考气象灾害预警机制与社会应急响应两者的密切联系,提高政策执行力,真正地维护社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宏斌,地基GPS层析水汽三维分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齐胜香;;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J];北京农业;2014年03期.

[3]陈香,近十年福建省主要气象灾害特点及防御对策[J].福建环境,2015(4):14-15.

猜你喜欢

气象灾害社会
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
喀什地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气象灾害对农业经济的风险影响分析
浅谈气象灾害对农业方面的影响
广东省气象灾害对冬种辣椒生产的影响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研究综述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