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问题与对策

2019-10-14牛晓彤

科学与财富 2019年13期
关键词:建设银行盈利能力问题

牛晓彤

摘 要:随着金融深化改革的不断实施,盈利能力已经渐渐成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不能忽略的标准之一,本文根据建设银行盈利能力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银行的不断发展中达到增强银行盈利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盈利能力;建设银行;对策;问题

一、银行在资本盈利、经营能力和盈利水平存在的问题

(一)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近年来建设银行的业务总量逐日递增,不良贷款总额的增加导致不良贷款率的上升。 建设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同样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高不良贷款率和低拨备覆盖率的存在使得建设银行的经营风险系数逐年递增, 最终会影响建设银行内部的平衡。

(二)资本充足率的下降

建设银行财务系统中的核心资本充足率的下降会制约银行盈利能力未来的发展。 因为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业风险的重要指标,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建设银行的预期风险由准备金进行防控,非预期风险则是由准备金防控。也就是说,资本充足率过低会使得银行盈利性下降。

(三)银行内部流动性的降低

衡量银行内部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性比率和银行存贷比率。 因为近年来下降的银行流动性比率和上升的存贷比,二者都加大了银行的财务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这两种风险会减少银行的利润,严重的甚至会造成银行的资本的损失。 因此,控制银行内部的流动性无可厚非。

二、提升建设银行盈利水平的主要对策

(一)提升银行存贷业务、发展银行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应在完善日常运营活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存款金额。首先,银行应降低吸收存款的成本,而不是单纯提高存款金额,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降低存款成本方式主要在于改变存款结构,其次是增强银行客户的依赖性,和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模式。在中间业务发展方面,伴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下银行应该注重直接融资模式,银行外部方面商业银行应该加快更新金融产品的步伐从而迎合客户的喜好。同时改变银行营销方式,利用網络营销的方式,发挥其优势,最重要的是优化运营管理模式,拓展用户群体,将目光从单纯的高净值客户扩大到中小客户中去,加大对中小客户的关注。

(二)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增强银行资产管理质量

从银行的资产管理层面来说,不良贷款率的增加给商业银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从风险治理的角度来说,建立一个完整的风险控制体系是有必要的、首先,为客户创建银行评级系统、增加减值拨备、规划经济资本等措施,与此同时,利用好大数据网络进行风险管理,将银行业务做到最好。大数据计算是商业银行技术提升的代表,银行在业务交易中所积累的大量的企业资金交易的信息记录,这些信息如果能通过大数据手段被银行内部合理利用,将会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因此,通过使用大数据手段实行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大数据应用体系,银行内部可以更加准确及时的获取顾客的信息资料,降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风险。

(三)提升银行间资本充足率,加强银行资本利用效率

商业银行应该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提升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 从外部来看,为了吸引更多投资者,对于没有获得政府重点关注又缺乏资金量的银行来说,外部的战略投资能够在控制资金流动性的同时降低商业银行存在的风险。 其次从内部来看,银行资金大部分为来源于银行自身的留存收益,当银行内部的留存收益不断上升的时候,银行资金量增加从而降低流动性。 需要注意的是,通过股权融资和债券发行的方式从外部融资属于短期融资方式,应该建立长远的眼光合理控制银行资本。 现在银行内资本消耗过快,应该放缓速度。总的来说,只有加强资本的利用率,才能更好的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

(四)保持适度资金流动性,增加资金变现能力

银行的盈利能力和流动性变化程度成正比,在银行的日常活动中,合理调动流动性会保持客户的存取资金的需求从而防范流动性风险,这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应加强对银行的流动性监管,银行内部建立有效信息传递机制,便于银行间内部沟通,从而及时准确的传达信息增加资金头寸预测的准确率。另外还要建立员工培训机制, 通过加强员工的风险管理培训,能够让员工在工作中能够保持警惕性,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 其次,按照经济周期变动规划流动性也是有必要的。经济好转的时候,企业加大投资需求,增加贷款量,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加大,储蓄降低,银行加大流动性。 反之亦然,当经济衰退时,企业投资需求降低,银行持有的资金减少,银行应降低流动性避免出现挤兑危机。最需要注意的是应合理安排资产和负债的结构,注重银行的流动性管理。 总的来说,商业银行不仅要从流动性管理上加强风控避免危机发生,还要做好事后措施,增强其资产的变现能力和获取负债的能力。

(五)银行内部适时调整资产规模

银行资产规模不断增加令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下降,企业如果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技术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生产,最终会使成本管理的复杂度加大,时间一长,规模经济会演变为规模不经济,最终使得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小于零。 而银行的经营规模逐渐扩大,致使银行内部体量庞大,造成人员冗余、组织机构灵活度下降等后果。 如果银行的内部结构过于冗杂,则管理和政策实行效率会不断下降。 因此,银行应控制其资产规模,首先应该限制银行区域网点的个数,合理规划物理网点的分布结构。 降低运营资金的成本首先是物理网点的建设、运营网点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因此,物理网点建设结构要与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 其次,银行应顺应互联网发展洪流,不断创新技术建设。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洪流,互联网金融模式渐渐被人们认可,互联网金融模式致使信息不对称情况降低,用户对不同的金融模式有更多可选择的余地,银行也应该顺应。 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普及,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办理业务,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大优势。互联网金融的模式慢慢成为了一种趋势,互联网金融的高效率可以使银行充分利用互联网, 降低固定资产容量,合理控制资产规模。

(六)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适应经济发展形势

伴随着世界经济水平慢慢复苏,银行业也要随之不断发展,同时,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令我国经济持续性增长, 但银行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适时调整经营战略。首先,银行业应继续服务实体经济,协同一带一路政策,推动人民币境外流通的措施的实施,同时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银行应改变拼速度比规模的经营理念,加强创新,促进市场,利用大数据形式将粗放营销优化成精准营销。

猜你喜欢

建设银行盈利能力问题
外部治理环境、公司特征与财务信息质量的实证分析
浦发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国国有股份制银行发展财富管理业务的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建设银行利增6.1% 日赚6.2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