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的高效提问策略研究
2019-10-14万胜之
万胜之
【摘 要】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充分的互动沟通,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来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掌握授课效果,所以必须要确保课堂提问的效果。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想实施高效提问,应该明确相关原则,提出开放式问题,要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还要合理控制问题频率,从而通过提问的方式促进课堂效率不断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提问;策略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将提问作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不重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的价值,也不注意课堂问题的精心设计,导致课堂提问效率较差,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采用何种方式提升高中数学提问效率,这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师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明确高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原则
(一)层次性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提问应该具有层次性,要难易适度,要确保学生经过自主思考后能够进行回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思考的兴趣;问题过于困难,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的提问都会造成不好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把握好问题的难度,可以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
(二)启发性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始终关注学生这个核心,要合理地预设问题,对学生起到启发性的作用,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分析回答,必须要重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这个过程,促进他们的思维活跃,努力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掌握良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目的性
课堂提问不应该是随意的,不能想到哪就在哪提问,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需要精心设计,这就需要在课前充分备课,把握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建立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规划出清晰合理的提问思路,努力提高问题的思考价值,要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解决问题有助于学习掌握新知识,能够激发出他们思考的兴趣,这样才能促进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提出开放式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程改革注重打造开放式的课堂,所以在课堂提问时也应该遵循这一理念,对于题目的措辞要进行优化,应该在教学内容基础之上,提出更加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思考的问题,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不是通过“是”或者“否”来简单判断[1]。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提出开放式问题,具体要注意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注重问题答案的宽广度,比如在讲解“函数的概念”知识时,可以对学生提问:“你是如何理解函数的概念的?其中强调了哪些条件?”而不是具体指出函数概念的内容,这样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理解水平,否则会直接引导学生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思考,束缚了他们多样的个性化思维的发展;二是问题要有目的性,尽管问题是开放式的,但一定要确保学生具体、完整、合理的回答、比如在教学“运用解析式变换求函数的值域问题”,教学目标是为了引导学生用方程思想看待函数解析式,教师就应该做出一定的引导,在此基础上再鼓励学生探索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比如换元、配方、数形结合、导数等方法。
三、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提高思考积极性
高中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设计,找准合适的角度,努力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结合实际构建数学模型,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考积极性,主动地融入到问题情境中去,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使学生更方便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且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比如在学习“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知识时,要想让学生理解直线和圆的相交、相切、相离这三种位置关系,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海上日出的情境,然后将海平面当作直线,将太阳当作圆,进行课堂提问的设计,这样学生会充满兴趣并且容易回答,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这部分知识,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合理控制问题频率,给予理解消化的时间
当前一些高中数学教师过于关注课堂提问的重要性,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了多次提问,还经常使用“对不对”“是不是”等提问助词,使得学生也只是机械地回答“对”“是”,但实际上提问效果并不好。因此,教师要合理控制问题频率,把握好一个度,不能变成“以问代讲”的课堂,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问题不在多而在于精,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課堂提问的重要价值[2]。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注重课堂提问的合理设计,在实践教学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掌握课堂提问艺术,关注学生的思考学习的过程,通过提问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建立,李媛媛.解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分析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分析,2015(10):116~118.
[2]张晓军,王志山.简述如何提升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效率[J].军民两用技术与应用,2017(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