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研究
2019-10-14袁红艳
袁红艳
【摘 要】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思维的起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动手操作活動,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探讨的正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以期能使所学知识更加扎实,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对于动作、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最深刻的体验莫过于自己亲手实践过的东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合理地开展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完善自身的认知体系,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动手操作,强化理解掌握
数学知识是抽象概括的,而儿童的理解和记忆是依托知觉思维与具体形象思维,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就应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历知识产生、发展、形成,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可观可感,不仅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也能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变得趣味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性动手操作活动,促进新知的内化。
《轴对称图形》涉及图形的运动、变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轴对称的知识。为帮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认识轴对称图形基本特征,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师可以在揭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开展探究性动手操作活动,即为学生提供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以及各种三角形和梯形,当学生的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不必急于否定,而是要捕捉学生的认知困惑,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自己动手折一折、比一比,对照轴对称图形特征的主要板书“两边完全一样”、“对折完全重合”重新判断,通过动手操作后发现,只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符合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感知具体实物观察对称现象,触及知识的本质,认知由模糊走向清晰,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发展空间观念,这样的教学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二、动手操作,培养数学思维
有效的动手操作活动应该是学生需求的体现,不能缺少数学思考,更不是为了操作而操作。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思考性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由被动操作变成主动操作,积累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维。
例如“圆的面积”一课,对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实则就是转化思想的渗透过程,教师可以就此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将圆转换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并适时引导学生思考:①剪拼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相比,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②对于近似的长方形的长与宽而言,和圆存在怎样的联系?③是否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④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过程?逐层深入的问题将“圆的面积”公式抽丝剥茧,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不断操作、观察与思考,清晰直观地理解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之后,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可以将圆转换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熟悉的图形,通过动手操作自主验证,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应适时开展思考性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实践探索,通过操作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
三、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思维
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成为数学教师的重要使命,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样也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应认真思考的教学任务之一。在小学数学课堂,借助“动手操作”,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更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例如在“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中的关于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准备三种类型的三角形纸片,即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积极动手操作,思考如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通过动手操作,有的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学生用两个钝角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发现三角形的面积与所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顺利推导出面积公式S=ah÷2。
在上述教学中,让学生亲身经历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得出的结论更显科学和真实,从而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这样的操作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使学生在创新中得以发展。
总之,动手操作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把数学和动手操作有机结合,合理开展动手操作活动,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既是教师开展数学教学的有效方法,更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魏华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J].明日,2017(40):239.
[2]杨文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有效性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