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2019-10-14谢绍赐

西部论丛 2019年33期
关键词:质量提高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

谢绍赐

摘 要: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从多方面着手,给出了参考策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提高

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现如今,更多的教师意识到了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也在为之努力,但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对其做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

一、问题引导,层层递进,提高能力

众所周知,任何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具体问题的探究和实践,在实际展开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改变之前传授式的单调教学方式,综合考虑多种情况,为学生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一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更好的掌握,二来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思路,这样一来,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 “尊重他人”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等内容有更好的掌握,并学会尊重他人,成为一个高素质的现代青少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清洁工刚打扫完马路,一个青年人随手将手里的纸条扔在了地上,你觉得这位年轻人的做法合适吗?”小张看到班里的红红戴着眼镜,于是给他起外号“四眼妹”,看到小胡同学就比较胖,就管他叫“小胖”,对于他给学生爱起外号这件事,你怎么看?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台下的小明在悄悄的嘀嘀咕咕讨论着一些事,你觉得他们的做法对吗?小李的妈妈带着他和单位的叔叔阿姨一起出去玩,见到这些叔叔阿姨小明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叫,只是低头玩手机,你怎么看小明的举动……这些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现象的提出,不仅能够让学生真切的看到生活和道德与法治的密切关系,而且也对什么是尊重他人,为什么要尊重他人有更好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在展开课本内容的教学,学生们都能认真的听,认真的学,最终当然获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情境,感官联动,丰富感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内容中涵盖很多创设情境的素材,将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特定情境的创设来呈现,相比直接勾画重点,让学生背诵记忆,效果要更好,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和青睐,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收获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时,我们可以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会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帮助现代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爱在家人间”这一内容时,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切的体验情境,即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听妈妈们的话》这首初中生比较喜欢的歌曲,并通过PPT展示了父母抚养子女长大的辛苦历程,通过PPT的展示,学生看到了自己母亲的不容易,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我在带领学生们学习课本内容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实现了感官联动,最终收获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思维导图,深入理解,知识内化

思维导图是素质教育大背景下诞生的新的教学方式,旨在通过特定的关系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在一起,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衍生,从而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更多的知识,这对于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学习内容多的初中生来说,尤其适用,高质量的使用思维导图能够让其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而在实际绘制、使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我们做到明确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绘制学生需要的、喜欢的思维导图;另一方面要不断的丰富思维导图的样式,激发学生参与绘制思维导图的主动性,并且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绘制、应用思维导图,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创新,融入自己的想法,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更多的学会更多的知識,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实现知识的内化,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情绪的管理”这一内容时,就采用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首先,我从课本教学内容出发,给学生写出了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合理宣泄、放松练习这四个方法,之后带领学生在此基础上逐步分解,通过分解,让学生对什么是合理宣泄、为什么要合理宣泄、怎样合理宣泄、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需要注意什么这些基本的内容都有更好的掌握,可以说,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应用,不仅让学生对课本中有关“情绪管理”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掌握,而且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知识的拓展、延伸和内化,达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总的来说,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重要性日渐突出,身为一线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探索出更多更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来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教学质量,让学生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给出的问题引导、创设情境、思维导图三个策略是个人实践之后比较有效、可行、实用的三个策略,当然,不够完善,在日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学习中,会继续为更优质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教学效果的获得贡献一己之力。

参考文献

[1] 赵宋和.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解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32):15-18.

[2] 宋景堂.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总体教学建议[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29):22-25.

猜你喜欢

质量提高课程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从受众心理略论提高我国科普读物质量的策略
加强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中职人才培养质量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
《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