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
2019-10-14段力李超
段力 李超
【关键词】军事新闻;新闻摄影;解放军画报;摄影理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2018年度科研基金学术一般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新闻摄影史研究”阶段成果(编号:18XS002-03)。
高帆(1922-2004),原名冯声亮,浙江萧山人。曾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著名摄影家 ,摄影艺术理论和军事摄影报道工作的实践者和组织者。 他6岁时丧父,之后随母姓,改名高帆。1938年,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在八路军第129师先遣支队政治部、师政治部宣传部从事美术、摄影工作。1943年,第129师政治部创办《战场画报》,高帆成为画报制版和编辑工作的骨干成员。解放战争期间,先后在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第18兵团政治部和华北军区政治部从事美术、摄影的组织领导工作,参加过陇海战役和进军大西南的摄影报道工作。1951年3月,由第二野战军《西南画报》主编调入解放军画报社,历任《解放军画报》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1956年7月,作为中国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前身)筹委会成员之一,推动学会的筹备和建立。1957年任《中国摄影》杂志主编,1979年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91年当选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
高帆是一位对于军事摄影理论问题思考较为系统的摄影家。在60多年的军事摄影和画报工作中,他结合多年摄影工作的心得与思考,撰写了《战地新闻摄影的取材和构图》《照片一定要有思想》《论照片文字说明》《发扬我军摄影工作的光荣传统》《改进摄影采访作风》 《发扬摄影工作的战斗传统为提高战斗力服务》《争取摄影事业的更大繁荣》《摄影艺术的真善美》《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和特色》等文章。高帆的军事新闻摄影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军事摄影作品的创作原则:“威势壮、动势强、气氛足、感情真”[1]
军事摄影的美学特征是壮美,“摄影创作实践中强调动感表现是军事摄影题材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人们对军事摄影作品的欣赏习惯所决定的”。[2]高帆倡导军事摄影坚持“威势壮、动势强、气氛足、感情真”的创作原则。“威势壮”是指军事摄影应当着力表现人民军队威武雄壮的形象;“动势强”是指军事摄影应当有着强烈的动感,体现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气氛足”是指军事摄影作品体现出来的军事气氛要强烈,能够体现出军事训练和战斗场面中特有的紧张激烈气氛,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情真”是指军事新闻摄影工作者要满怀对党和人民、对军队、对官兵的真情实感进行摄影创作,军事摄影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出这种真挚的感情。在这样的创作原则指导下完成的摄影作品,才能张扬军人的阳刚之气,形成军事摄影威武雄壮的特质和意味。岱天荣认为,军事摄影的审美标准,就是“威势壮,动感强,感情真,兵味足”,[3]与高帆倡导的军事摄影的创作原则非常契合。
二、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和特色:“政治性的艺术杂志”[4]
高帆认为,人民军队出版的画报“是部队政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种工具和手段,是为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因此,《解放军画报》不同于一般普通画报,它是一种“政治性的艺术杂志”。它的风格特色不能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在履行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人民军队的画报“除了具备一般摄影工作的要求和规律外,还要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强烈的战斗精神”。在强调画报的政治属性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画报的艺术属性,只有坚持“政治上的严肃性,艺术的高标准”,才能实现“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形成并保持人民军队画报独有的战斗特性和艺术风格。
三、英模摄影报道的基本要求:“可敬、可爱、可信、可学”[5]
高帆非常重视英雄模范人物报道在画报宣传中的作用,他强调要把这项任务作为画报宣传的重点内容。1946年,高帆和袁克忠合作完成的人物摄影报道《杀敌英雄,爱兵模范王克勤》,开创了人民解放军以摄影专题形式宣传英雄人物的先例。《解放军画报》在多年的办刊历史中,推出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英模人物摄影报道。对于英雄模范的摄影报道,高帆认为,英雄模范人物最富时代精神,又有各自的个性特色,摄影工作者在报道英模时,要能够让读者感到“可敬、可爱、可信、可学”,这也是对英模摄影报道最基本的要求。
四、画报版式结构的要求:“抓住人”,“耐人看”,“耐人寻味”[6]
高帆认为,专题摄影贵在思想要高,表现有力,形象生动,能够见人、见物、见思想,并能赋予恰当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专题报道的版式结构和版面处理,既不能认为它是一项消极被动的工作,也不能只强调统一风格,忽视了特点和个性。必须要有思想性,有逻辑构思,有探索创新,对具体的专题作具体的考虑,一个设计完成的画报摄影报道版面,“要经得起三眼看——一眼能抓住人、二眼耐人看,三眼有耐人寻味的东西”,“要有深意,能从情感上振奋人,形象上感染人,使人看了爱不忍释”。
五、画报编辑的能力:“看得深、估得透、提得高”[7]
編辑工作是画报出版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编好画报,《解放军画报》的编辑,必须对人民军队的性质、任务和历史,有一个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掌握时代要求,吃透时代精神,对部队的中心工作和广大官兵的思想状况,有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为此,高帆认为《解放军画报》的编辑,要具备“看得深、估得透、提得高”的能力。
所谓“看得深”,是指编辑在吃透时代精神和对实际情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对于记者提供的所有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不是一般的翻阅和浏览),进行更集中更概括的选编和提炼”,清晰地了解记者的报道意图、背景情况等,对整个专题摄影报道进行通盘考虑。
所谓“估得透”,是指编辑要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研究摄影报道的图片及文字素材,探寻其新意,梳理照片之间、照片与文字之间的情节关系,确定报道主题与报道素材之间的主从关系,由表及里地展现出专题摄影报道的价值,以突出中心思想。
所谓“提得高”,是指编辑熟练地运用剪裁、组版、装饰等编辑方法,调动构图、色彩、影调、对比等各种影像传播的元素,突出人物形象,强化主题表达,“进一步强化图片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增强专题摄影的报道效果。
六、“严肃维护摄影图片的真实性”
高帆担任解放军画报社社长期间,非常重视新闻摄影的真实性问题。画报社1963年工作总结中写道,“个别记者在采访中不够严肃,不适当地组织场面,补拍摆布,破坏了新闻图片必须真实的原则,造成了一些坏的影响。为了纠正采访中的不良作风,我们近几年来,进行了多次整顿,但仍未杜绝。”[8]高帆在1964年全军摄影工作会议上讲到,“严肃维护摄影图片的真实性”,“我们是无产阶级的摄影工作者,我们必须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人民群众”。[9]如果在摄影报道实践中补拍导演的照片多了,积年累月,“致使部分群众对我们的图片产生怀疑,认为我们的图片不是真实的,是记者导演出来的场面。”“群众看了以后半信半疑,这样就达不到对人民群众进行思想教育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多年以来一直在强调深入生活、观察体验、比较选择、现场抓取的采访方法”。对画报社部分摄影记者存在的摆拍导演情况,高帆也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在全社干部大会上就自己的领导责任作检讨。
除此之外,高帆非常重视战争时期历史图片的收集和运用。1979年,总政宣传部批准了画报社“关于出版《军史资料图集》的请示报告”。[10]高帆主持画报社编辑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和《共和国元帅》等大型图集、画册。编辑出版这些图集和画册的考虑之一,就是保存弥足珍贵的照片资料。为了保证收入图集、画册的图片完整性,在编辑设计时没有进行跨页编排与印刷。高帆认为,即使画报社收藏的照片资料被损毁,也有这些图集、画册作为副本可以继续流传后世。
结语
高帆在60多年的军事新闻摄影实践中,对军事新闻摄影多方面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总结。既有人民军队新闻摄影的基本要求,也有新闻摄影拍摄的方法,还有新闻摄影采编工作的具体实践,更有新闻摄影历史资料的保存与运用。他认为,摄影是现实记录,离不开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的要求都比较高。他主张要研究外来的东西,同时也要研究我们自己,研究我们走过的路,研究我们的传统和我们的现实。他认为办画报,一要发表作品,二要注重理论。可以说,高帆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摄影工作者,也是军事摄影事业的领导者、新中国摄影理论研究者,摄影理论和画报理论的探索者。他对中国军事新闻摄影理论的探索,对于今天的军事摄影工作仍有启发意义。
注释:
[1][5][6][7]高帆.他从太行来——高帆战地摄影集[M].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04.
[2][3]岱天荣.军事摄影的动感表现[J].军事记者,2012(07):13.
[4]高帆.人民军队画报的风格和特色[C]∥:解放军画报社编.与人民军队一起前进——《解放军画报》创刊五十周年纪念文集[M].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143.
[8]解放军画报社一九六三年工作总结[Z].文献编号ZZH04-Y-WS.W-1963-002-001.
[9]高帆.為加强军队摄影工作的革命化和战斗化而奋斗——解放军画报高帆总编在一九六四年全军摄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Z].文献编号ZZH04-Y-WS.W-1964-005-006.
[10]关于出版《军史资料图集》的请示报告[Z].文献编号ZZH04-Y-WS.W-1979-007-006.
(作者:段力,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讲师,博士;李超,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讲师,硕士)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