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让新闻生动起来
2019-10-14余蕾
余蕾
【关键词】细节;生动;影响力
如今,短视频越来越火。它之所以能流传开来,因其用视觉来报道新闻,有画面感、现场感,较之普通文字表达更生动。这启示我们,要让文字新闻报道生动起来,就要尽心尽力使文字表达有画面感、有现场感。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挖掘细节。
一、挖掘细节,彰显媒体特色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魔鬼”,诸如此类的话语常在我们耳边响起。细节的准确、生动可以成事,也可成就新闻报道。疏忽细节,会让事情做得不漂亮或失败,也让新闻报道沦为平庸之作。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新闻写作不仅要写清楚事实,还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就是要求在细微之处打动人,要求将眼力与笔力落实到细节。在新闻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挖掘细节的记者与编辑能让新闻报道更优质,能突出媒体自身特色。
受众需求多样,参与意识强,思想观念多元,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是现代新闻传播的新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一套话语满足不了所有人,一个腔调难以唱遍天下。经验表明,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和接受特点,所以媒体要有自身特色、有精准的受众定位,才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舆论矩阵。在相同内容的前提下,媒体挖掘细节才能彰显自身特色,满足受众的不同需求。
细节是新闻人作风的表现,是媒体自身品格的体现。有的记者,作风不扎实,采访中最容易忽视的往往就是细节。他们常以“抢时效”为借口,不深入基层采访,不愿到现场去挖掘细节,当起“文抄公”,只在被采访对象提供的材料上编编改改。这样的稿件读来干巴无味。有的记者为了增加稿件感染力,坐在电脑前编细节,这只会让懂行人一眼就看出是假的。到现场去,深入挖掘细节,文字类记者要学习摄像摄影记者的经验,提高表达能力,使稿件读起来如同看到了图像、画面。
细节一词来源于小说创作。作为文学创作中最基本的描写手法,细节描写是聚焦人物的“眼耳鼻舌身心意”,即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等,就人物所处环境的某一细微特征,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描绘,以此来刻画人物性格,或揭示主题思想,或烘托环境气氛。小说创作可合理想象,而新闻必须真实,不可虚构。新闻细节需记者提升眼力在采访中留心捕捉,提升笔力在写作中用心再现。在新闻报道中,心理描写一般不用,如此,新闻细节采写就圈定为外表、行为、言语和环境等内容。
不能感染人的新闻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新闻大家范敬宜说:“新闻作品最重要的是什么?最难达到的是什么?总结几十年走过的新闻道路,我终于抽象出两个字:感染。”要写出有感染力的作品,就要挖掘细节,让事件动人心魄、让情节打动人心。1999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九江城哭了……》,作者于文国是一位摄影记者,他用文字表达了九江人民送别抗洪子弟的动人瞬间:“一位身穿太阳裙的女青年则鼓足勇气冲到近处,把一条香烟扔到车上。”“30岁的职工胡民礼情急之下奔回厂里,扛着国旗爬到高处,狂舞起来”……
新闻在哪里?基层是新闻的富矿。在一些主题宣传上,有的记者“贪大求全”,最后只能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既做不到“笔下有群众”,也谈不上“胸中有全局”。从小事件切入,从普通人物切入,挖掘出细节,讲出好故事,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社推出了“亲历变迁”系列报道。这组稿件就是立足普通百姓,写出了一个个具有时代印记的细节,讲述了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社会建设取得的非凡成就。
二、捕捉细节,打造新闻精品
撰写精品稿件,是媒体人的不懈追求。走精品之路,媒体才能提升质量、增强影响力。记者出精品出佳作,必须脑力、脚力、眼力、笔力“四力”合作,即脑子活起来、双腿动起来,俯下身察实情,谋篇讲匠心。以小见大、用细节说话,是打造新闻精品的重要途径。精品稿件,精细为上,在细节处理上讲究用心,从现场环境到人物的语言、行为描写,都要雕琢打磨,要使之读起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让人充分感受到现场性与感染力。
2017年8月下旬,中央及安徽媒体集聚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采访8位哈佛博士后集体回国创新创业的事迹。《人民日报》刊发稿件《我在祖国,有更大舞台》,《光明日报》刊发报道《科学岛,你是一个怎样的强磁场》,侧重报道合肥科学岛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科技日报》刊发稿件《哈佛归来八博士 科学岛上有故事》,中新社播发《八位哈佛博士后“海归”的“强磁”效应》,《中国科学报》刊发稿件《从哈佛到科学岛:“强磁场”引来八博士后》,这些稿件是从宏观视角,侧重报道留学归国人员的爱国情及今日中国的吸引力,当然在写作中也都深入挖掘了归国人员工作生活中的故事细节。
众多报道中,新华社记者撰写的近6000字的稿件《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精心运用细节来进行对比,如“别了,波士顿!你好,科学岛!”。不仅写了留学归国人员在波士顿的舒适日子,也写了初来科学岛时的工作生活条件,“很多工作人员都被蜈蚣咬过,一咬就肿起个大包,剧痛”……让读者感受到了归国人员的选择与坚守。稿件还运用声音、色彩及人物个性化语言营造氛围,如“午夜的波士顿静悄悄,王俊峰的妻子被一个越洋电话搅得睡意全无”;“好山好水好寂寞”“你先回去探探路”“回自己地盘更能‘搞事情”……外貌、行动、语言和环境等细节描写鲜活有趣,读来引人入胜。
新闻追求简洁明了,追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这当然没错,但若形成了重主干、轻细枝的弊端,就是对新闻报道的误解与误读。新闻报道,要告诉受众发生了什么事情、如何发生的,要写清楚“五W”,但若满足于此,只能算是合格作品,这样的新闻报道只能让受众知道有这么回事,难以“入脑入耳入心”,达不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传播效果。精品稿件,不只是精准,还需要精采。在新闻同质化的今天,媒体人要善于捕捉细节,如此,新闻报道才会出彩出新。
黄大年,生前担任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在《心有大我,山一样的巍峨——追记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黄大年》一文中,人民日报记者既写出了这位时代楷模“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等优秀科学家的共性,也没有忽略他的个性。“项目刚刚开展的时候,国外养成的惯性思维、行事风格、处事理念,让黄大年对工作中的一些事情经常不理解,很生气,又无奈。”“面对种种不适应,急性子的黄大年不仅要倒‘时差,还要倒‘识差。”这些细节描述,让黄大年这个人物形象真实、鲜活,产生的是直击人心的感染力和触动力。
三、突出细节,制作传神标题
细节,有一种亲和力和感染力,正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媒体人不仅要在消息、通讯等的正文中学会运用细节,在标题制作中也要学会运用细节。
2004年11月7日,湖南省政府召开会议庆祝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当地几家媒体除了报道这一基本事实外,都侧重了不同的细节,并将相关内容制作成标题。《50万元奖给“杂交水稻之父”(主题)省府为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湖南50万元奖励袁隆平》《省长三祝袁隆平(主题)省政府为袁隆平荣获世界粮食奖庆功(副题)》,三家媒体的报道,都突出了50万元这一数字,是“用数字说话”,这当然是普通读者感兴趣的。而《袁院士,请您坐中间(主题)省府庆祝袁隆平获世界粮食奖,周伯华省长亲自为功臣换座(副题)》这篇报道,角度巧妙,突出了主题更为宏大的细节,它不仅传递了“袁隆平院士获世界粮食奖”这一核心事实,而且表达了官员重视科技创新与尊敬科技人才。
著名新闻人穆青说过:“有时,一个细节比千言万语生动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1984年10月6日,新华社刊发了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同志视察北京地铁第二期工程和三元立交桥的消息,全国绝大多数报纸在刊登这条消息时用的是新华社通稿标题《邓小平视察北京地铁和三元立交桥》。而同一天的《羊城晚报》处理这条消息时用了心思,重新制作了标题,先是將新华社通稿信息拆分为引题——十月北京之夜颇有凉意但他仅穿一套布中山装,主题——邓小平八旬高龄仍精神很好,副题——昨晚视察首都地铁和立交桥,这条标题是从消息提供的细节中发掘出来的,引题用气温之凉和衣服之少来烘托气氛,传递了“八旬高龄仍精神很好”这一重要信息,放大了时政新闻报道的宣传效果。
著名史学家胡适说,《史记》中“奴婢与牛马同栏”,比楚汉战争重要得多。这是因为,“奴婢与牛马同栏”这个细节,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生活,而且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且易流传开来。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或具有故事性情节性,或寓理于事、寓理于言,能形象、深刻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细节,是媒体人如同蜜蜂辛勤采集的花粉,可将之酿成蜜,读者读之有味,将之记入脑中,可开启自身智慧,若用于交流,则益于他人与社会。
(作者单位:安徽商报社)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