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郎口教学法”的运用和创新

2019-10-14万红霞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万红霞

摘 要: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质量欠佳,使职业教育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职业教育改革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我校教学改革的实践反思,就我校课堂教学的主要特点、常见问题与成因作了分析,对今后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理论的再思考和创新。

关键词:教学改革 杜郎口教学法 教学模式

面对目前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质量欠佳这两大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绊脚石,以及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一直处于被动地位的现状,近年来,国家重视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和管理方法已不适用,暴露出很多问题,迫切需要探索一条走出目前困境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新学期开学后,学校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理念改革热潮,特别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视频对教育工作者触动很深,提醒我们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一、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课堂理念的转变

职业教育如果以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为目的,就不得不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改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被动听讲状态。传统教学中,学生常常被动接受知识,课堂中总有条条框框约束着学生,学生只能无条件地听从教师的指令,循规蹈矩、听话顺从的学生往往是教师喜欢的。课堂教学单调、僵化、强求一律,没有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学生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充分发展。教师的任务是传递知识,学生的任务是接受知识,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不停地被重复、复制、转载、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老师灌输、学生接受”成为基本的教学模式,填鸭式讲授和被动吸收已成为主要方法。学生脑海中存储的知识量和准确程度成为评价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长期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职业教育现状,需要改变教师心中固有的教育观念。在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所以,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在讲授基础知识和传授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重视学生的能力与态度培养,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还应该充分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动起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他们的学习态度,逐渐把被动学习转化为自主积极的主动学习。

在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尝试改革,但第一节课效果并不好。分析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分流班学生人数过多,实验的职业1班学生61人,教室里显得拥挤,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兼顾大多数学生。二是学生思想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转变,由于传统填鸭式教学,一些学生存在厌学情绪。三是思想顾虑太大,总担心学生不会学、学不好,把学生耽误了,担心课时紧,任务重,没法完成本学期的学习计划;担心课堂上学生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担心声音太大,课堂纪律不好;担心教改成功还好,教改失败如何弥补?综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观念上放不开,把学生管得太死,使学生失去学习主动性。今后教学中要结合自身与学校实际,学其精髓,弃其糟粕,领会其精神,努力提高课堂成效。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动手探究知识的演变过程,由已知推未知,自己动手,相互交流,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在探究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价值,提升自信。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传统备课以备教案和学案为主。新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备课应在原有基础上突出学生的“学”,课堂上以学生的“学”为重点,突出学生为什么学,该怎么学,使学生带着目标学,做到学有所成。

(二)把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主探究和学习、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推荐时间为20分钟):课堂上,教师要仔细评价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和成果,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然后通过学生板演(板演的人数不少于6人次,充分利用前后黑板的空间)成果展示、学生互评交流和教师讲解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地掌握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教案中每道题的设计都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体现“小台阶、大容量、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础知识,学会解题方法和技巧。在“自主探究和学习”时段,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该怎样学?这样学是否有成效?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學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合作式学习。合作学习中应采取“好、中、差搭配”的方式,即将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等不同的学生分配在同一学习小组内,组成6人左右学习小组,针对每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成员共同探究。

第二阶段是答疑解惑(推荐时间为10分钟):此时段重点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构建学科知识体系,从中掌握学习规律和方法。在“答疑解惑”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讨论、共同探究教案中的重点、难点及易错点,针对教学中“重难点”设计问题,设计过程一定要循序渐进,既要有挑战性,又要具有创新性,接近学生的思维发展区,便于培养学生分析、探究、解决等思维品质。某些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会解答的问题,先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再由教师补充讲解、纠错、评价。这些问题是教学中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适时引导学生探究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争辩,各抒己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最好时机。教师应和学生创设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引导和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对标新立异,敢于发表观点和质疑,甚至提出奇异的问题,及时给予表达见解的学生表扬和鼓励。在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补充、更正和讲评。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不必做重复的讲解。那些学生通过讨论还不能解答的问题,可在适当启发的前提下细致讲解。这些问题大多是难度比较大的疑难问题,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师生可以用讨论、启发等方式讲解。不能就问题讲问题,要通过讲解典型的例题及其他变式,由个别到一般,从中寻找规律,使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真正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在讲解结束后,教师一定要进行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要和本课出示的目标相对应,做到画龙点睛、主次分明,还应注意帮助学生将本课所学内容化零为整,形成条理、系统的知识体系,适时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训练检测(推荐时间为15分钟):本阶段是在“自主探究学习”和“答疑解惑”的基础上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主要针对教案中的“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当堂能力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在“实战”中培养能力。当堂能力训练的目标是让所学知识活起来,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逐步形成规律,从而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堂训练要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发展和深化。另外,当堂训练的难度要适中,题量要适度,时间为15分钟以内,就像当堂测试,学生必须在课内独立、迅速、准确地完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紧张积极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快速高效的学习能力,又能准确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助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为学生课外作业和预习新课创造条件。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点评和总结,为课堂教学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堂测、月测、周测”的知能训练方法

1.堂测:堂测完毕,教师亲自批阅检测题,对存在的问题分类辅导。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安排时间进行讲解。

2.周测:教师根据本周所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测验,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3.月测:教师针对本月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和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进行检测。检测遵循的原则:1.内容不超出本月所学知识范围,以确保能正确反映学生本月学习情况:2.测验内容难易要适中,以确保大多数学生有成就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

二、改革教材的使用制度和编写理念

职业中专学生入校时学习基础一般较差,可是职业中专所用教材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如数学中的集合、三角函数等都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概括性和逻辑性,使一些学生对学习望而生畏、怯而止步。我们必须根据职业中专班学生的实际和中职学校的专业特点,通过眼看、手练、耳听、动脑、口答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情感教育、自主学习、生活体验等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生价值。

三、提高教师的素质

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我们:教师应爱岗敬业,不断学习,善于思考,不断创新,勤于思考,勤于研究,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做勤学习、懂科研、能研究、会总结、肯实践的“学者型”教师。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向着爱岗敬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的方向迈进。

以上仅仅是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还未付诸行动,效果如何还要看实施后的成果再下定论,不过我认为课堂教學改革不能照搬别人的那一套,要看它是不是适合我校实际,是不是适合我校学生,是不是适合所教专业。比如数学专业,我校学生底子较差,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很低,如果照搬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那么成功的可能性不大。必须对课堂模式进行创新,形成独特的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全能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