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探析

2019-10-14商奇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和对策新时期

商奇

摘 要: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是培养社会转型期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人才培养需要高校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重点关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创新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实践总结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概念等,探讨高校管理现存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革策略,从而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实现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 高校教学管理 问题和对策

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管理工作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促进学校教学行为和秩序规范,使教学工作正常有效开展,教学理念和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改革方向已经从扩大教育规模转变为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难点和热点问题。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笔者将深入探讨高校管理工作具体实践策略以提高效率。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概念。

高校教学管理顾名思义是高等院校对教学目标、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全面工作进行管理,为了确保教学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高校教学管理一共包含教学计划、制度、运行.教学质量及评价、基本建设与教学资源等方面内容。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在管理的基础上还需具备学术基础,才能全面做好教学管理工作。要想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成教学管理的任务及职责。

(二)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和特点。

高校全面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学管理,这是实现教育改革和实践的重要路径。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教学管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根据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总结出,教学管理是需要长期努力与探究的,离不开国家政策、社会及师生的共同合作努力。二是高校教学管理必须立足整体,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改革创新。教学管理涵盖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量较大,彼此之间紧密联系,不能单独进行某一方面工作,需要从整体出发统筹安排。教学管理涉及学生、教师、管理者,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个阶层的支持,需要共同作用。同时,近几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高校教学管理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只顾眼下。三是高校教学管理必须正视服务性。教学管理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突出其主动服务的性质。

二、新時期高校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的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

教学管理中行政权力大于学术权力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3].这种模式下教学管理只注重如何规范教学和学生的行为,为了管理而管理,过于重视行政权力,忽略教学内容和方式管理,导致学校学术研究和创新得不到提升,降低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管理理念落后,认识不全面。

一是教学管理一直遵循传统管理理念,在思想上不能与时俱进、创新改革,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难以支撑起先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理论,使教学管理的作用与优势没法真正体现,不能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的需求,降低教学质量。二是对教学管理工作没有全面考察和研究,不重视教学管理工作,认为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没有设置专门的集学术和管理于一体的部门管理,导致教学改革无法快速高效地推进。

(三)教学管理人才不足,且管理实力和素质不高。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专业人员较少,经常有一人分担多职的情况。教学管理人员承担多个职位,工作内容较多,无法全面投身到教学管理中[2].由于一些人不是科班出身,没有经历过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对教学管理专业知识研究不够,教师专业素养不高,只能按照死板规定工作,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加上教学管理体制落后,教学管理部门无法进行科研成果的判定和评价,使工作人员在研究学问上得不到公正、客观的评价,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缺乏科学合理、多样的管理方式,管理目标不明确。

部分高校在管理工作上体现出形式化,没有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1],无法发挥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同时,管理手段过于单一,没有体现多样性。一些高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没有凸显管理本质和核心目标,同时各项工作单独进行,没有紧密联系,使管理工作整体效果不显著,只是为了管理,没有对工作内容进行深刻分析、思考和探究。

三、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策略

(一)转变管理理念,全面认识教学管理工作。

转变管理理念是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只有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使教学管理发挥积极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要全面认识高校教学管理相关内容,深入探究、分析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紧跟教学管理的每一个阶段,通过全面认识教学管理工作,重视各个层面对该工作的作用。合理定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改革方向,明确其在各个方面的目标、内容及原则,例如学生管理、学科建设、专业型人才培养等方面。

(二)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

以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理论为指导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认识到教学管理对教学的重要性,将专业性的理论与院校实际情况结合,学习在管理层面取得好成效的高校管理制度,从全局角度明确高校教学管理的长期性、系统性,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作为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提高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和工作能力,依法管理教学,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具有合法性和规范性。在教学管理上注重监督体系的设置和完善,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教学管理质量。在体制建设上积极探究、创新,例如加入监控系统监督,增加监督体制的含量,与时俱进,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完善高校教学管理的监控。

(三)提高教学管理队伍水平。

要想全面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必须提高教学管理队伍的水平。在人事调动、教学成果、教学评估等方面引入激励机制,极大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研究、创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能力。给予教师更多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学术和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促进对教学管理的更深层次认知。积极引进优秀的教学管理人才,培育青年教师,不论是薪资待遇还是晋升机会、培训机会都给予一定的鼓励和保障,极大提高学科建设的综合能力。

(四)创新高校教学管理方式。

进行多元化、立体化的教学管理,使管理工作灵活多变,向多个管理方面有效延伸。因此,建设好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是至关重要的。经过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高校从不同角度全面解读高校教学管理内容和方向,极大地促进工作快速、有效地完成。同时不断进行文化融入,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教学管理模式和理念,如微信群、oo、博客等各种社交平台推广和延伸管理工作,使学生有发表感受或者建议意见的平台和机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五)在课程设置上充分结合专业结构。

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同时具有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在管理、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结合专业结构、不同专业需求设置不同的难易程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发展,结合实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直接影响高校教育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我们要做好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下加快高校人才培养进程,促进人才综合素质发展。在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时,首先要全面了解管理工作的作用和重要性,明确工作内容、目标、要求等,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及时发现并分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改革创新。通过建立健全机制体系、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应用多样化管理方式等,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工作质量,为我国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一涵,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和机制创新探讨[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35-37.

[2]贾祥瑞,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夯析[J].品牌研究,2018(05):231-232.

[3]毛艳玲,孙千惠,陈国广,本科高校学院教学管理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1):251-252,268.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管理问题和对策新时期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和对策
高校教学管理执行力评价体系构建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试谈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秘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