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统一的地理条件

2019-10-14胡文彬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胡文彬

摘 要:秦国崛起的主要因素包括政治和地理两个方面。政治方面:采用范雎的连横之策,创造有利于军事行动的政治环境: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调整生产关系,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地理方面: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天险优势;修建郑国渠与都江堰水利工程化不利为有利。

关键词:秦统一 商鞅变法 自然地理优势

一、引言

据《史记·秦本纪》载,秦国本是西部小部落,周孝王时被封为附庸,至周宣王时,秦庄公因击败西戎,被封为西陲大夫,再赐以秦地(今天水)。到秦襄公时因护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赐封岐山以西之地,至此秦国正式成为周的诸侯国。但仍地处周之西垂,是众多诸侯国中的落后小国之一。但最终秦不仅统一了全国,其所设立的社会政治制度更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基础。以下试从政治和地理两方面因素探讨这一问题。

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这段话简明扼要地说明了秦国崛起并统一六国的政治地理因素。

二、对外:连横诸侯,远交近攻

在政治上,“外连衡而斗诸侯”。在秦国崛起的历史上,秦孝公具有奠基之功,秦昭王具有开拓之功。秦昭王时期,范雎入秦,向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先是通过威逼利诱的方式,使韩、魏亲附,并加以控制,借以驱使楚、赵屈服,从而迫使齐亲秦。此形势便为秦国的军事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再消灭韩、魏,进而逼燕、赵,孤立齐、楚,则变得相对简单。如此由近及远,一城一池指日可待,便可逐步对外扩张,达到“蚕食天下”的目的。秦昭王最终采纳范雎的谋略,调整国家战略,重用范雎负责军事进攻之事。在远交近攻的策略之下,韩、魏两国逐步被消灭。秦国向东蚕食天下,渐有势不可挡之势。

与连横之策对立并存的,还有合纵之策。当时战国的形势,合纵则楚王,连横则秦霸。东方诸国实行合纵之策共同对付秦国的情况并不是没有出现,但都归于失败,正像賈谊在《过秦论》中所说:“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因为东方诸国各怀心思、目的不一,在共同的军事行动下难以协调一致,这正好给秦国的“远交近攻”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基础。“远交近攻”策略不仅扩大了秦国的领土,还瓦解了东方诸国的合纵之盟,避免了六国联合抗秦这种不利局面的形成。

三、对内:废井田,修法度

秦国的合纵连横之策,是其崛起的外因。秦国崛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其内因。内因便是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泰国由一个政治制度和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开始逐渐增强。

春秋战国时期是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新的生产工具——铁制农具进一步推广使用:新的生产方式——牛耕逐步推广。这就使原有的土地国有制逐步变为土地私有制,新的对立的两大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由此产生。这是商鞅变法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商鞅变法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性质的转型。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其实就两条:一是废井田、开阡陌,二是实行县制。

废井田、开阡陌虽在内容上属于经济变革,但改变了土地所有制结构和社会阶级的属性,在新的土地所有制下,新的阶级出现。所以,废井田、开阡陌这项经济变革,是对生产关系的根本调整。《战国策·秦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从历史的发展规律看,通过商鞅变法,秦国建立了先进的生产关系。秦国统一六国,是以先进统一落后。从这个角度说,秦国的崛起进而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实行县制是上层建筑的改革。这项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地方上设置县一级行政单位,“集小都乡邑聚为县”,县设县令以主县政,县令要由国君任命,直接对国君负责。这就从根本上废除了分封制。县下辖若干都、乡、邑、聚,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完整严密的统治系统,实际上就把私有制经济、私有经济的经营者、占有者牢牢控制在了国家权力之下。巩固的中央集权制由此确立,解决了因私有制经济确立带来的权力分散和社会分裂的隐忧。经济上私有制促进生产迅猛发展,政治上的集权则带来社会的稳定。这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相对比较完善的政治经济制度搭配。这或许从某种角度说明了为什么中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一直处在世界先进行列。

商鞅往往被看作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法家学派强调“法”“术”“势”三大要素,并将其视为君主治理国家的基石所在。“法”指法制,即以严刑峻法管治国家,赏功伐罪,实行重赏重罚的政策。“术”指权术,即政治手段。这里的“术”也可理解为“艺术”,即政治的艺术。“势”指权威,即国君要集大权于一身,具有绝对的权威,以便驾驭臣子,统领万民。商鞅之法代表战国时期法制的最高水平。

此后,范雎入秦,助秦昭王对外实行连横之策而“斗诸侯”,即挑拨诸侯之间的关系,使他们相互争斗,无法形成有效联盟共同抗秦。对内,针对秦国臣强君弱的现状,实行“削枝固干”之策,逐步剥夺亲贵大臣之权,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君的统治地位。通过这些变革,消除了内部隐患,使权力集中于以秦昭王为首的中央手中,秦国政权更加稳固。

四、自然地理优势

在地理位置上,秦国“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秦国立国时范围主要位于今陕西省。据《史记·六国年表第三》记载:“及文公逾陇,攘夷狄,尊陈宝,营岐雍之间,而穆公惰政,东竞至河,则与齐桓、晋文中国侯伯侔矣。”陕西的渭河平原一带,即历史上所谓“关中”地区,是秦国统治的核心区域。关中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龙兴之地,秦便是以关中为基地,占据关野之地,大力发展农耕积蓄国力,进而向东方拓展,统一六国。

战国初期,秦国的地理条件并不优越。东部有强大的魏国,且占据河西地区,随时可进攻秦国,是秦国最大的威胁。南方有幅员广阔国力强大的楚国,西部还有众多游牧部落虎视眈眈。经历商鞅变法后,秦国逐渐强大,首先从魏国夺得河西之地,使东方有险可守。自穆公至秦昭王历代不断向西部扩张,扩地千里确保后方无虞。结果是,逐步形成地形地势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在此之后,东方六国如若攻打秦国,更无优势之处。

在地形优势方面,关中地区退有天险可守,进则有居高临下之利。南部为汉中巴蜀沃野之地,攻占汉中巴之地使秦国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且汉中巴蜀位于长江上游地带,地势相对于东部较高,占据上游的地形地势优势,顺江东下便可直取荆襄进而攻占楚国。由东出兵便可进入山西,山西处在地行上,进可攻退可守,攻占韩赵魏后可据此迸一步经略河北之地,以图燕、齐。逐步达到吞并六国之势,最终扫六合,平八荒,天下一统。

在地势优势方面,关中地区对东部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东面有太行山脉、南面有秦岭阻隔,地形单元相对较封闭,被称作“四塞之地”,对外联系主要依靠山脉河谷地带的一些关隘,如函谷关和武关。在冷兵器时代,这些大山大河几乎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正所谓“金城千里”。拥有如此坚固的天然国防,东方六国要彻底击败秦国基本再无可能。这样的地形地势,最适合弱小的势力在此发展壮大,而后争霸中原。秦国占据此地区,就形成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战略地位。在形势有利时,秦国可以向东进军,蚕食其他诸侯的土地;而形势不利时,秦国则可以退回国内自保。关中地区易守难攻的地形,形成秦国天然的保护伞。

五、化不利为有利

地处西部荒凉之地,是弊,但给秦国带来了另外的战略优势,便是优。春秋时期,关中地区已是华夏文明的西部边界。由于秦国地处西陲,经济文化上较东方落后。春秋时期秦国试图东进,争霸中原,被当时的强国晋国所阻挡。在数次东进无果后,秦国改弦更张,向西部发展,不断兼并西部实力较弱的少数民族部落,扩充土地和人口。秦国经过一系列兼并活动,迅速扩大了自己的战略纵深,增强了综合实力。

在秦国崛起的地理因素中,最不能忽视的是郑国渠、都江堰这两项影响深远的宏伟水利工程。通过这两项工程,对不利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功进行改造,成为秦国崛起的重要因素。

公元前246年,韩桓王采纳臣下“疲秦”策略。《史记·河渠书》载:“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即派郑国为间谍人秦,游说秦国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以发展泰国农业为由,实则为耗竭秦国实力,使其无力东征。

秦王政元年,采纳这一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物力,任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日:“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汉书·沟洫志》)秦以为然,遂命郑国继续修建,直至完工。“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日郑国渠”。由此可见,郑国渠的修建对于秦的重大的意义和影响,不仅使秦地变成沃野千里、歲无凶年,而且保证关中地区的粮食生产,增强秦国的国力,加快秦统一六国的进程。故《史记·货殖列传》载:“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这项工程确实起到了“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的作用。

都江堰的修建,是在秦国追求崛起这一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经过商鞅变法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对于巴、蜀在统一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认识越来越明确,“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云:“秦昭王以李冰为蜀守,开成都两江,造兴溉田万顷以上,始皇得其利,以并天下。”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巴蜀之地,都江堰水利系统建成后,成都平原在短期内便跃升为秦的重要粮仓,使巴蜀真正变成秦地经济富饶的战略大后方,从实力上改变以往秦、楚、齐三强长期并驾齐驱的局面,成都平原也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为秦得统一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六、结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有着诸多因素,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决定秦国崛起的还是政治地理因素较多。秦国之所以由落后国家变为强大国家,并最终统一全国,其中的因素:一是秦国的横纵之策与远交近攻的战略策施,二是商鞅变法调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从而使秦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三是秦国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四是秦国大修水利形成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西汉]刘向,编,战国策·秦一·卷三[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第三·卷六十五[M].北京:中华书局,2013.

[4][西汉]司马迁.史记·河渠书第七·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东汉]班固,汉书·沟洫志第九·卷二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2016.

[6][西汉]贾谊,新书·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2017.

[7]孙绍振,雄辩艺术的不朽经典——读《过秦论(上)》[J].语文建设,2013(28):43-46.

[8l[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卷74.太守上[M].上海:上海古籍.1982.

[9]徐卫民,陕西地域文化及其特征[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7-14.

[10]李兰芳,“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学术研讨会综述[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94-96.

[11]史介,秦统一中国的原因的三种意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9.

[12]孙斌来.秦统一六国原因的再探讨[J].人文杂志,2003(1):7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