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作文教学浅探

2019-10-14石龙岩

文教资料 2019年19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

石龙岩

摘 要:作文教学作为一个模块不意味着要开设或开辟专门的作文课,甚而有专门的教材,而是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专门的、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师要利用同样的课文按照模块学习的要求进行专门性备课与教学。本文以人教03版必修1、2中的个别课文为例,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作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 课堂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一、巴金《小狗包弟》

我们从课堂作文教学角度准备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的探究:艺术家与狗、巴金和包弟故事之间的相似性:背景相似,艺术家和巴金身份相似,狗的遭遇相似,人、狗命运改变的缘由相似,狗和包弟分别给艺术家和巴金内心带来的影响相似……单凭已有的这些相似之处,会问:大手笔的作家为什么在主体故事前安置一个何其相似的悲惨故事呢?解释有:1.抛砖引玉,起到引子作用,以小故事做大故事的引子,带出背景,并起铺垫作用(这么解释并无不可,但对于巴金来说,将其作品的艺术水准降低了,可对于学生来讲,这么理解恰恰帮助了他们的写作);2.相似而外的相别,也就是首段故事和巴金与狗的故事的不同之处,有些不同在第二、三个问题中再做探讨,这里只谈对狗的不幸遭遇的描写及艺术家之于狗和巴金之于狗。首段对狗的遭遇描写集中而紧凑,并且被安排在“文革”背景中。先是对艺术家遭遇细节的描写,之后在对比“认识他的人”和这只“狗”的不同反应中写了它的遭遇,赶、踢、打(断)、走开、不吃、死去,尽管篇幅不大,但是写得很集中、很细致,关于包弟的遭遇只在整个故事发展之中或明或暗的存在,在写作安排上并没有使用专门性较集中的笔墨。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的解释是两个故事相似,所以顺理成章地互补,不但带来了不重复的空白艺术特色,还增加了委婉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韵味,毕竟这是一篇散文,而不是作家巴金的心理纪实。巴金和小狗包弟到底经历了哪些细节,只有交给读者想象了。这种驾驭笔墨的技巧早在古代就在文中以互见补充法出现,也在话本小说、剧本等传统文艺作品的结构中以“折子戏”“入场戏”形式出现。

第二个问题的探究:无论小故事还是大故事,背景都被切实不遮掩地安排在“文革”时期,学生对“文革”很陌生,教师只需紧紧抱住文本,第一段武斗之下的扣帽子,游街示众、打骂折磨,关进去,第7自然段-9自然段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都诚恳地讲故事放在了这一背景中,但作家对故事背景的把握分寸是非常惊人的。作者写作时经历了或许和首段艺术家相似的经历,那么回忆中他的情绪为什么一点没有高涨呢?首段借别人故事中显现的这一背景又明明是殘忍的,巴金硬是将这两个故事的同一种背景处理得平平静静,除了作家自身的素养外,从写作看,散文内容的点点滴滴都离不开这个背景,但作者在主要内容即巴金和包弟的部分并不过于渲染描写背景的残忍。这样处理就增强了文章的艺术张力,笔触越细微,故事越沉重,心理越罪恶,间接而深刻地越能引人思考文章背景,这正是一篇好文章的内在要求。

第三个问题:首段中艺术家的遭遇详细,狗的遭遇详细,整人的细节详细,巴金的遭遇粗略,包弟的遭遇略写,作家心理描写却详尽。显然文章的主体是大故事,是作家巴金的自我解剖,是作家自我作靶的算账。这符合散文的文体要求,也是一种主人故事加独抒性灵的较成熟的写作模式,第10段、11段对自我内心沉重的揭露与剖析,正体现了写作的深刻要求。末段以三言两语把故事、背景、主旨关联在一起,有前文的重重铺垫,如引子的铺垫、包弟深厚情谊的铺垫、迫不得已送走的铺垫、良心欠安不得安生的铺垫,等等,主旨深化了;有艺术匠心的展现,如艺术家令人同情、狗令人感动、包弟无论如何可爱都得被迫送走、巴金内心翻江倒海,等等,处处指向主旨,主旨升华了。

二、郁达夫《故都的秋》

这一课是写景散文,对故都秋的描写和赞美一直设置在与江南秋或明或暗的对比之中。我在课堂作文教学时抓住的是第12自然段的议论。

该段是设置在记叙之中的议论,也是一种文章运笔上的巧思与装点。整段一共有三个观点,每一个观点的出现、论证和彼此间的关系都颇耐人寻味。“有些批评家说”属于“引”,作者对引出的观点进行了驳论,得出了观点,即中外诗人都对秋有独特的认知,作者的观点是在论证过程中得出的,反问句论证、梗概举证是他使用的论证办法。接下来,对列的著名诗人之于秋和囚犯之于秋,属于极端论证,放在议论文证据中看,属于典型事例。这种顶端之间的落差就是一种强大的论证力量,这为选择论据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者得出第二个观点:任何国别、任何人都对秋有特别的深情,而且作者还不依不饶地使用反问句强化观点。基于这二者,作者的视野再进一步,紧紧关联这一篇中的主体内容,中国文人(自己,这篇赞扬故都秋的文章的作者就是中国文人)与秋关系特别深,这一层已经完胜段首引进来的观点而且倒了个,段首有人认为中国诗人对秋的感情是颓废、不积极、不健康的,作者此层意思即不但不颓废,反而比外国人更深刻、更优秀、更特别。接着第二层更是巧妙地把这一段的议论紧紧扣向故都的秋,中国人之于中国的秋还要是故都的秋,关系尤其特别,感触尤其深沉。第三个观点是中国人与中国的秋尤其是必须是故都的秋关系更特别,证据呢?我在上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了三个观点之后问大家,结果学生表现得非常聪明,前文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与描写可不都是证据吗?对啊,“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色、昧、意境浓烈的秋,落寞、深沉的秋,秋蝉残唱的秋,秋雨“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的秋,果树构成“奇景”的秋,在作者这个中国文人眼里,这中国的秋还必须是故都的秋不是的确关系很特别吗?现在我们倒着看,顺着读,都能更加体会作者此段之匠心独运。

三、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

此文本属略读课文,我们在备课时选用还原演讲——体会文意——写法借鉴的思路。

还原演讲,我们布置课堂作业:根据文本蛛丝马迹给梁启超先生的演讲设计一副海报。学生的完成情况非常理想,其中包含的重要信息有:

时间:1921年某风和日丽的下午。地点:清华大学高等科楼大教堂。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演讲者:梁启超(下面要求同学们根据查找资料附做演讲者简介,不做面面俱到要求)。宣传词:要求大開脑洞,形式不拘,但必须借助该文作者梁实秋20多年后留下的印象去还原。

上面作业中梁启超简介需要借助课外阅读整理准备,宣传词部分是要求学生基于课文阅读理解的。这样看来,这个作业本身对学生的创新有要求,设计演讲海报本身是创新,但不能成为创作,即设计海报和写作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在于海报的设计是基于阅读课文,还原演讲活动本身才倒着提炼出来的,就有了文章写作的意义。这篇文章的写作要学生把握几个点:

回忆:大幅记叙描写的笔墨:重点:写学术影响非凡的梁启超;情态:称扬不溢美、客观不偏颇;结构:首二段游离主体虽似可实必;手法:形、神、言、行、细节描写。

一篇文章必须选用一种最适合的表达方式,基于此,才能考虑丰富、活泼,必须有主重安排,不可一应俱全,面面皆到,文艺作品一旦面世,就是独立的艺术品,作者无论写自己、写旁人都不能写得低于艺术形象而沦为一己私物,有时在主体内容之外安排一些自然段,且处理得了无痕迹,不显累赘,也是一种写作技法。当然,写人记事的文章应该熟练使用各种手法,事活人活。按照如此范式做出的文章,在高考作文发展等级里会得不少分。显然,这样一篇略读课文若从课堂作文教学角度备课,则收效自然别有洞天。

四、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第一节课,打乱次序,先读三、五、四部分,我的理由有二:一是分章作品的每一章有独立存在的艺术特点,二是从文章内容写人记事出发,把鲁迅个人情绪变化放后,届时收水到渠成之效。这节课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教学效果非常理想,集中解决的问题有:刘和珍?怎么认识?什么印象?什么遭遇?这些不正是任何一篇写人记事散文最基础层面的问题吗?这些问题解决得很顺利,而且正因为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产生了更深的疑问:刘和珍的代表性,段政府的残忍,鲁迅对刘和珍们牺牲的愤慨。

第二节课,阅读六、七节,进一步深化上节课带出的问题:刘和珍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刘和珍们为什么会惨遭杀害,纪念刘和珍们表达了鲁迅怎样的社会思考?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尽管还不能头头是道地回答以上问题,但影影绰绰已有了答案,或者说对这些问题已经很敏感了。

第三节课,上面部分其实已经可以作为一篇完整的写人记事散文,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二两部分的存在,并且作者将其安排在篇首呢?现在静下心来看,这两部分可以用以下几个词连起来,即“我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一部分二段),“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二部分二段),这显然代表着作者下笔前的斗争。如果这篇文章单是纪念刘和珍们再捎带着批评段政府的残暴,那么作者何须这么内心斗争呢?结论是主题复杂不一,此处越斗争,思考越深刻,艺术力量越强大,配以作者情绪的起伏,这正是一篇好文章的内在要求。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点尝试,按照新课标模块教学的要求,备课有了新视角、新层次,归根结底,就是思维的训练[1]。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怎样教语文课[A].张定远,重读叶圣陶·走入新课标[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63-64.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