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固定式冰袋在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的应用效果
2019-10-14乔雨晨王佳妹马淑凤
王 蕊,常 红,乔雨晨,王佳妹,马淑凤,张 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 100010)
随着冷疗技术的发展,冰袋作为常用的冷疗工具已被外科系统广泛应用于临床[1]。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术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有创诊断性操作,患者术后常出现伤口肿胀、疼痛、伤口渗血,严重者可出现深静脉血栓等[2-3],不但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延长住院时间,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4]。冷疗可有效减轻患肢术后伤口肿胀、缓解疼痛、减少出血量。冰袋冷敷过程中,常出现冰袋包裹松紧不易控制、变换体位时冰袋容易脱落、冰块作用于患者肢体时接触面积小、冷度在皮肤表面分布不均匀等问题[5-6]。为了降低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并保证冰敷效果,本研究采用自制固定式冰袋用于冰敷,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神经肌肉病患者96例。入选标准:患者行腓肠肌活检术;认知功能正常,能配合治疗及护理。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及其他脏器损伤;精神行为异常;有微循环障碍;长期服用镇痛药物。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予以编号,再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48)、对照组(n=48)。观察组患者男 25 例、女 23 例,年龄(49.52±5.86)岁,术中预估出血量 (5.91±2.62)mL;对照组患者男26例、女22 例,年龄(47.75±6.35)岁,术中预估出血量(5.89±2.72)mL。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中预估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腓肠肌活检术:常规消毒、铺巾后应用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皮下注射),由神经肌肉专业组医师用手术刀片切开皮肤2~3 cm,分离皮下组织,取肌纤维1~1.5 cm(标本留取后送神经肌病实验室行冰冻切片和肌酶染色);术后医师用27 mm缝合针进行伤口缝合,再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并用透明胶带加压固定。对照组患者术后予以常规护理和治疗,给予术侧肢体抬高30~45°,加强活检术相关内容的宣教,不进行冰敷。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制固定式冰袋进行冰敷。①制作冰袋:选取双鹤药业生产的0.9%NaCl溶液100 mL,抽出20 mL溶液并弃去,将75%乙醇注入该袋溶液内,配制成为15%的乙醇冰袋,将其放置于-20℃冰箱冷冻室(>24 h)备用。②自制冰袋的使用:使用时从冰箱取出该冰袋,用清水冲洗冰袋外层冰霜,拭干冰袋表面水渍,外层包裹优质纯棉布套(棉布厚度1 mm,棉布套长38 cm、宽20 cm,两端配有搭扣),将装有冰袋的棉布套包裹伤口部位,使之充分贴合切口局部皮肤,并使用两端搭扣调节固定。③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时间:冰袋冰敷30 min后取出15 min再敷,冰敷时间为3 h,冰敷过程中询问患者对冰敷的耐受程度,观察局部皮肤温度、颜色等,以防止冻伤。冬季为患者冰敷时应注意保暖。
1.2.3 评价指标 ①温度测定:护士采用手持式红外测温高精度电子温度计测量观察组冰敷前局部皮肤温度,冰敷30 min并取下冰袋1 min后再次进行温度测量,之后每间隔5 min测量1次。②血迹面积:护士于术后2 h、6 h、12 h测量贴近切口处所覆盖纱布的血迹面积,按照长方形或圆形面积公式计算出血迹面积(cm2)。③肢体肿胀: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护士于术前及术后24 h、48 h、72 h测量切口下3 cm处的周径(cm),计算该周径与术前肢体对应部位周径的差值(cm)。④疼痛评分:于患者术后2 h、6 h、12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l~3分为轻度痛,4~7分为中度痛,8~10分为剧烈痛。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频数、构成比描述。组间比较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前后取活组织局部皮肤温度变化情况 室温下,观察组冰敷前取活组织局部皮肤温度为29.2℃~36.8℃,冰敷1 min后为 12.3℃~15.2℃,继续测量 10~13 min后皮肤温度恢复正常。
2.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伤口敷料血迹面积的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伤口敷料血迹面积的比较(cm2,x±s)
2.3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的比较 见表2。
2.4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切口周径与术前差值的比较 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疼痛评分的比较(分,x±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切口周径与术前差值的比较(cm,x±s)
3 讨论
3.1 肌肉活组织检查术后早期有效冰敷的意义 疼痛可通过神经系统使肌肉产生抑制反应,可造成肌力下降,肌力下降又可影响关节的活动及稳定性,故术后早期镇痛非常重要[7]。此外,冰袋冰敷可通过抑制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疼痛阈值,减轻疼痛[8]。有学者指出,乙醇在-144℃为冰点, 78.3℃为沸点[9]。本研究制备15%的乙醇冰袋,通过冷冻后冰袋温度可达到-14℃到-17℃之间,且冰袋内液体成冰霜状,柔软、易于塑形固定,使冰袋与皮肤局部接触面积增加,提高冰敷效果。有国外研究显示,皮肤表面温度在13.6℃时可使局部痛觉减退,12.5℃时神经传导速度下降10%,15℃时开始出现细胞代谢减退[10-11]。本研究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后局部皮肤温度为12.3℃~15.2℃,按上述结果,自制固定式冰袋在有效冰敷的同时又能减缓神经传导速度、减轻疼痛,也不会造成肢体修复障碍。
3.2 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可降低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有研究显示,冰敷不仅可以收缩血管,还可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通过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缩,减少组织液渗出及关节内的出血,从而减轻肿胀,缓解由充血压迫所致的疼痛[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活检术后立即应用固定式冰袋冰敷,在有效冰敷的前提下,减少了伤口血液渗出,从而降低了肿胀的发生率。由表1、3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肢体肿胀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敷料血迹面积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明采用自制固定式冰袋可降低渗血及肿胀的发生,与董翠珍等[12-14]的研究结果相似。
3.3 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在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使用冰袋进行冰敷的效果常常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与患者冰敷依从性相关。有研究显示,冰敷过程中需要患者有效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冰敷效果[15]。实际临床应用过程中,50%以上的患者会出现冰袋移位的情况,造成冰袋冰敷效果不理想[16]。本研究自制固定式冰袋在使用中未出现移位情况,可能由于采用的自制固定式冰袋内液体成冰霜状,较传统冰块状冰袋更柔软且易于塑形固定,保证固定效果的同时又能使冰袋与皮肤的接触面均匀;同时,自制固定式冰袋选用棉布套环形包裹也有助于冰袋的固定。有学者认为,冷疗持续1 h后会出现继发效应(即发生10~15 min的小血管扩张)[17]。本研究冰袋冰敷30 min后局部皮肤温度为12.3℃~15.2℃,10~13 min后恢复正常。故可认为本研究采用的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持续时间定为每次30 min、中间取出15 min是安全的,未见继发效应的发生。本研究自制固定式冰袋外层选用优质棉布包裹,不会造成皮肤过敏反应且易于固定、感觉舒适,妥善固定的同时也保证了冰敷效果。
4 小结
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作为病理形态学上的 “金标准”,对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起决定性作用,活检术后立即给予自制固定式冰袋冰敷能够减轻患处疼痛,并减少肿胀、渗血的发生率,且冰袋制作方便、使用便捷、操作安全、固定妥善,值得推广于临床。本研究未进行自制固定式冰袋与传统冰袋的比较,且未对使用自制固定式冰袋的长期效果进行评价,今后研究者可通过更长时间、多样化的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追踪,进一步探讨多种形式联合干预对于降低神经肌肉活检术后并发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