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设计的审美风格与趋势

2019-10-12母麒辰

艺术大观 2019年18期
关键词:符号化

母麒辰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下中国原创音乐剧舞美设计的风格及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将西方音乐剧与中国音乐剧舞台设计加以比照,并以个人视角对其提出相应建议与解决方法。意在以小见大,从舞美设计层面为中国原创音乐剧走出其在艺术市场中的困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设计;符号化

“音乐剧”作为一门集“音乐”、“舞蹈”、“戏剧”于一身的整合艺术形式,自19世纪初诞生以来为世人创造了无数的艺术瑰宝;其大众化的审美需求及商业化的运营模式为艺术市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自20世纪80年代西方音乐剧引入中国起,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重心经历了由西方音乐剧原版引入到购买原版音乐剧版权后的中文版改编,进而到中国音乐剧本土原创的发展过程。然而在音乐剧本土化的道路上,由于种种原因,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本土音乐剧与西方音乐剧的巨大差距:无论是从直观的上座率与票房收入上,抑或是在制作水平与作品呈现上,都可以看出中国音乐剧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

现如今的音乐剧,商业性、大众化、全球化特点显著,在保证作品自身完整性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不同观众的审美趣味,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成为音乐剧资方与制作人的共同追求。然而,当下音乐剧已不仅仅以音乐是否悦耳动听来作为评判其作品优劣的唯一标准,演员表演水平是否过关、故事逻辑是否准确、舞台美术的视觉呈现是否震撼人心等因素对音乐剧作品是否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舞台美术系统中又包含了舞台设计、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音响等除演员以外的一切造型因素,而舞台设计作为其中分量最重、最为关键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一部音乐剧的风格定位及整体调性。可以说,在一定层面上,中国原创音乐剧作品制作是否精良关键在于舞台美术设计。

一、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设计的呈现态势

目前在国内商演的音乐剧可大致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由西方引入的原版音乐剧:如著名的《歌剧魅影》《猫》《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此类音乐剧的舞台设计及布景几乎原版重现其驻演版本,动辄千万的舞台制作费用为绚烂的舞台效果提供了物质基础,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审美感官体验;第二种为原版音乐剧在国内的中文版再制作,如由七幕人生引入制作的音乐剧《Q大道》《我,堂吉柯德》等,其舞台设计整体沿用了百老汇原版音乐剧风格,在小道具的处理及部分剧情中加入了中文版的主观处理;第三种则为中国本土原创音乐剧,如三宝音乐剧《金沙》《蝶》、由韩红作曲的音乐剧《阿尔兹记忆的爱情》等。然而纵观我国原创音乐剧的舞美设计,虽作品样式丰富但精品与经典存留不足,也呈现出了如下景观:

(一)舞台设计中的符号化意向表达

胡妙胜在《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一书中曾将舞台设计的特性概括为:“组织动作的空间、再现动作的环境、表现动作的情绪与意义”三个层面。舞台设计师大多具备在戏剧中提供支点帮助演员进行表演,提供环境空间完成戏剧发展与戏剧冲突的能力,但运用符号化造型语言准确地表现戏剧情绪和作品内在意蕴对于当今国内原创音乐剧的舞台设计来说则更具意义。如在音乐剧《大红燈笼》中将贯穿剧情始终的“红灯笼”作为舞台线索,利用“红灯笼”这一符号化元素象征古代禁锢思想的封建囚笼,通过“亮暗”及“尺寸”变化,配合中国古建中“屋檐”等元素,表达出不同戏剧节点所需要的舞台情绪,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虚实结合的、充满深刻意蕴的舞台空间;又如音乐剧《你若离开,我便浪迹天涯》,该剧讲述了一家三代人的都市生活与情感故事,其舞美设计以纯白色的几何造型营造出三面环绕的厢式布景,中性化错落的高台与楼梯交错并行,舞台叙事情感的切换大多通过灯光变化完成,舞台设计虽成功地帮助戏剧完成了叙事性陈述,但整台纯白色几何造型的舞台布景则显得中规中矩,不足以完美贴合该音乐剧的都市环境与戏剧情绪,不能否定这种中性化舞台设计思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赋予观众更开放的想象空间,但若长此以往容易被框架束缚住,很难创造出完美贴合文本感觉的、震撼人心的舞台设计作品。[1]

(二)中国传统审美习惯对舞台设计的影响

中国的美学传统中的写意、留白、抽象等美学思想,渗透于历代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中。各门传统艺术间互相作用,影响了本民族艺术家及受众的审美习惯。而戏曲作为民族传承至今的艺术门类,其演员虚拟性、程式化的表演特征决定了其舞台风格不能过于写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内话剧、歌剧及音乐剧的舞台设计特质。戏曲舞台设计讲究构图,平面化的舞台处理目的在于给观众以美的感受,以至于现如今部分国内音乐剧作品只注重舞台形式的呈现美与虚拟美,忽略了内容的重要性,导致了部分音乐剧作品出现场景恢弘壮丽但却与剧情发展不吻合的现状。这种设计理念导致了观众在观看音乐剧演出时,难以全身心融入到艺术鉴赏的情境中,进而影响了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

(三)剧场状况、制作要求等硬性条件

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舞台呈现之所以不能像西方音乐剧一样视觉震撼、场景瞬息万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中国音乐剧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相比于电影、话剧等艺术形式仍相对小众,投资回报率成为了制作人与投资人的一大课题。虽舞台制作成本受限直接影响了舞台设计的部分效果呈现,但我们对于音乐剧的制作还缺乏相对成熟的经验,这决定了我们目前的音乐剧制作仍应以中小成本投资为主;而演出场地也受到地域的限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剧场数量远多于其它城市,但仍旧存在剧场设施不完善,无法提供演出大型音乐剧的条件,导致了有巡演计划的音乐剧作品在舞台设计上不得不照顾地方剧场的硬性条件,减化舞台效果或创作首演版与巡演版两版设计方案。这直接导致了舞台视觉呈现打折扣与制作成本提升等问题,进而影响了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作品质量。[2]

二、对中国原创音乐剧舞美发展的建议

(一)突破自我框架,增强原创力

舞台设计师作为一部音乐剧的主创人员,只满足于演出的顺利完成是不够的,还应对舞台作品报以足够的激情,以独到的视角审视文本的内在底蕴。笔者看来,增强原创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不能重复自我,设计师要主动去探寻每一部音乐剧独特的美学气质,在确定制作预算及制作需求的前提下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如法国音乐剧《摇滚红与黑》剧组与大多数伦敦西区及百老汇音乐剧不同,其制作成本远低于《摇滚莫扎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其它法国音乐剧剧组,但其通过三块不同大小的led屏,利用视频制造的假透视与“PPT式”的场景切换动画,巧妙地营造出一个极具精美感的舞台空间。国内舞台设计师在面对甲方、剧场及预算的条件干预下,可以学习与借鉴已有的西方音乐剧舞台作品,根据文本与编创,以自身为主导、以故事为核心、以群众为基础创作出符合中国观众审美取向的、融入民族情感的、表达本民族精神特质的本土化舞台作品,在舞台美术层面提升现有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层次,创作出高质量的中国原创音乐剧。[3]

(二)将当代科技融入舞台创造

科技的运用在当下音乐剧中已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小到Led屏幕与投影技术,大到起重吊挂系统与控台相连的大型悬挂装置,无不通过舞台设计师不同的手法表现不同的视觉追求。如:在《歌剧魅影》中悬挂的吊灯通过编程和雾机制造的下坠效果;在《玛蒂尔达》中由校门口转到教室场景时积木造型的地面伴随着音乐上升成为课桌椅;在《我AI你》中利用Ai人工智能作为故事主人公完成戏剧表演的机器人“巴顿”;及在《怪物史瑞克》中通过Stage Technologies控制系统对LED幕墙进行跟踪拍摄及自动化控制等。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适当地在舞台上运用科技成果,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作为舞台设计师,应当处理好科技成分在舞台布景中呈现的比重问题,切勿被技术束缚了行动力,过于丰富的科技语言可能会造成喧賓夺主的效果。

(三)加强人才培养与高校间的人才交流

在开设舞台设计的专业性院校中,其专业细分不够明确。音乐剧虽是戏剧领域的一个分支,但其审美特质和舞台创作理念和话剧及戏曲等仍有差别,不同专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擅长的领域与美学风格也有所不同:如中国戏曲学院所设专业为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戏曲舞台设计方向,其大学四年多以传统美学思想为理论支撑,不曾单独设置音乐剧舞台设计的相关课程。专业性院校应根据其自身特点,聘请音乐剧专业教师,设立独立的音乐剧舞台设计专业或加入音乐剧舞台设计等课程,加强专业性人才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完善音乐剧人才的教育体系,利用社会资源做好交流,取长补短。而舞台设计专业学生若想尝试设计音乐剧舞台作品,还应对西方与中国音乐剧进行探索与研究,发掘其自身的表演特征及内在的美学范式,从音乐、文本、舞蹈、表演等多维度了解音乐剧的价值追求。[4]

三、对未来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设计的展望

当今的中国音乐剧舞台工作者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国本土音乐剧作品也正逐渐获得观众的青睐。虽然在我国部分地区,还面临着人们不了解音乐剧、无处了解音乐剧、不愿了解音乐剧的现状,但中国音乐剧的未来是可期的:中国音乐剧的产业模式正在逐步完善,政府支持力度在逐步增大,七幕人生、保利院线、四海一家等公司也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推动着西方音乐剧本土化进程。作为一名音乐剧舞台设计者,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学习西方音乐剧优势的同时增强自身原创力,主动探寻与总结当下中国原创音乐剧舞台设计中的现存问题,在未来创造出更有内容、有深度、有韵味的音乐剧舞台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宗白华著.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叶朗著.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胡妙胜著.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

[4]慕羽.中国原创音乐剧:“市场”还需火候[N].文艺报,2018-8-27-(004).

猜你喜欢

符号化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让标志设计课乐趣横生
符号学视野下的传统糕点设计的创新探究
浅议老字号的品牌传播
明清官服补子纹样符号化表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基于ArcGIS的胜利油田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图符号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