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探究
2017-02-10李纯军
李纯军
摘 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教学,更是教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要注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传递数学思想,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的技巧与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常遇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符号化的思想方法、对应的思想方法、化归的思想方法等,因此,教师要注重对上述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想方法;符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现今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灵活思维、能自主进行问题探究、寻求解决方法的人,而非是仅有满腹经纶而不能灵活运用的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教学,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以灵活的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适应时代的需求。
一、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数与形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数形之间的结合,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思想教给学生,让学生懂得在数学学习中充分利用数与形的配合进行解题。所谓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就是依据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方法。数形结合是双向的,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具体形象的图形对其进行解读,使其主观化、形象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图形关系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量关系进行表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将数与形相结合,使其相互辅助,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光明小学在春季植树活动中,一共植树43棵,比上次的植树活动少了9棵,那么上次的植树活动一共植树多少棵?”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问题中的关键词,弄清楚其中的数量关系,可以通过画线形图直观地找到其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
二、符号化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符号在数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符号化数学思想的突出特征就是符号加逻辑。教师进行符号化思维教学能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简易地排列数学信息,加快思维的流转,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符号化,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符号,提升学生的逻辑能力,把握符号所蕴含的意义与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小于和大于”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将等量的铅笔数量摆放在课桌的两侧,引导学生将左侧的铅笔拿一支到右面,感受数量的变化,体会小于和大于的意义,与此同时,用手表示“大于号”与“小于号”,促进学生的符号化认识。又如,教师在教学“1”的符号时,可以为学生举出生活中有关“1”的例子,比如,1棵树、1个人、1支铅笔、1把小刀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之后引导学生列举有关“1”的实际例子,从而加深学生对符号“1”的认识与理解。
三、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应的教学思想在数学中是指:两个集合中相互对应的元素之间的联系思想。在教学中渗透这一数学思想,能加强学生的逻辑性,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让学生认真观察钟表的运行规律,找出其中秒针与分针,分针与时针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感受秒针、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从而引导学生发现秒针走一圈(60格),分针走一格;而分钟走一圈(60格),时针走一格,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学生对对应思想的感悟。再如,在教学“多和少”时,教师先为学生出示凌乱的笔盖和笔身,让学生感受哪个数量多,哪个数量少,之后引导学生将笔盖与笔身一一对应,最后看到它们的数量是相等的,是一一对应的,一个笔盖对应一个笔身,从而引导学生感知两个集合之间各元素之间是能一一对应的,促进学生对对应思想方法的理解与运用。
四、“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方法在数学中是较为普遍的,而且能有效促进数学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化归思想方法既将较难理解的问题A转化成学生熟悉的问题B,通过解决问题B而获取解决问题A的方法,从而将难的问题转化成容易的问题,将陌生的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促进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题效率。例如,在引导学生求一个羽毛球有多重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难以计算的问题进行转化,通过观察图中两边的足球、毽子的数量是相等的,只有右面的图中多了3个羽毛球,从而得出右边的总体重量多了12克,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轻易地解决问题。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将数学思想方法带入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数学思想,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可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祥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0(7).
[2]尹红娜.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3(Z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