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2019-10-12王石
王石
摘要:在时代不断演变下,中国古典舞不仅传承了传统舞蹈基本元素啊,还结合了当代审美原理以及古代舞蹈美学,在不断实践与发展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中国古典舞蹈身韵对于舞蹈教学具有重要作用,不仅为教学提供更多素材,同时也更好的展现出古典舞精髓。本文主要从训练以及语言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并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身韵;舞蹈教学;作用;价值
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舞蹈表演者无论是在身体素质方面还是在动作技巧方面,都需要具备较高的能力,尤其是中国舞蹈,除了需要注重舞蹈技巧之外,还要求舞蹈表演者身韵的充分展现。所以,在中国古典舞教学中,需要提高对身韵教学的关注。由此可见,本文对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训练功能与价值分析
从多数舞台艺术看,都需要表演者具备良好的身体技能,所以表演艺术相应的身体功能需要不同的训练。而中国古典舞,其中融合了情感与能力,因此,身韵的训练功能与价值不仅要求培养一定得的素质与能力[1],还需要从肢体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进行培养,因而身韵教学中的训练应表达主要体现在能力和语言两方面。
(一)提升能力训练成效
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如果对肌肉控制的能力可以为舞蹈表达情感时提供帮助,但很多舞蹈训练者在此过程中难以达到相应的标准。而中国古典舞身韵则主要强调的是“内外结合”,此种方式可以促使舞者更好地控制身体肌肉。同时,在身体韵律的训练中,通过内部呼吸,驱使动力,而后促进形体的形成,在以快慢、紧张、高低等身韵语言,促使舞者更好地控制身体,改善运动的各个方面。
(二)有助于促进语言性训练
在身韵的基础训练过程中,语言性训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身体本身的语言以及完整训练系统训练两方面,通过不同特征的语言元素构成具有完整结构的身韵训练,从而促使身体语言得以展现。在身韵比喻语言中,主要是对身体素材进行提炼[2],而后通过不同的可视化的语言特征,促使身韵教学在身体功能方面进一步演变,形成了中国古典舞蹈肢体语言表达的基础训练。此外,从整体身韵训练体系看,具备一定的语言性功能。比如,从动作元素到动作语言再到动作之间的组合,此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提高训练成效。
二、中国古典舞蹈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语言功能与价值分析
语言功能与价值主要表现在,舞蹈表演者将训练的能力转变为身体语言进行展现,可以说,正是由于舞蹈中身体动作的不同表现,才形成了舞蹈不同的风格。同时,不同的舞种风格也对舞者以及编舞提出了要求,不论是在创作舞蹈还是在舞台表现时,都需要一起遵守[3]。
(一)肢体语言组合方式
古典舞身韵在结构语言中,主要强调的是即对立还要统一,通过身韵的肢体语言作用,为编舞者提供了舞蹈肢体语言表达创作的元素,赋予编舞者在空间上可以丰富创新思想,产生身韵肢体语言创造。
(二)不同的语言节奏融合
由于不同风格的舞蹈,其身体运动特征不同,但都需要与此舞蹈类型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将身体语言化为舞蹈动作,进而实现创造出不同类型的舞蹈。在中国古典舞中,由于舞蹈动作在时间、空间、力量上存在一定得的节奏变化,也正是不同的节奏特点,才构造出了多种舞蹈种类特征和形象特征。在创造舞种的肢体语言特点及形象特点时,呼吸、节奏、动作之间的相互配合非常重要,即使同一动作运用不同的节奏进行处理,也会使得舞蹈表现出不一样的风格。
三、提升中国古典舞蹈的身韵教学成效的具体实践措施
(一)提高对舞蹈基础的重视
在舞蹈基础教学部分,包含了身体素质训练,当然还包括了学生各方面的理论知识的训练和学习,比如舞蹈基本术语、动律元素等[4]。
首先,要加强学生对舞蹈基本术语的了解。在实际教学前,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全面掌握身韵学习的术语,比如基本站姿、基本手位、基本手型等。其次,要注重对身韵基本节奏要素的培养。在身韵教学中,非常注重“神形合一,内外统一,身心结合”。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控制身体韵律节奏过程中,要通过心灵去调节气息,而后在不同呼吸作用下,实现对腰部运动的控制。此方式适应于所有中国古典舞蹈运动。最后,要注重训练手臂动作和基本步骤。在身韵教学中,舞蹈动作是由一些基本的相结合而成。如果忽视了基本手臂动作则会到导致舞蹈者动作缺乏节奏性。因此,需要找出中国古典舞身韵中手臂动作与脚步的最佳组合,才可以促使中国古典舞通过动作更好的展现出相应的舞蹈节奏。其中手臂动作有晃手、盘手、穿手等,而基本步伐则包含了慢步、拖动步、交叉步、滑步等。
(二)基础训练课与身韵课的结合
由于舞蹈学习者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遵循由浅入深、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原则,在基础教学上恰当的融合身韵教学。在不同的阶段,坚持从低到高的原则在基础训练教学中融合身韵教学。例如,在低年级的身韵教学中,通过单座呼吸组合,而后结合单体节奏训练。使得学生在学习身韵初期就产生深刻印象。而对于学习中期阶段的学生而言,可以将基础训练课与身韵课相互结合,通过基础的把杆练习,融合进身韵练习,尤其是在单腿和腰部的动作中,要注意呼吸节律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加强扭曲、倾斜、圆角和音乐的训练,从而更好地突显出中国古典舞的独创性。在后期教学中,则主要注重基础训练课程和身韵训练的和谐统一。通过二者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解放舞蹈者的肢体,为一些高难度古典舞技巧做好基础准备,促使舞蹈者在展现肢体动作过程中更加顺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拉长肌肉线条,加强肢体展现力。
(三)强化对乐感的培训
音乐与舞蹈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在中国古典舞肢体语言中,无论是动作衔接、节奏变换还是情感的展现,都离不开音乐的共拓。因此,需要提高对中国古典舞教学的乐感培养。
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会通过不同声音喊节拍,主要是提醒学生注意动作的幅度、位置以及其他教师强调的运动点。但“节拍”是不具备生命的,所以,学生在身韵训练和基础训练时希望尽量全部采用钢琴伴奏。通过音乐的高低、强弱变化,促使舞者的肢体动作发生变化。在身韵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有节奏的身体动作,通过气息、情感的引导,促使舞者领悟出“舞”的意境,进而提高对舞蹈学习的兴趣。
四、结语
总之,中国古典舞身韵是舞蹈学专业不可或缺的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突显出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其功能和价值在中国古典舞学科以及舞蹈学专业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舒永智.中国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56(06):127-129.
[2]薛文博.中国古典舞身韵在教学训练中的价值[J].艺术研究,2019,56(01):196-197.
[3]宋静.古典舞身韵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及教學指导建议分析[J].黄河之声,2017,56(07):103-104.
[4]郑玮.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J].成功(教育),2018,45(05):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