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化图形与文字
2019-10-12魏曌男
摘要: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动态化图形与文字是一种新型的表现形式以及方式方法。在大数据新媒体爆发的大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应当将设计与前沿潮流加以结合运用,在传达正确价值观的基础上,探索各种形式的表现手法,并且能在不同载体中进行尝试。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急需设计师们去打破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将视觉传达设计注入新的思想与观念。所以在实验性的探索当中,我选择了新兴的表现形式,并将设计动态化并打破传统的设计思路,进行一个实验性的尝试。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动态化图形;文字
一、动态化图形的相关概论
(一)动态化图形的基本定义
动态化图形即为“运动中的图形”“会移动的图形”。再推进一步来看,动态化图形则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形状改变的图像”。动态化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中的一分支,也是从静态设计转变为动态设计的必然结果,有人说过“平面设计必然是会动起来的”。
(二)动态化图形现状与发展
图形动态化是一种当下较为时兴的表现形式,是新媒体时代下的必然产物。动态化图形在高速发展大背景下,更加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和表现力。动态化图形不仅具有起强烈的视觉魅力,而且还承载了丰富的信息与数据,能够有效,广泛的传达视觉信息。一件较为完美的动态化图形本身会承载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等。而且,动态化图形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广,而且也不能准确定义它应该出现在哪些领域而不应出现在哪里,因为动态图形的本身就充满着多种发展的可能性,每一次的不同形态,不同载体呈现出来的效果与影响都是充满着未知与多变。
二、字体相关概论
文字是承载着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人类研究过去和发展未来的重要研究对象。作为一种视觉符号,最初是通过甲骨文,竹简为载体,在活字印刷技术发明之后文字得到了大量的宣传和推广,但也是以静态来传播。但当新媒体出现后,由于载体的多样化,文字的表现形式也从静态逐渐转变为动态。并且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动态文字也有了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
三、动态化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
动态化图形与文字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涉及众多领域。例如在电影的开头,电视节目的开场片段等,且越来越多的广告媒体也从静态投放转变为动态投放,因为动态图像更加具有视觉独特的美感,对于接受者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四、在海报设计中的实践
(一)设计理念
以旅游为主题的海报当中我搜集的大量资料显示多是以图像为主体结合文字的介绍补充。在传统海报设计中如何找寻新的突破点和创新点就是我所想要探索的。所以我想到了动态化效果,将平面设计中的静态变为动态,增强浏览的兴趣。其次,在图形上并没有采用传统的以图像为主体的海报形式,而是采用纯文字性的海报进行尝试。
(二)设计过程
图一对于文字内容以洛阳经典美食,洛阳水席为题。在版式上,以报纸为大体版式,在版式中又对二级内容进行创意排版,不完全采用报纸的排版结构。在颜色上保留传统报纸的颜色,以红黑为主,形成强烈的对比。在动效设计上主题闪烁强调,背景文字以阅读报纸的浏览习惯进行运动轨迹的编排。
图二在内容的选择上以第一女帝武则天为题,进行排版,重复的运用,给人不断地强调加强印象,在颜色上则以强烈的对比色,一是符合第一女帝本身给人的冲击力,二是视觉上的冲击。动效是上下滑动,并且每一竖列时间层次不同,丰富层次感。
五、结语
视觉传达设计本身作为一种视觉性的设计学科,就应该不断地走在设计大潮流的前端。在全民视觉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下,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考验。动态化的出现以及广泛应用,符合大众对信息的获取和接受。同时,富有视觉冲击的动态图形与文字更能将所传达的信息刺激大脑皮层,深入人心。所以在科技时代的推动下,视觉传达设计也应当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结合新技术新思想不能固化思维模式,在技術的依托下探寻新的表达方式与方法。做到设计的以人为本,符合大众审美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发花,黄裕成.动态图形设计[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2]魏志成,朱淳.动态图形设计初步[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魏曌男(1994.12-),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北方工业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