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背景下的花器设计
2019-10-12王珍珍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徽文化,其有着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别具一格的视觉形象,不仅影响了中华千万儿女,更作为我国形象对外传播。花器作为当今生活室内的点缀物与承载物。不同的造型、色彩与材质也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它是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不可缺少的物品,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对徽文化的研究理解,对花器进行文化创意设计,从而更好地传达徽文化内容,渗透人们的生活并影响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关键词:徽文化;花器;花器设计
一、徽文化起源
徽文化指的是古徽州文化,是由古徽州“一府六县”所创造出的文化,其与“藏学”“敦煌学”并列为国学三大地方学科,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于北宋宣和三年,在徽州设府并所辖六县,其中六县包括祁门县、休宁县、婺源县、绩溪县、黟县、歙县,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一府六县”的徽州地区的劳动人民经过日积月累的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活动所创造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由此而产生了“徽文化”。
徽文化中比较有名、特色的代表建筑形式也有很多。像马头墙、徽雕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文化符号。马头墙又称为“封火墙”,马头墙的墙面高于屋顶,墙为两面且做阶梯状,墙顶其形状酷似马头,因此被称为“马头墙”。徽雕是以徽派风格为主题的传统雕刻工艺。令人称赞徽雕的共有四雕:木雕、石雕、砖雕、竹雕。主要运用于建筑装饰上在于民居、园林、祠堂、庙宇。
二、花器
(一)花器种类
在中式插花艺术中有六种基本花器,他们是瓶、筒、碗、盘、缸、蓝。处于不同的年代各器型的形成与盛行也各有不同,表现形式上也有所差异。如:盘花讲究深广、缸花讲究厚壮、筒讲究婉约、篮讲究端庄、瓶讲究高昂、而碗则讲究中藏。不同的造型適合不同的环境,如体积较小的瓶、篮、碗、筒的就适合清幽雅趣的小空间处,如:茶几、书桌等;体积较大的缸、瓶等就适合比较庄重严肃的场合,如:厅堂等处。与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碗、瓶、罐、桶、盆、杯、盖等其他可储水的容器相比,专属的插花容器饰以花,会给人一种良好的视觉享受并给人带来愉悦的心情;花器搭以花能表现出不同的艺术语言和插花手艺的精致程度。
(二)花器造型
说起瓶花艺术,也可以说它是一种造型艺术,他的造型直接关乎它的形式美。如对比与调和、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动态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这基本原则是现代插花艺术为追求形式美而设立的。瓶花的造型是立式的,瓶口径较窄较小,瓶肚较大,盛水量也较大 , 所需花材较少,插花造型也简单明快;如果是带提手的篮子,那么提手必须露出。这样既便于携带,也令提手成为插花花型框架的一部分。 “筒花”多以竹制,不同的高度与摆放方式给予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高则显得笔挺、矮则显小巧、竖则显坚韧、横则显趣味。盘花或盆花由于器皿造型为大敞口,腹部浅,贮水也浅,不宜直接插花,一般会用于短花枝直接浸润或浮于浅水的方式。缸花源于唐代,缸形一般为矮杜、稳健,底部齐平或带足的器皿,所以一般配置花形硕大色彩亮丽的花材,形成浑厚的面块色彩,以与之辉映,达到协调和谐的效果。
三、花器产品设计分析
花器造型多是圆润且简约,其次是硬朗且简约。因此在设计构思时可采用简洁明了的表现手法,来实现花器与徽文化的结合。同时徽文化中的马头墙、窗花、徽雕等所采用的表现手法也以竖直与圆滑相结合,由此与花器的造型亦可得到呼应。在花器的设计中,需要对徽文化元素进行提炼,才能进行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使其满足用户文化情感需求。形态在坚持美的原则上融入文化因素,与文化的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激发用户的情感需求。
花器的颜色更偏向于干净清新,主要以中性色为主,因此在产品颜色选择时可以大胆采用中性色,同时徽文化中的白墙青瓦就是一个很好地结合。简约而不失雅致。并且需要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因此花器的选色主要是以白色为主,白色代表柔和与活力,再加以淡灰色进行装饰,整体显得高雅,在茶几、书桌与餐桌摆放都不显得突兀。
目前市场上花器的材质看,有泥瓦盆、塑料盆、紫砂盆、陶盆、瓷盆、仿石盆、木盆、金属盆、藤编盆等。同时以瓷盆、仿石盆、金属盆居多。我国的陶瓷出现较早工艺成熟,并且也蕴含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承载着寄托传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尽显出文化的氛围,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需求。在花器的材质选择上,理应根据人们的喜好,同时和徽文化的白墙青瓦之气息相结合,从而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
四、总结
通过对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进行造型、色彩、材质的归纳总结,从徽派建筑的造型去进行产品的延伸设计,在现代产品设计中赋予传统的徽派建筑时代特征,结合当今时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方法来设计出符合大众审美,并具有徽文化内涵的产品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的。在设计流程中,将徽文化与花器结合的同时,我们要注重用户对产品的功能需求,还应该考虑到精神需求,包括产品造型、色彩、材质带给用户的心理感受,以及人在操作过程中和产品接触的合理性,产品维修保养的便利性等问题。通过优化产品的细节,带给使用者更好的使用体验才是设计的根本。
作者简介:王珍珍,助教,马鞍山学院艺术设计及建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