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互动电影的“期待视野”与“空白”

2019-10-12肖海城

艺术大观 2019年24期
关键词:期待视野

摘要:20世纪后,艺术在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艺术和科技融合下产生了很多新型艺术,互动电影便是其中之一。本文就互动电影的鉴赏从观众与互动电影、互动电影中的接受美学等角度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互动电影;期待视野;空白

传统电影中观众始终处于被动的观影状态,导演及创作者们主观内容强制性的灌输,使得观众只能被动的欣赏。互动在传统电影里更主要的表现是在观影之后的鉴赏及批评。而在互动电影中观众由传统电影中的单一的鉴赏者身份转变成鉴赏与创作并行的双重身份。电影的创作也由导演的单一创作转变为导演及观众的双向创作。这也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必须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真正地感受和欣赏互动电影带来的艺术冲击和艺术美。

一、互动电影下的“期待视野”

德国著名美学家汉斯·罗伯特·姚斯在他说论述的“期待视野”中曾表明“一部文学作品在其出现的历史时刻,对他的第一读者的期待视野是满足、超越、失望或反驳,这种方法明显的提供了一个决定其审美价值的尺度。期待视野与作品间的距离,熟识的先在审美经验与新作品接受所需求的‘视野的变化之间的距离,决定着文学作品的艺术特性。”期待视野读者在文学接受活动中,其缘由经验、素养、审美趣味等综合形成的對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水平和要求,在具体的欣赏活动中,则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而期待视野可以分为定向期待视野和创新期待视野。

互动电影中的定向期待视野主要体现在观众对剧情、人物等的选择上。定向期待视野这种定向惯性心理的作用,直接作用与正在观看的观众,并推动观众选择符合自身习惯或本能的选择。互动电影《黑镜:潘斯达奈基》中就有那么一个很日常的选择,在电影的开始后不久男主就面临父亲对他的选择:不如,你先决定早餐吃什么吧,选择一:桂格牌白糖沙翁,选择二:家乐氏香甜玉米片。影片也是从这里开始进入互动状态。观众在这也就会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去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早餐,以此来完成自己的期待阈值。再如后面男主去他爸给他预约的杨医生那谈话时,杨医生询问男主是否愿意谈谈母亲的遭遇时,观众会根据男主在屏幕上的神情的表现来选择男主是否愿意。定向的期待视野及时的抒发,这也是传统电影所不能达到的。相较于传统电影的强制选择(或者说没有选择),互动电影在定向期待视野的抒发上显示出它独有的张力。

互动电影的超前期待视野则主要体现在电影形式的创新和其他选择带来的吸引。对比与传统电影鉴赏时的定向强制性灌输,观众只需要被动的观看,无须对其中人物剧情等做出相应的选择,互动电影观看鉴赏时的多项选择,本身就已经改变的传统的欣赏习惯,在电影放映形式上完成了创新。除此之外互动电影中的其他选择也会在你选择一个后,反向作用你的定向期待视野,使得未选择的那部分成为超前期待视野,可以说一部完整的互动电影,在未欣赏玩之前,都会同时存在定向期待视野和超前期待视野,这也是互动电影的独特魅力之一。

二、互动电影下的“空白”

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塞尔则用“空白”和“不确定性”来说明本文和读者接受的关系。伊塞尔强调“空白的东西导致了文本的未定性”“空白从相互关系中划分出图示和本文观点,同时触发读者方面的想象活动”。在互动电影中的空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观众选择后的空白、单个剧情的空白和其他故事的空白。

观众选择的空白主要体现在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对于自己选择结果后面故事进展情节的空白,当然这不是互动电影所独有的,任何一个影视在第一次欣赏时都会有这种空白。这种空白的本身就是一种“召唤结构”,其作用主要是召唤观众的想象和吸引观众。

单个剧情的空白则表现在剧情本身后面的意蕴,当观众根据自己的选择看完整个当个剧情后,就如同看完一个电影一样。电影的剧情在头脑中反复回放,故事背后的道理慢慢被揭示,而那些未成想到和与电影内涵有差的都会成为这单个剧情的空白,来召唤观众反复地观看,最终达到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的结果。

其他故事的空白则是表现在读者选择单个选择后,其他选择造成的空白。当然也包括其他选择构成的故事而形成的单个剧情的空白。例如在《黑镜:潘斯达奈基》中倘若按照默认选项选择播放该影片的播放时长约为90分钟,但是所有的支线与结局构成的总交互时长则长达312分钟。也就是说,如果想要体验所有的分支剧情和结局的话大概需要约5个小时。显然空白在互动电影中无处不在,它贯彻了整个观影的过程,无时无刻地对观众产生吸引。

三、结语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与电影艺术的不断结合,互动电影也逐渐出现在观众视野,但从目前来看,互动电影的发展任重而道远,技术方面的缺失也使得现在人们还是处于“看电影”的状态而尚未达到“玩电影”的状态。互动电影的成熟,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还需要创作者不断地发掘创新,让观众拥有更好的观影体验,以此来推动互动电影的发展和革新。

作者简介:肖海城,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期待视野
简·爱形象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论尧斯的“期待视野”
接受美学视野下鲍勃?迪伦歌词试译
从接受理论看中国高校简介英译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观众学视阈下的国产公路电影
浅谈盲人无障碍电影的选择与出路
“期待视野”下的小学生“赏读”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