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石刻造像艺术特点探究与启示
2019-10-12田润雨
摘要: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一座宏伟的石刻艺术宝库,它首次开凿于北魏时期,主要发展于实力强盛的唐代。因此,龙门石窟直观地展现了北魏、唐朝等多个时代的工艺美术与思想文化。本文通过对龙门石窟现存比例最大的北魏与唐代洞窟差异的比较,探索两朝代造像艺术的特点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貌的差异。
关键词:龙门石窟;石刻造像;艺术设计
一、引言
古称“豫州”的河南地区自古见证了多朝兴衰、城垣相叠。位于十三朝古都洛阳的龙门石窟不仅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石刻艺术宝库。石窟中北魏与唐朝时期所开凿洞窟数量最多,细节存留完整,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北魏与唐朝洞窟中造像造型特点进行探究,并尝试结合同一时期造像文物来分析其演变原因、发展过程及对后世工艺设计的影响。
二、北魏与唐代龙门石窟造像造型差异
由于东汉时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洛阳又为东汉与北魏都城,因此它成为当时佛教发展的中心地域。北魏拓跋弘崇尚佛教,为巩固统治定都洛阳,极力推行汉化政策,龙门石窟开凿的第一阶段就在此时。时至唐朝,开放包容的思想将文化推向繁荣,多种宗教都曾在唐代大放异彩。武则天信奉佛教,捐银两继续修缮龙门石窟,贵族们纷纷效仿,由此龙门石窟再度得到辉煌发展。在龙门山中,北魏与唐时造像鳞次栉比,其造型差异展现着两个时代不同的社会风貌与审美标准。
(一)造像面容差异
北魏时期所开凿洞窟以古阳洞与宾阳中洞二者最具代表性。宾阳中洞正壁主佛为释迦牟尼,两侧为二弟子、二菩萨。这几尊造像面容严肃,五官精致。由此可见,北魏时期造像工艺已较为发达,也反映出孝文帝为促进少数民族汉化所实行的政策——由游牧民族粗犷的风格逐渐转变为生活在安定中原的百姓所推崇的细致生动的艺术风格。
将宾阳中洞与唐代敬善寺对比时发现,北魏造像依然极具其时代特点:佛像较为清瘦、耳轮廓线条坚硬、鼻部与眉骨挺拔,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面容特征。除石窟佛像外,龙门博物馆所展出的北魏人俑也具有同样的造型特点。而敬善寺造像则面若银盘、天庭饱满,目光温和生动,符合唐代因经济发达、思想开放而衍生出以丰腴为美的理念。
(二)造像动态差异
在石窟的两千余洞窟中,造像或坐或立,有许多共同之处;然而在其雕刻细节中,也可发现北魏与唐代工艺技法的细微差异性。
以北魏最早开凿的古阳洞和成于北齐的药方洞来看,两尊主佛均为坐姿,头颈肩部弧度较大、转折明确,具有肃穆庄严之态,令人心生敬畏。这种造型特点一方面由于北魏社会发展程度低,百姓无法安居乐业,处处充斥拘谨与保守,因此造像刻板端正;另一方面因为技法原始、工具简略和统治阶级未完全摆脱粗犷的思想风格,使造像艺术还无法实现圆润的肌肉感和较为准确的人体比例。
至唐代,以武则天倾力支持所开凿的奉先寺为例,对佛像造型动态把握的技巧愈发成熟。大卢舍那像龛中的造像在体态、动作、比例上都透露着温和优雅的美感,向观者展现出亲和力,仿佛无论身处于佛前任何方位,佛祖都在慈祥相望。盛唐的造像工艺在开放的社会背景下吸收着异域佛教的艺术表现技法,也在不断融入汉人的信仰与寄托。在唐代时期的佛教艺术成就中,除龙门石窟外,更有大批人俑艺术品出现,它们色彩瑰丽、造型生动,将工艺美术推上史无前例的高峰。
(三)造像服饰差异
北魏时期文人志士向往自由洒脱的生活状态,在他们恒久的追求下,社会对于衣着的审美要求逐渐形成独特的魏晋格调,服饰样式转变为长衣宽袖,衣带飘摇,甚至袒露臂膀的简约风格,辅之以清瘦为美的思想,使北魏无论书画文学或造像作品都在努力营造人物优雅飘逸的风姿。如皇甫公窟、莲花洞中的主佛造像,服饰特点皆为衣袂宽大自然垂下、衣长较长覆于莲花座上,整体风格简约大方而无配饰。即使造像中的衣褶处理用线较为硬朗,但细节刻画之丰富也足以表现衣着的纹理质感。
发展至隋唐,造像服装出现了多种样式。相比前朝,唐代商业繁荣,外交自信开放,服饰材料充沛、样式与异域风格相融合,涌现出大量精美的服装饰品。以奉先寺二菩萨的盛装为例,下装刻有繁复的花纹,上着当时十分流行的高腰束胸裙装,腰部、头颈都佩有装饰物,包括宝冠、璎珞、轻纱材质的披帛等。唐代造像不仅展示了千年前唐朝华丽精巧的服饰特色,同时也从二菩萨塑像反映出这一时期女性的自信神韵和社会地位。
三、结语
无论是奉先寺的大卢舍那,或是万佛洞中万尊小型佛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弥足珍贵的元素,引导着中国艺术设计的发展,形成别具一格的传统复古、时尚国潮等风格。设计是民族的、文化的。一方面,中国现存的传统文化元素是沉淀数千年、融汇历代人民智慧的瑰宝,蕴藏着华夏民族深刻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另一方面,传统文化元素有其独特的意境美与吉祥寓意,运用于现代设计中能够形成别致的中式美感、中国风格,在世界设计之林中独树一帜。对傳统文化的研究与应用将为我国艺术设计产业提供绵绵不绝的驱动力,使其发展更加迅速、全面且多元。
作者简介:田润雨,山东大学(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