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子庄与崔子范花鸟画比较研究

2019-10-12张海涛

艺术大观 2019年31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对崔子范和陈子庄二位大写意画家的绘画形式语言进行了比较和总结,从画家的经历、笔墨、造型、章法、设色、意蕴等几个方面分别做了具体比较分析。

关键词:陈子庄;崔子范;大写意花鸟;比较研究

一、陈、崔二人的人生经历对其绘画的影响

陈子庄自幼与绘画结缘,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底,但他命途多舛,文革被抄家,又逢丧子,妻子精神失常等,由此一来,绘画便成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柱,其经历反而使得他的思想境界更高,绘画格调不凡。

崔子范的一生与陈子庄截然不同,从小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拥有牢固的哲学基础,后又经过齐白石的点拨,中年以后在画院专心从事绘画研究直至终老。

二者比较不难发现,陈子庄晚年境遇悲惨,自谋生计,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勤于耕耘,其绘画显然是其精神的寄托;而崔子范的绘画就不仅作为他精神的寄托,更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二、题材与造型

在选材上陈子庄和崔子范都是表现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花草果木,鸟兽虫鱼,正如陈子庄说:“我的画中,凡与众不同之处都是从生活里找到的。”[1]

在造型上二者都大量采用夸张的手法,用简练的笔墨概括复杂的物象,有时将一类物象提炼抽象化,如在画中会出现无名的鸟,无名的树。崔子范先生说:“我们不该模仿自然。而应把‘模仿变为‘表现,从‘写实升华到‘写意。”[2]陈子庄也多次提到“生化”一词,他说:“不生化则无趣,生化才能超乎形象之外。”[1]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其画中多出现一些符号化的树和鸟的原因了,这正是“生化”的结果。

三、用笔

在用笔上二者也是各有千秋。陈子庄的画多以行书笔法入画,参以篆书,笔触细而有力,灵动多变,多出现相互呼应的曲线,使得画面整体疏而不散,紧密中透着气息,而且行笔速度较快,在笔触形态上点线面兼而有之。

崔子范的用笔以粗壮见长,他主张行笔要慢,多出现比较直的线条和大的块面。他主张:画线要像蜗牛步、犁耕田一样。用笔追求毛涩、沉着入纸,每一条线条从头到尾,贯穿始终,力透纸背。行笔慢便于找味道、找变化,容易思考。

四、用墨

用墨是否高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画家绘画的艺术性高低,在这方面陈子庄和崔子范都是用墨的高手。陈子庄的花鸟画中多采用泼墨和破墨,积墨用的很少,这与他的艺术主张有关,他说:“余以为湿笔取拙。余以为宁拙浊而勿清妍,拙浊浑厚华兹,清妍浅薄枯窘。”[1]而崔子范的畫中,破墨、泼墨、积墨都有大量应用,而且色墨互补,非常和谐。

五、设色

设色也是中国画很重要的一部分,从陈子庄的绘画中明显可以看出,其用色以花青等水色为主,即便是赭石等石色也是用大量的水调开,使得色彩温润淡雅,其中以墨为骨架,以色为血肉,色与墨完美交融,互不妨碍,呈现出一种平淡天真的美感。

崔子范的用色完全打破了中国画传统的用色方法,从民间和西方汲取了不少营养,呈现出浓而艳的色彩风貌,最明显的一个突破便是水少色浓,大胆运用石色,呈现的是一种粗犷热烈的视觉效果。

六、章法

陈子庄的绘画基本延续了文人画的构图传统,构图千变万化,这与他追求的笔墨多变是一致的,而且画面多留白,与八大山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比而言,崔子范打破了传统的构图样式,构图简练,多以相同物象的重复组成长短方向不同的线布置在画面中,但是这些物象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不变中求变化,以此来使得画面既整体统一又生动活泼。

七、意蕴

一件好的艺术品之所以能打动人,靠的是它本身传达出来的情感意蕴。其中题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点明作者要传达的情感意蕴,陈子庄的花鸟画中多是有款而无题,且物象简练,空白的效果便是给读者留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便能意蕴悠长,加之陈的绘画多是他作为一个文人对人生的总结和感悟,其中之哲思耐人寻味。

崔子范的境遇与陈子庄不同,相比而言,他的境遇要好很多,而且崔子范主张“花鸟画的创作,是反映人民群众生活情趣的,又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画种。”[2]因此,在他的画中多题以吉祥的话语,用民间喜欢的热烈色彩和质朴造型来传达喜庆、天真、烂漫的情调,其意蕴浅显易懂,平实朴素。

八、结语

在对陈子庄崔子范两位画家的比较之后不难发现,二者能够在新的历史时代脱颖而出是有着共同的艺术规律的。

首先,不同的人生经历造就不同的画风,绘画是传达心境的手段之一,陈子庄复杂而曲折的人生经历成就了他清淡冷寂的画风,崔子范壮丽豪迈的一生成就了他绚丽粗犷又天真烂漫的画风。

其次,二人做到了画面的完整统一、和谐生动,这体现在题款、笔墨、构图等形式语言的一致性上。

最后,他们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精华,且形成了独特的画风。陈、崔二人如此,历史上的大家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陈滞冬.陈子庄谈艺录[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2]理勤功.崔子范谈艺录[M].河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张海涛,鲁东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如何在高校更好实行俱乐部教学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