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介入日常生活的实践形态
2019-10-12商雨
摘要:自极简主义起,雕塑在材料、空间、观念得到了拓展性的冲刷和洗礼,艺术家们的创作方法也随之发生了转向。艺术作品的观看不仅仅停留在视觉造型语言上,它更多地承载了作为日常生活文化形态的情境再现和撞击。随着创作形式的多样化,艺术家意识到创作过程的加入更有助于他们展现自己的创作意图。本文主要对瑞士艺术家罗曼·西格纳的系列作品进行分析,简单论述实现其雕塑作品的介入空间的创作策略。
关键词:雕塑艺术;情境建构;颠覆;游戏
一、 从凝固到过程化
一直以来在以线性叙述逻辑书写的艺术史中,雕塑都是作为其中的一种静止媒介参与其中,其艺术形式的纪念碑特性、对宏大叙事题材的塑造、凝固的再现都让雕塑的静态叙事地位得以巩固。20世纪80年代至今,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的杂交,雕塑得以拓展出更广阔的创作视野,在融合的环境中,边界的模糊与消失,使雕塑艺术的系统出现了新的逻辑思考,从而有了不同方向的指涉呈现,艺术家的工作过程的可视化,模糊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让作品、艺术家、观众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交互的可能。
二、当代语境下的雕塑艺术
“边界的消失”这一现象不仅在艺术体制的内部发生,今天的艺术家更寻求跨学科之间的交叉以及综合生效。从雕塑视角出发的艺术生产借助于技术和各种媒介形成的现场,探讨作品形态、材料、空间等各种角度之间的关系所生成的话语情境,艺术作品以介入的形态参与日常生活从而让观众获得打破常规超越日常的感知体验。
三、颠覆日常与建构情境的艺术创作策略
二战后的新前卫艺术主张通过艺术激发人们的日常生活批判,从而使艺术融入日常生活的总体布局中,这种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制造颠覆性的创作策略在当代艺术发展的今天,依然具有更新感知经验的艺术价值。而在众多艺术家中,罗曼·西格纳的艺术介入力度值得作为一个案例来分析,他的艺术工作就像大鱼入水一样,顽皮且轻盈,在大海内部翻涌。他的创作起点是对于生活常态本身的怀疑,探索从逻辑惯性内部反抗的可能性,启发观众对日常感知的重组以及对当下人文价值的思考。
罗曼·西格纳的创作意图是雕塑应该与客体分离解散、使过程可见并成为创作中重要的部分的概念。他以行为的方式颠覆了观众对传统雕塑的理解,甚至于创作过程才是其作品的本质,而并非客体的物质遗留。他并未用通常的功能来使用这些创作媒介和材料,且在创作过程中通过物理原动力对物件的牵引、悬浮、投掷,颠覆了日常生活中物体的惰性状态。他作品中的这些材料变成了重要的艺术表演者,例如飞出地面的桌子、椅子;木桶被打穿里面的液体流出变成了喷泉;河流中的独木舟被悬挂在空中。他让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有功能的物件变得荒诞。他以游戏的态度进行情境建构,将自身置于被压抑的日常内部,从内“爆破”惯常生活的无聊,舒展出一个个艺术性生活的瞬间,而创作所使用的这些日常物品被赋予了冒险精神,视觉化出一种对话中的幽默。
罗曼·西格纳喜欢使用爆破,但他的爆破仅仅作为一种空间的介入形式,是一种实验性的爆破。比如在其纪录片《Roman Signer:Super 8 Films》里将一张凳子的四条腿安上火药,点燃之后释放的烟花把椅子短暂地推向空中,然后落到地上,像一次单纯的无聊游戏。他将酒店顶楼的一排百叶窗户都安装上了火药,同时点燃,利用烟火的推力同时把窗户推开,此时他跑到楼下,按下另一个遥控装置开关,立刻从一排窗户里同时发射出椅子,在空中航行划过一道抛物弧线,然后坠落在地面,肢体散落。这位艺术家的点燃、爆破带着日常的、私人的失控,并且爆炸所具有的前期压制积累起来的紧张,随着爆发的瞬间降临所获得的巨大自由感的特征,同他“顽皮”的游戏精神性建构起一种纯粹的、开放式的情境场域。
四、总结
艺术对日常生活批判其实是消除艺术与生活边界的一种形式,而艺术介入策略多是以一种温和的大调性来与环境达成共同在场,比如大地艺术、今天的艺术介入乡村……在形式上更多偏向于融入策略而缺乏一种革命性的启发,这种启发让观众在其中透过颠覆和失控的能量获得某种感知更新和话语延展,类似于格洛伊斯描述的“一种纯粹的活动、纯粹的实践、一种艺术的生活”。艺术家在日常生活中制造颠覆性的艺术实践达成了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并构,颠覆观看方式和惯性感知体验,敲裂生命行为的常规外壳,和以批判重构日常生活的瞬间。
参考文献:
[1]格洛伊斯.艺术力[M].吉林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6.
[2]周彦华.艺术的介入:介入性艺术的审美意义生成机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3]李笑男.物质的过程史——罗曼·西格纳的艺术[J].世界美术,2015(01):2-9.
作者简介:商雨,四川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