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聊舍网心 联动干预 有效践行

2019-10-10梁媚笑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心理健康心理

梁媚笑

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指個体从童年向成年发展的触(初)发期,由于“性”的发展变化,引起一系列包括身体、生理、社会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过渡特点。事实表明,身心健康是有效构建孩子得以“立德树人”的重要核心素养之一。

一、童心痴迷网络,影响身心发展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上最重要的变化就是自我意识增强和性意识的觉醒。有专家表示,花费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越喜欢宅在家里的人,患上抑郁症的概率就越高,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患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一般的不常玩手机的孩子。如果能深入观察比较,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生理构造和生理形态与成人不同,手机、平板电脑等无线电设备产生的电磁波辐射对儿童神经系统的伤害远大于成人,过度接触电磁波辐射对儿童健康状况和认知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针对农村学校的高年级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调查研究发现:喜欢玩手机的孩子,习惯了手机带来的种种轻松愉悦的信息,对书本知识学习感到枯燥乏味,“有问题找百度”就成了作业前的必做“功课”,久而久之,导致学习成绩下降。一旦受到家长或老师责备后更需要在手机网络的微信或夸夸群里找到慰藉,形成恶性循环之后,孩子逐渐丧失求知欲,学习只剩下“搬砖”行为(抄写),更是产生厌学情绪。毋庸置疑,整天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里,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精力自然就少了,久而久之,学习成绩必然下滑。自信力不足就会导致执行力丧失。当然,这是我们大人最不愿意看到的。

二、力促联动干预,聊以自信行动

少年的心理就是在青春期这样的矛盾中形成并慢慢趋于成熟的,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我们老师应该因势利导促其健康成长;同时要防止“互联网+”不良文化的影响。教师要善于联动生成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即教师和家长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上,这比矫正与治疗更为根本,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例如,我们面对7-12岁的小学生,针对手机问题就不宜强势打压,只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阶段,即儿童叛逆期。而处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会变得固执又脾气暴躁。

教育实践中,教师面对孩子沉迷手机,要和家长沟通,告诉家长不宜用父母身份强压(我说了不许玩就是不许玩/再玩就没饭吃了/再玩就揍你),更不能用亲子关系威胁(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欢你了)。长此以往,不仅会破坏亲子关系,还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和沉迷。

因此,将心比心,聊思陪伴,用爱感化,善于沟通才是最有效的。在学生诉说的过程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探究学生的心灵世界,进而寻求与学生沟通的渠道。如与孩子协商规定玩手机的时长、次数,作为必须遵守的规则,如若违反,可以承担家务为责罚手段。当然,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有时,即使你没有给对方什么指点或帮助,但有了耐心的倾听,你便在心灵上给了他十分丰厚的精神馈赠。

所以,我们要试着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场,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对方所讲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念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和动机,教师或家长的目标是“孩子停止玩手机游戏”,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机游戏”。是要允许孩子出现顶嘴、哭闹等不满情绪。如不要说“现在立刻去做作业”,而是说“我知道这个游戏很好玩,但你必须先完成作业。我看着你玩儿完这一局,然后你就去做作业,可以吗?”反之,效果不佳。所以说,除了适当干预“互联网+”以外,让孩子培养兴趣爱好或安排丰富的娱乐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画画、学下棋,等等,每天都需要练习,也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或者带孩子爬山、游泳,参与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有益活动,让孩子身心都得到锻炼,让美好洗涤心灵。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小测试
手机游戏试了才说好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