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2019-10-10俞洁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34期
关键词:剪影月色诗句

俞洁

【背景】

朗读,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并提高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设法引导学生读中品味,读中感悟,使有效朗读成为课堂的主旋律。我结合《望月》的教学片段谈几点对朗读教学的思考。

【案例一】(出示第二自然段)

师:这一小节中有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生1:安详。

师:谁理解?

生2:安静祥和。

师:是的,“安详”本是形容人的神态的,这里用在月亮身上,让我们感觉此时的月光就像温柔无私的母亲一样,那么柔和,那么安静,有了生命,有了温情。一起读这个词!

师:还有哪些词语难理解的?

生:剪影。

师:剪影其实就是一种轮廓,看,这就是剪影。(展示)看,月光下,芦荡、树林和山峰只能看见一个大概的轮廓,此时江面上的月光给你一种什么感觉?

生1:我感受到江两岸的景色有一种神秘的美。

生2:我读出了一种朦胧的美,因为“隐隐约约”和“剪影”,让我觉得两岸的景色看不太清楚,有着一种神秘的朦胧美。

师:真会读书,能把你感受到的这种神秘和朦胧读出来吗?

师:你的朗读把我们带入了朦胧的静谧月夜。

生3:我觉得月光给江面带来一种跳跃的美。我是从“千点万点”“晶莹闪烁”和“跳动”感受到的。

师:读着这些词,你仿佛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生3:仿佛无数的银子洒落在江面,波光粼粼。

生4:又像是无数亮晶晶的星星掉进江里。

师:好一幅浮光跃金的画面呀,是月光给了江面这份闪烁的、活泼的美。请你一边想象着画面一边读这句话。

师:这一小节中,还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1:镀。

师:生活中见过或者聽过这个字吗?

生2:镀金。

师:对。“镀”是把金属均匀地涂在另一种物体上,让这种物体闪闪发光。我们现在再来读一读、品一品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生3:我感受到月光皎洁明亮。

生4:我感觉到月亮把它的清辉均匀地涂洒在江边的景物上。

师:是啊!一个“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明亮,月光清淡、均匀、闪闪发光,有一种意境美,更是作者对月亮的那一份爱啊!

师:同学们,欣赏着安详的、闪烁的、朦胧的月色,我们仿佛在欣赏着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谁来完整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月色的美。

师:多美的月夜,多美的文字啊。(全班齐读)

【反思】读有层次、有目标是实施课堂有效朗读的前提。上述片段中,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逐步进入文本,触摸语言——初读,整体感知月色之美;精读,通过品味关键词语领略月下景色不同的美;美读,将感悟到的景色之美通过声音和神韵再现。初读、精读到美读的过程,体现了朗读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也使学生真正在读中融入月色。

【案例二】

师:迷人的月色激起了小外甥的诗兴,他要和舅舅一起对关于月亮的诗呢!(出示六至十三自然段)

师:先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师:一首诗就是一幅画。默读这些诗句,边读边想: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选择其中一句交流想象的画面)

师:古人望月,月亮成了他们倾诉的对象,情感的寄托。让我们一边想象着诗描绘的画面,一边用心吟诵这些诗。

师:这么优美的诗句和意境,老师也想和你们合作读,你们先读,老师后读。

师:这儿有一个自然段很特别,这12个点,也是标点符号的一种,表示整段话的省略。说明这儿省略了什么?

生:好多写月亮的诗句。

师:我们继续,我一句,你一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师: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生: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师:写月亮的诗多如繁星,我们怎么对得完呢?(引读最后一句)诗和月光一起……

师:大家的吟诵仿佛让我们跨越了时空,看到了古人正在对月抒怀。

【反思】多样的朗读形式是实施课堂有效朗读的保证。在诗句教学环节,教师在遵循认知规律的基础上,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自由读、默读、个别读、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对读等,配合删节号的学习运用,对写月亮的诗句再进行拓展读,点燃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不难看出,学生在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画面、读出诗境的循序渐进的指导中,真实地感受着月之诗情美和韵律美。

猜你喜欢

剪影月色诗句
六一来了
月色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泰国剪影
颁奖典礼剪影
养一帘月色,等你缓缓归
黑暗
剪影
小狗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