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苏州东山“道勤小筑”园林主大门“三因”设计方法
2019-10-10王庆燕檀东尧
王庆燕 张 琦 檀东尧
(苏州大学建筑学院 江苏苏州 215000)
1 苏州东山”道勤小筑”园林概况
苏州东山“道勤小筑”(又名“勤园”)作为一座建成尚满5年的当代仿古私家园林,在2017年7月被列入第三批《苏州园林名录》 ,与拙政园、留园等世界级园林文化遗产共列一录。这不仅使人产生好奇与疑问,在当代建成的一座私家园林,如何使其能够在一众当代苏州仿古园林中脱颖而出?自古以来,在私家园林住宅设计中,大门的设计都是非常重要且讲究的,园林主人的思想、心性通常通过一扇大门窥见一二。那么,这样一座年纪尚轻却又享有盛誉的园林,在设计大门时运用了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因此,本文拟通过研究该入口大门的设计,探讨其主要的设计方法。
道勤小筑地处苏州市东山镇3个自然村之间(寺前村、西巷村、湾里村),占地约0.2hm2,2011年8月正式开始动工,2014年正月初五全部完工,耗时两年半,花费约700万元建成此园。园内建筑面积418m2,水体面积160m2,建筑、植物、山石、水体等造园要素齐全。共有3个宅门,场地西南角是供车辆和园林服务人员进入而开设的辅门。场地东北角主人房院内为园林后门,主要考虑遇到险情逃避时使用。此次探讨研究的对象,位于场地西北角,坐东朝西,主要供宾客和主人出入用,是“道勤小筑”主大门(图1)。大门采用石库门和将军门结合样式,外侧为石库门样式,内侧为将军门样式,选用苏州园林“粉墙黛瓦”色调,正中砖雕上“道勤小筑”四字为著名书法家吴养木先生所书。大门造型简朴却富有深意,也是园林主人低调谦和的一种外在表现。同时,与传统苏州园林大门的低调含蓄有着异曲同工之意(图2~图3)。在主大门整体设计中,由于场地的内外条件、时代的变化及造园人的想法,纵观其设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是其最主要的设计方法。
图1 “道勤小筑”宅门位置分布注: ①主要入口大门位置;②园林辅门位置; ③后门位置
图3 场地基址外部环境图
图2 道勤小筑园林主大门正面图
2 因地制宜的主大门设计方法
明代计成在《园冶·兴造论》中有言:“因”者:随基势之高下,体形之端正,碍木删桠,泉流石注,互相借资;宜亭斯亭,宜榭斯榭,不妨偏径,顿置婉转,斯谓精而合宜者也[1]。可以看出,其主张要因顺并利用环境来建造园林。具体来说,既要尊重和顺应客观规律,又要创造性地利用客观条件,采取“顺物之性”原则,根据当地自然地势、地理位置、气候、人文等具体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措施,选用适合的材料;同时,改造加工不利的环境因素,营造出宜人的园林环境。此见,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是因地制宜的要旨。在“道勤小筑”主大门的设计中,大门的朝向、位置、样式,均利用了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
图4 场地周边环境图
因据场地所在位置,主大门的朝向设计运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在园主纪建平先生所撰文的《勤园闲寄》中首句:姑苏西南太湖之滨——东山为花果鱼米之乡。依三万六千顷太湖之水,靠东山花果之木,人杰地灵,历代文人雅士辈出。长圻为东山南,太湖之边,揽一壶太湖之水,拂一丝湖面之风,道勤小筑依山傍水,占地三亩有余,仿苏派古典园林而建[2]。可以看出,场地自然优势明显,靠山邻水,东侧为铜鼓山,北侧、西侧为长圻山,往南300m平原之后是一望无际的太湖。在场地西侧为一条南北向的村镇道路,场地内部地势西低东高,地势落差在2m左右。按照自然村落的布局和自然地势的走向,园林大门最佳位置为场地西侧(图3)。因据场地周边环境,大门位置选择运用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设计建造伊始,位置选择要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道勤小筑场地除却西侧南北向村镇道路外,南侧另有一条东西向的村镇道路,因此在西南处形成一处丁字口交叉区域,东西向道路北侧有一处村落池塘。通常大门不宜正对道路,且门前有流水,门后有靠山,为最好的环境,有民间“聚宝盆”之意。在实用功能性方面,因大门处为集散区域,人群流动性大,需要相应的面积以用作集散小广场。
综合以上因素以及园林整体布局结构,大门位置选择设置在西南处,其中一半区域面水,一半区域面向丁字口交叉区域,借公共空间为己所用。这样设计既解决了人群集散的问题,又避免了设计上的忌讳(图4)。
从“苏州地区民居门分类表”中可以得知,按门在建筑中的位置来分类,大体分为两类:住宅外部的外宅门和住宅内部的内宅门[3]。本文研究对象属于外宅门。“外宅门”即防御类门,在使用功能上的主要目的是在将室内与室外隔离,或将私人空间与公共区域隔离的基础上,保证私人空间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多见于院落的围墙、单体建筑的正门。按照建造形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板门和外墙门。道勤小筑大门设计中运用的石库门属于板门的一种,而将军门则属于外墙门的一种。在建造之前,造园者已确定园内整体布局位置及比例;此外,考虑到在场地内建筑呈现中高(主房两层)两边低(水榭和主人房)的“山”字形格局。此种格局比较稳,像“山”一样巍然不动。“道勤小筑”因靠路且里面退步空间狭小,加之地形总体落差在2m左右,此落差应在建整个园子中消除借平。综合以上条件,考虑到消弥场地高差,照顾整体平面比例,因而选用将军门和石库门结合的设计样式。故,设计时将园内的标高分为3段:①进门处抬高7个踏步6个高度共900mm(古建讲究逢单),这样使得大门、门厅、餐厅、厨房为一个水平高度;②大门门厅内到主厅用2个斜坡的走廊解决约900mm的高度;③从主厅到东厢房抬高一个踏步。这样到大门内就有7个踏步。石库门设计时,因外踏步不能超过3级,只能选择将军门式样,但是选择将军门式样需门前空间宽阔,而门前的空间不大,门两边又无法延伸造3间。这样的将军门式样虽然解决了高差,但没有气势,但若一味追求气势,大门内空间势必拥挤,造成整体比例失调。园林主人最喜欢的大门样式仍是石库门样式,含蓄低调。因此,最后选择合并,石库门、将军门同时做。在外围墙留出石库门形的门洞,门洞高3.2m(2600mm×3000mm)加之砖雕和抛方,总高度在5000mm左右。在门洞内就起踏步进门,会让人感觉到踏步在门洞里。拾阶而上,大门做成假三间,中间大门两边选择玉璧图案做成隔断。朱漆木门和台阶上也延展留出可放一对石鼓的距离。同时,考虑到采光,屋顶留出约500mm距离,便于阳光照射达到对入口处亮度的保证(图5)。
图5 场地地势剖面图
在“道勤小筑”园林大门设计中,同样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因地制宜设计方法的核心就在于灵活运用场地现有条件,前提是需要对场地情况了解清楚、透彻。只有对场地条件有足够的敏感和感知,才有机会做出适合场地的设计,即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
3 因时制宜的主大门设计方法
“时”即时代,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社会背景;不同的人群,自然也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设计时必须考虑到这一点。从公元前11世纪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囿”和“台”开始,中国园林的雏形始现[4]。在漫长的30多个世纪的发展里,中国园林文化未曾断绝反而生生不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离不开各个时代造园人对于自己所处时代特性的理解,并将之融入在营造园林的传承与创新中。因此,园林在不同的时代也有着不同的风格呈现。因时制宜的设计方法,也是中国园林传承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生活方式则是指人们的物质资料消费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及闲暇时间生活方式等内容。狭义上来讲,是个人及家庭的日常生活,包括衣、食、住、行及闲暇时间的利用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3]。
“道勤小筑”类型为当代仿古私家园林,在“仿古”之时也注意“当代”,既要扬古之精华,借鉴造园手法将园林要素合理地组织融合在场地之中,并将造园人的心性赋予场地之中,使其具有文化与情感的积淀,即“意境的含蕴”;又要弃古之糟粕,将不适用于当代的造园形式或理念进行舍弃或创新,使之匹配适应于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需求。总之,任何优秀的古典园林承载了古代造园人的思想和审美取向,都因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设计适应;当代人建造当代人的园林,哪怕是仿古园林,也自然需要结合当代人的需求,即因时制宜的设计方法。对此,该大门的设计样式具体运用到了此方法。
正如前文所指,因为顺应自然地势,承载消除高差功能而选用的将军门和石库门的结合设计,此外,该设计也运用了因时制宜的设计方法。旧时官宦或贵族出行一般选用轿子或马匹,故在传统的将军门式样中,需设置有对应下马的场地空间(一般为门前)、马匹休息场地、轿子停放场地、马车夫休息场地等场所,故而设计三开间乃至以上的门庭以及门前配套的照壁,拴马桩等设施以供满足对应的需求。而现如今人们出行多选择公共汽车、轿车、电动车、自行车等现代交通工具,轿子与马匹已经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道勤小筑”的主要使用人群为园主和家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故而轿车和公共交通如地铁、公交等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在场地西南角特意开设供车辆进入的侧门和配套的停车场地,主大门也无需再设置过多空间,满足主人及客人步行进入门庭的需求即可。因此,大门做成假三间样式,门前也无需设置过多空间,这样既保留了传统的式样,又灵活运用节省了场地空间。
总之,在面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时,既要模仿、借鉴,更要谨记因时制宜,时代不同,需求不同,设计也应顺应时代。在“道勤小筑”园林主大门的设计中,因“行”的变化带来的设计样式的变化,外在虽为“古”,内核却为“今”。
4 因人制宜的主大门设计方法
园林设计,归根到底都是为了适应“人”的需求。“道勤小筑”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一座集经营、居住、观赏为一体的当代私家园林,除了满足主人一家日常居住生活之外,还需满足12~15个客人的使用需求,因此这里的“人”包括“园林主人”和“客人”两部分。在计成《园冶·兴造论》中提到:世之兴造,专主鸠匠,独不闻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谚乎?非主人也,能主之人也[5]。“三匠七主”之说,即表明一个园林的设计是三分在匠人,七分在主人。这里的主人,可以理解为“园林主人”和“主事建造之人”。因为匠人制造必须迎合主人之意。
古人做事讲究“格物观己”,造园亦同。“格物”即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造一座园林也是在磨练造园人的心性。在设计建造过程中,造园人把自己的思想体悟融入在这个“物”里,将其作为一件“艺术品”来细细打磨。“道勤小筑”园中多处流露出园主的心性及喜好,这里众多当代文人墨客的书画作品,无疑为这座园林积淀了文化,厚重了底蕴,并也势必映射出该园林的艺术成就。诸如“道勤小筑”四字的核心为“勤”,而这正是园主人回顾往昔岁月的感悟,著名书法大家吴养木先生的题字刻在石库门门洞之上,苍劲古朴,低调却有力地向来往的人们诉说着这座园林的故事。大门的设计也承载着园主的意识审美以及对于“人体工程学”原理的理解与运用,即因人制宜的设计方法。在色彩风格、大门高度、砖雕宽度等具体运用到了此方法。
大门色彩风格设计,苏州园林一直是以“粉墙黛瓦,小家碧玉”的风格著称,精致典雅之余,一扇扇小巧的大门又给人低调含蓄之感,推开大门,竟是别有洞天。这样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园林主人低调不张扬的心性,“雅朴”也一向是苏州古代文人的性格代名词,温润的水乡滋养了温润的江南文人,从古至今亦同。因此,苏州园林设计中追求“耐看低调不张扬”的做法也被一代代传承了下来。“道勤小筑”的大门“粉墙黛瓦”,不加多余修饰,拾阶而上,朱红色的门扇增添庄重之感。“道勤小筑”四字砖雕刻在石库门门洞的正上方,砖细宽度为2700mm,门洞宽度为2600mm,居中设置,以人一般高度为1700mm计算,从远处观察和在下方仰视时能够大体呈现相同宽度,这在透视学原理上符合“近大远小”的视觉原则。在道勤小筑大门高度设计中,运用了因人制宜的设计方法,大门总体高度为5000mm左右,这在一般的大门高度设计中比较罕见(一般大门高度为3000mm左右)。该设计缘由,是为顺应人的视觉舒适程度而设计。园林主房高约6500mm,且水平地基相比大门处高2000mm,故水平高度为8500mm左右,主房后面为缓慢上升的铜鼓山山坡,按照视觉比例,大门高度应与整体高度相适应,会有层次上升之感,也更符合视觉效果。园林主人在建造大门时,高度的确定选用反复从各个角度肉眼观测的方法,从各种角度来反复度量大门的最佳高度,结合黄金分割法则最佳比例为1∶1.618,在石库门设计中,上部的砖雕和抛方与门洞的比例值为1∶1.5,接近黄金分割比,而主大门与后侧主房视线内可见的高度对比为1∶2,接近人眼观察物体的舒适值(图6~图7)。
自古以来,私家园林的设计都是很主观的,它承载着造园人的意识、认识和审美取向,在自己的园林当中去呈现自己对生活、生命与园林关系的感悟,同时也遵循了人体工程学原理在园林设计当中保障。在“道勤小筑”主大门的样式色彩、高度等具体运用了此种方法。
图6 主大门自身高度对比示意图
图7 主大门与主房高度对比示意图
5 结论
综上,“道勤小筑”大门“三因”设计方法,在本文中概括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3点。
因地制宜,主要指的是灵活运用场地现有条件,但前提是需要对场地情况了解清楚和透彻,包括场地的自然和人文条件。“道勤小筑”主大门的设计中正是考虑到场地内外部地势落差、外部山水优势视觉资源、自然村落道路水塘等各种条件,结合风水、地势消解、空间布局等对大门样式、大门位置、大门朝向、大门高度等进行设计,即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法。
因时制宜,主要指的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做出适应不同时代、不同人群的设计。在大门设计中主要体现在该大门设计样式的变化,因“行”的变化,带来交通工具的变化从而影响相应基础设施的变化,最终达到“外在为古内在为今”的效果,即因时制宜的设计方法。
因人制宜的设计方法,主要是指在设计时要注意实用功能性,设计的最佳目的是获得舒适的“空间体验感”,体验的主体是“使用者”。在该大门设计中使用者为园林主人和家人以及客人,如大门的高度,道勤小筑四字砖雕与门洞的宽度对比等都是顺应了人体工程学的原理。且“道勤小筑”核心是“勤”,这也是园林主人对过往奋斗的总结与感悟,大门为一座园林设计空间的始,在承担实用美观的功能基础上也承担着呈现造园人核心思想的重要任务,这便是因人制宜的设计方法。
《长物志》作者文震亨在谈起园林和家具设计时言,“随方制象,各有所宜”[6],其所崇尚的即为营建任何一个生活环境都需要根据其所处的客观条件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不同的客观环境自然有着相适应的人文景观,而最重要的就是做到“因人、因地、因时”的设计方法,巧而精宜,顺而得体。
图 片 来 源
图5:该图为詹永伟先生绘制,作者改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