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探讨
2019-10-10陈德武
陈德武
(福州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西汉闽越无诸开国至今,已有2200年的历史。《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确定,规划重点在于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市域层次重在协调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风景名胜区、重要遗址等市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明确保护原则和要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3个层次。
历史城区是指1949年福州市区建成区内历史范围清楚、格局和风貌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由古城区(7.50km2)和城廓外的滨江地区(含台江片区、仓前片区2.60km2)组成,面积10.10km2。历史地段是指保留遗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在较多文物古迹、近现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据统计,共计19处)。针对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情况,划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3种类型,其中,历史文化街区3处、历史文化风貌区8处、历史建筑群8处。福州市近十余年来,陆续开展了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3处历史文化街区和于山、乌山、屏山、西湖、冶山和烟台山等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工作,中心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较大成效。
本研究拟探讨福州市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
1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概况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位于福州鼓楼区鼓屏路东侧,湖东路、冶山路和中山路之间,此一带即无诸建造都城——“冶城”的所在地,是福州历史上最早的城池,也是福州古城传统中轴线的北段节点,是福州古城区重要组成部分和历代古城的中心。
早在春秋时,著名的冶炼家欧冶子,就选中了冶山的池畔铸造名剑,留下了闻名古今的“欧冶池”胜地,也把福州的历史写入了吴越春秋的史册。
冶山是福州建城2200多年的文明标志,福建第一座王都“冶城”就是在这里拔地而起,“闽之有城,自冶城始”。唐末五代,闽王王审知利用冶山南麓的唐代都督府作为衙署。宋末端宗改为垂拱殿,即位于此。冶山与欧冶池山水和谐,风光秀丽,官宦文人云集,历来是福州的政治文化中心。
2 冶山历史文化价值评估
2.1 福州名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冶山地区是福州古城的发源地,六次扩城,五度为都,这里均是古城的政治文化中心,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福州名城价值与特色的重要名片和体现。同时,它也是八一七历史文化中轴线北段的重要节点,是福州古城核心区的重要组成,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的八片历史文化风貌区之一,对于福州名城具有不同寻常、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
2.2 福州源点,城市之根
福州建城从冶山开始,冶山是福州的“源点”“城市之根”, 考古发现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不同于“两山两塔两街区”、上下杭、烟台山代表一个时期的文化、建筑特征,冶山地区见证了福州历代的变迁、演替和发展,是整个福州历史发展的浓缩与见证。
2.3 城隍祖庙,城址演替
“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始称“城隍神”, 城隍是自然神,凡有城池者,就建有城隍庙。福州的城隍庙见证了古城及其城址的发展演替和历史变迁。
福建都城隍庙“始建于晋太康,盛于明,鼎于清,衰于民国,毁于“文革”,重建于20世纪90年代”,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由首任晋安郡太守严高创筑郡城时创建,距今1724年,是我国最早的城隍庙之一,不仅是福建省的祖殿,即福建都城隍庙,还是闽台两地城隍庙的主庙。现如今,台湾的城隍庙每年都会组团到福建都城隍庙参观访问,城隍爷诞辰之日也会有许多台湾信徒到福建都城隍庙庆祝,冶山地区的城隍庙已成为闽台城隍文化交流的主要基地,维系着两岸的交流和往来。
2.4 科举圣地,闽台交流
福州贡院曾是两岸莘莘学子科考的地方,文笔书院、朱子祠、台湾会馆等均是福建科举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存,也是闽台关系、闽台亲缘、闽台科举文化同根同源的重要见证,一直为闽台民间交流交往的中心,是研究福州发展史、闽台文化交流史、商业交流史的重要地区。
2.5 历代英杰,名人荟萃
冶山历史悠长,一直是城市的文化中心,无数的政客、骚人才子均在此留下印记,陈师孟、林则徐、梁章钜、萨镇冰、孙中山……,不胜枚举,泉山摩崖题刻即是冶山这个名人荟萃地的一个缩影。
3 冶山历史风貌区现状存在问题
3.1 现存文物保护单位与未定级文物的评价分析
冶山现有文物保护单位及未定级文物14处,其中国保1处,省保2处,市保3处,三普点8处(其中1处已灭失)。目前,中山堂、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欧冶池已修缮,保存状况完好。泉山摩崖题刻、冶山古迹石刻、冶山球场遗址、都城隍庙官地碑、冶山中井、武氏民居保存基本完好;泉山仁寿堂、越壑桥保存状况极差,急需进行修缮。
现状保护状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情况较差,建筑内部缺乏对文物建筑进行必要的修缮和环境整治。(2)文物建筑周边的历史环境受到破坏,近10年来,文物周边的房地产开发和居民的自行改建,造成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历史环境的恶化。
3.2 评价建议历史建筑的现况分析
区内认定4处建议历史建筑,分别为:华侨花园、中山堂南侧东西2栋建筑、中山大院53号文笔书院旧址。
目前,华侨花园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中山纪念堂南侧东、西建筑保持良好,立面广告牌杂乱,需要进行清理维护改造。
3.3 历史环境要素
区内有古树名木8棵,均为二级古榕,树径在1m以上,主要分布在南侧社会主义学院周边。另,泉山仁寿堂周边有景观大树3棵。
3.4 现状空间景观与历史环境综合评价分析
(1)冶池周边。目前欧冶池水体保护状况较好,周边有亭台和景观小品,但是空间局促,缺少开放空间,如图1所示。
(2)泉山周边。泉山山体受周边建筑挤占侵占较多,泉山周边需要进行环境整治。目前,从中山路看不见泉山,泉山被包围在居民区中间,没有步行通道可以到达,可达性弱,泉山摩崖题刻如图2所示。
图1 欧冶池
图2 泉山摩崖题刻
3.5 历史轴线与界面
(1)中山路轴线
中山路的民国风貌特征明显,以中山堂为中心的对称格局基本得以保留,轴线的视线焦点仍为中山堂及前广场。周边建筑以20世纪70~80年代建筑为主,已经自发形成底层商业。但由于长期发展缺乏建筑外观和风貌的控制,轴线南侧的对称感和庄重性已受到冲击。
(2)历史街巷现状
区内历史街巷,包括能补天巷、丽文坊、城隍庙、城直街、赛月亭巷,目前受城市建设影响,仅城直街保留传统风貌,其他街巷仅保留线形,尺度和风貌都已无存。
(3)视线廊道
欧冶池与冶山之间的视线廊道受周边建筑物遮挡,需要进行整治;冶山与中山路之间的视线廊道被居民楼遮挡。
(4)绿化景观
目前沿冶山路、中山路、湖东路两侧均有道路绿化带。中山路两侧小区内,有部分宅间绿化。
4 冶山历史风貌区保护规划主要思路
4.1 保护要素和保护区划(表1)
表1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要素一览表
保护范围为西至鼓屏路,东至赛月巷,北至冶山路,南至城隍街、左营司巷,面积15.15hm2,该范围内主要对建筑和历史环境进行保护和整治。其中,核心保护范围:西至鼓屏路、省级机关医院和省卫生厅东侧、城隍庙西侧,东至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西侧、中山堂东侧,北至冶山路,南至城隍街,面积9.48hm2;建设控制地带:西至鼓屏路,东至赛月巷,北至冶山路,南至城隍街、左营司巷,面积5.67hm2[1]。
4.2 规划总体思路
“亮出来-整清楚-串成珠-连成片”。即在入口处设置广场、公园等,使得欧冶池、泉山、城隍庙展示节点与道路的联系方便;清理节点周边的环境;将各节点通过慢行步道联系起来;最后,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成为“显山露水记源头”为主题的文化公园,以全面展示“闽都之根”为核心,闽都历史文化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文化相结合,集中展示城池演变、城隍文化、科举文化、名人文化及山水风貌特征的城市特色风貌地区。
在保护闽都发展历程的脉络与遗迹的基础上,显山露水,打通视线通廊,完整展现闽都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建筑风貌,贯通历史脉络与文化空间,使历史与现实整合、保护与发展协调、建筑与景观协调、街区与周边环境协调。
4.3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4.3.1规划结构
规划塑造“一心三点、一带双轴”的空间结构与形态,如图3所示[2]。
图3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结构图
“一心”,即欧冶池-泉山公园,突出“福州之根、城市之根”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
“三点”,即依托城隍庙及其庙街、文笔书院及中山纪念堂、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规划塑造的城隍祖庙、科举圣地、名人故里3个文化空间,突出“城址城隍文化”“科举贡院书院文化与闽台交流”“名人文化”特色;
“一带”,即北部串联福州源点(冶城公园)、科举圣地(中山纪念堂-文笔书院)两个最重要文化空间的核心文化聚合带;
“双轴”,即西部城址演替主题轴(串联冶城公园、城隍庙)、东部民国风情主题轴(串联中山纪念堂、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
4.3.2用地布局
(1)欧冶池、泉山周边影响风貌、遮挡视线的建筑予以拆除,规划冶城公园,向冶山路、鼓屏路、中山路开敞。远景有条件进一步拆除省财政厅宿舍,置换为公园绿地;拆除省文印中心及其东侧住宅、以及省级机关医院,恢复城隍山地貌,使冶城公园进一步扩大,向中轴线和冶山路进一步开敞。
(2)拆除现状城隍庙周边遮挡建筑,置换为宗教用地,对城隍庙进行扩建,临鼓屏路的建筑拆除,规划城隍庙公园,使城隍庙向中轴线开敞;同时,拆除城直街北延段西侧坡地上的杂乱建筑,置换为公园绿地,规划绿道联系冶城公园和城隍庙。
(3)依托武氏民居和华侨花园,整合其周边用地,置换为文化设施用地,规划冶山历史博物馆。
(4)依托文笔书院旧址,整合其周边用地,置换为文化设施用地,复原文笔书院;同时,拆除其西侧不协调建筑,置换为公园绿地,规划科举文化公园,把文笔书院、中山纪念堂连成一个整体,对科举文化、书院贡院文化进行展示。
(5)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南侧,结合不协调建筑的拆除,置换为停车场用地,规划配套社会公共停车场。用地布局图如图4所示。
图4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用地规划图
4.4 历史文化保护空间结构
规划通过从文保建筑、特色构筑、古树名木到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外围景观风貌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整体保护模式,重点突出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的保护,以保证历史风貌的严格保护与有效传承。通过对物质载体的保护与整治,以进一步保证其所富含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得到良好的保护、传承与更新。整体保护框架由“四区、六点、多廊”组成[3]:
(1)“四区”:即欧冶池——泉山山水风貌区、城隍庙风貌区、中山路民国风貌区、科举文化风貌区。
(2)“六点”:欧冶池、中山堂、泉山仁寿堂、林则徐出生地暨幼年读书处、泉山摩崖题刻、冶山古迹石刻 6处文物保护单位。
(3)景观廊道:近期重点整治拆除欧冶池和泉山之间的建筑,打通欧冶池与泉山之间的景观廊道。远期结合冶山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发掘、八一七路中轴线的改造以及中山路的改造,进一步打通欧冶池与八一七路、中山路之间的景观廊道,中山堂及文笔书院旧址廊道,形成八一七路-冶城地下遗存-欧冶池-中山路-泉山-文笔书院的景观廊道。
4.5 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与控制
(1)古树名木
大树古树名木树冠垂直投影外侧 5m 以内的空间范围为古树名木保护范围。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构筑物和有碍树木正常生长的其他设施。
(2)古亭
宋程师孟在欧冶池北侧创欧冶亭,至明弘治间,池已严重淤塞仅存半亩方塘,且围入贡院。民国21年(1932年),闽侯县名胜古迹保存会重浚之,并修复欧冶亭。
4.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1)城隍文化的保护与展示
集中在规划复原的城隍庙一带,综合展示都城隍庙的历史,结合历史上的城隍相关活动,定期举办游神和祭拜节日,作为公开节日进行宣传和展示。设置城隍庙博物馆,展示福州历代城隍的设置演变、都城隍庙的历史和复原模型。
(2)贡院文化与闽台交流
①保护方式一:考证恢复,完善复兴
进一步考证文笔书院、文昌祠、朱子祠、六子祠的具体院落边界、建筑形制等,并予以恢复、修缮,作为福州市区纪念朱子先贤的重要载体,体现福州地区传统教育、复兴“闽文化”的重要标志。结合中山纪念堂和文笔书院,规划科举文化主题公园,复原贡院历史场景,每年可举行一次科举文化展示活动,将学子赶考、乡试、题榜的历程予以还原,展示科举文化和闽台科举文化交流。
②保护方式二:建立博物馆,申报文保单位
以福州贡院为基础,成立闽台科举博物馆,展示闽台几百年的科举文化,研究中国的科举制度,并申报相应的文保单位,成立闽台科举文化研究会,进行国际科举文化研究交流。
③保护方式三:探索文脉延续,契合新型城镇发展
通过考证调研,结合资料收集的方法,总结出我国现存贡院的主要保护形式和消失贡院遗址的保护利用形式,探索出贡院在新城市景观结构中的文脉延续方式,契合新型城镇化所致力的“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模式。
(3)历史地名的保护
对能补天巷、丽文坊、城直街、城隍街等地名和街巷名称进行挂牌保护。
对有历史典故的能补天巷、丽文坊、中山堂等地名,结合巷道入口通过图板等形式展示其名称由来和历史典故,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名人。
对冶山的历史名称变化进行展示,反映其变迁历程。
(4)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的保护
在规划欧冶池公园集中展示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相关的历史名人和历史典故,部分名人结合建筑进行博物馆形式展示,如可在泉山仁寿堂展示萨镇冰一生历史事迹,在中山堂展示孙中山与福州的联系。
5 结语
2015年,我院开始编制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2017年8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该保护规划。在该规划指导下,两年来福州市完成了冶山公园一期修复,显山露水,将冶山的北入口、西入口打开,与八一七路、冶山路等城市道路连接;修复了欧冶池、冶山石刻、萨镇冰故居等历史遗存,联系了冶山、欧冶池与中山路,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效果,得到了市民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回顾该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有以下两点总结和思考:(1)由于现状建设等原因,该保护规划仅对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所在规划范围做了较深入的调查和规划研究设计,而对与其邻近的的西湖和北侧的屏山历史文化风貌区之间的相互关联的研究比较少,这3个历史风貌区作为福州历史古城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三者之间应从历史、现实和未来进行整体系统的规划研究。(2)由于文史资料和考古挖掘缺乏等原因,该保护规划未能对现存地下遗址保护和利用做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这也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
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在福州历史城区的重要地位,是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体系中历史城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3个层次中重要一环,相信在政府、公众、社会等多方努力下,其保护工作将来一定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