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①
2019-10-09杨雅婷张颖
杨雅婷 张颖
[摘 要] 在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以《中秋月》一文为例,探讨了将“基于线上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有机结合的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先学、合学、展学、测学、拓学)的实施路径,为中职语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参考思路。
[关 键 词] 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7-0126-02
一、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需求
(一)“教育信息化2.0”对中职语文教育提出新要求
教育部在《2019年的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推动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升师生信息素养。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的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的新常态,而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全新教育生态成为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即便是在当今信息化的环境下,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师将“信息化教学”等同于“多媒体教学”的情况。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注重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的过程,而忽略了利用信息技术去提升学生“学”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成为教学中独立存在的某一个环节,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闭环,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达到“信息化教学”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职语文课堂呈现新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00后”的学生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已经习惯了在网络端和移动端获取知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早已经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如果在中职语文课堂中依然照本宣科讲授课文,不仅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信息化教学”对中职语文课堂的要求绝不仅仅是信息化环境的创设,而在于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重点的重新审定。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通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有效调动学生學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需求出现新改变
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存在为学生获取新知识、探究新世界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更广阔的平台,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已经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传统课堂上,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完成对课堂的预设,确定授课重、难点。然而,教师的预设并不能真正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改变传统封闭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也成为学生更为期待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同时,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有限的45分钟内,如何在课堂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能力,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需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优势来改造我们的传统教学,有效提升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探究中职语文课堂“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混合式教学模式新常态,提升信息技术与公共基础课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二、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的提出及实施路径——以《中秋月》一文为例
根据中职语文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信息化学习需求,我们试图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公共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中职语文、数学、英语“线上线下”相互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实现“三个转变”:转变现有教学模式,破除传统教学的“教师中心论”“教材中心论”,创建开放、民主、互动的课堂;转变教学手段,拓宽语文、数学、英语教学渠道和教学空间,营造高效、适用、深度融合的课堂;转变陈规的评价机制,创新优化评价内容和形式,实施科学多元的学业评价制度。下面本文将结合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得中职组教学设计二等奖的《明月中秋共君赏,科学诗意两相宜——〈中秋月〉》教学设计具体阐述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第一个阶段——“基于线上的学习任务”(先学)
《中秋月》选自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二单元,是竺可桢先生的一篇科学小品文,从科学角度还原了中秋月的真实面目,呈现出科学与艺术的双重美感。课前,学生通过在平台上浏览个人简历PPT形式的竺可桢介绍,直观了解作者生平及学术成就;自由拖拽月相成因flash动画,复习月相变化的科学知识;自学生动简明的科学小品阅读指导微课,加深对科学小品写作特点的理解并掌握阅读技巧。完成“中秋月”主题诗词卡片制作任务,并将朗诵录音上传平台完成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展示个人风采,奠定情感基础。同时完成图文并茂的H5测试链接,激发学习兴趣,初步了解中秋月的科学知识。小组合作绘制课文结构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初步感知文章将科学之月与诗意之月有机融合的写作手法。利用信息化学习平台将学生的学习时间化零为整,利用学习平台实现多元化学习和多元化评价。
在学生利用教师发布的学习资源完成预习作业的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兴趣,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也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反馈资料。教师通过在学习平台查看学生的自学成果,了解学生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
(二)第二个阶段——“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合学、展学)
在实现“先学”阶段反馈的基础上,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利用课堂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合学”(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和“展学”(以各种形式对学习成果进行展示),以营造“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在《中秋月》的课堂设计中,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将课堂划分为“月之韵”(吟诵诗韵之月)、“月之问”(解答文本之问)、“月之美”(体味文字之美)、“月之真”(探究科学之真)、“月之魂”(追寻秋月之魂)五大模块。
其中,“月之韵”模块通过投影展示课前收集到的学生制作的优秀诗词卡片,由在学习平台获得评分最高的学生进行朗诵展示,在诗意之月的吟诵声中走进本课学习。
“月之问”模块承接H5“中秋明月知多少”的问题,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分为“甲”“乙”“丙”“丁” 四个小组,对应文章的四个部分。根据文本进行组内讨论,并推举一名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指导、补充并做汇总小结,明确各小节在论述科学事实时用到的说明方法,了解中秋月的科学事实,这时再抛出“中秋是哪一天?”“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亮的吗?”等问题,使学生能从科学角度得出中秋的不同定义以及中秋月的科学结论。
“月之美”模块运用比较学习法,将原标题与删掉诗句的标题进行对比,体会文章的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文学性;将描写月亮亮度的原文和删减掉太阳、煤油灯的文段等进行对比,通过小组讨论感受文章及使月亮亮度的描写更形象生动、真实可感的写作手法。随后汇总引用、比较的作用,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感受文字之美。
“月之真”模块选取文中理论抽象、复杂难懂的段落,以信息化手段了解科学之真。学生通过观看“两小儿辩日动画”产生与孔子一样的疑惑,激发学习兴趣,随后通过VR视频体验,生动形象地体会文中讲述的月亮看起来天边大,天顶小,其实是由于人眼错觉的科学道理。接着,教师在平台推送随堂测试,学生在平台完成测试,教师获得实时的数据反馈,并针对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说明方法、信息提取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讲解,实现以学定教,精准突破教学难点。
“月之魂”模块,依据课后习题和单元重点讲解的学习方法,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学生尽可能多地写下“月”诗词,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总结中国人的月情结。教师汇总诗句并小结:千百年来人们将悲欢离合、感物叹世、旅愁闺怨等种种情感寄托在“月”之上,形成了独特的“月”情結。
(三)第三个阶段——“基于线上的学习任务“(测学、拓学)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对本课相关知识的探究,我们在学生对上述主动学习课堂进行充分合学、展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开展基于线上的测学(对本课学习成果的进一步检测)和拓学(要求学生将某些较复杂、困难的问题作为专题在网上进行探究)。本阶段分为两个环节,教师应对测试内容主题和探究、拓展内容事先做精心的设计,这种探究的主题和内容应紧紧围绕前一阶段所学过的重要概念或某些知识点进行。在《中秋月》一文的教学设计中,我们要求学生在课后找寻古诗中的科学现象,通过自行搜集材料,完成报告上传学习平台。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要求学生以中秋月为主题完成绘画创作,完成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课后四个小组分别完成“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江水暖鸭先知”等科学报告,完成探究任务,提升科普兴趣,培养科学精神。每个学生也都交上了自己的中秋月画作,锻炼了专业技能,实现课程与专业的对接。课后的测试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关于中秋月的科学事实,对说明方法的作用有了明确认识,同时对科学现象产生了一定的探索兴趣,高质、高效地达成本课学习的目标。
本节课在信息化手段辅助下,结合专业特点,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活动,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展示和提升学生能力,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翻转课堂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成果随时指导、随时补充,高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其次,小组合作模式使学生自主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意识,提升学习能力。信息化平台、信息化手段可操作、易实现,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最后,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贴合课文特点,形成由诗意引科学、从科学看诗意的教学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科学素养。
本课在混合式“五学”教学模式的指导下,利用图文并茂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探知“中秋月”科学事实的兴趣,利用学习平台在课前推送文章脉络梳理任务,引导学生完成第一阶段“先学”的学习任务。课上以小组讨论展示的形式形成翻转课堂,加深对“科学之月”的理解和认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利用动画、flash、VR视频等数字化资源将文本化难为易,形象化呈现科学事实,使学生理解和感受科学之美,提升审美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完成第二阶段“合学”“展学”的主动学习课堂。课后学生自主完成在线测试,合作完成拓展学习任务,完成课后“测学”“拓学”的学习任务,形成“线上”+“线下”的学习闭环。
总之,将“基于线上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有机结合的混合式“五学”模式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中职语文课堂中的运用,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和多元化评价,也为信息化背景下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参考思路。
参考文献:
[1]陈琳,王钧铭,陈松.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
[2]朱俊.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落地生效[N].中国教育报,2018-05-15.
[3]刘革平,余亮,龚朝花,等.教育信息化2.0视域下的“互联网+教育”要素与功能研究[J].教育信息化,2018(9).
编辑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