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农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2019-10-09朱文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熵值法

朱文意

[摘要]“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智慧农村的建设成为关键一环。以江苏省为例,构建智慧农村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江苏省2005~2015年进行全面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整体虽处于增长状态,但其增长率上下波动很频繁,因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慧农村评价;Topsis法;熵值法;综合评价值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B

国家对农村信息化高度的重视,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年强调农村信息化,提出要用最新的物联网信息技术装备农业产出,加快改造傳统农业。但部分城市并未真正理解智慧农村的内涵与本质,以致于建设智慧农村收效见微,所以研究智慧农村评价指标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1 文献综述

游德升提及到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物流活动的智能化是农村物流系统在信息化时代的显著特征。徐长安提出对于建设智慧农村方面,智慧农村应由智能农业、智能农村电网、智能农村交通、智能农村家居等四大主要业务组成,互联网普及率也是衡量智慧农村的一个指标。鲁小丹提出低成本高效率建设智慧村庄,在智慧村庄平台上,除了电视和宽带以外,我们还可以建立智慧农业、智慧家居、智慧电网以及智慧农村交通。白墨,高松涛构建智慧城市指标方面,提出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政府、智慧生活、智慧移动以及智慧人民。郭素娴在智慧城市评价分析方面利用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以及优劣势进行实证分析。龚炳铮在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建立方面提出综合评价法以及单项评价指标的方法。

综上所述,国内智慧农村建设处于起步与试点阶段,并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于智慧农村指标体系进行客观地定量分析研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地区近几年智慧农村发展综合情况进行分析,并且得出结论。

2 智慧农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首先,大量调研国内外与智慧农村指标体系相关的文献,类比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充分借鉴前人相关指标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根据可行性原则,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初步构建起来一套指标体系。智慧农村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包括智慧农业、智慧农民、智慧环境、智慧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医疗,包括20个二级指标(具体见表1)。

2.1 熵权法

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熵权法根据客观指标所包含信息量的多少能够确定指标权重,这种方法益于避免指标信息数据搜集的干扰,且可靠性较高。

2.2 TOPSIS法

Topsis法:先将m个影响评价结果的指标看成n条坐标轴,因此可以构造一个m维空间,将每个待评价的对象依照其各项指标的数据在m维空间中描绘出唯一的坐标点。然后,针对各项指标从所有待评价对象中选出指标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用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可以在m维空间中描绘出两个点分别是最优点和最差点。最后求出各个待评价对象的坐标点分别到最优点和最差点的距离,利用公式得到评价参考值,若参考值越小就代表评价结果越高。

3 江苏省智慧农村指标体系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2005~2015年《江苏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报告》。由于原始评价指标来源不同,有不同单位和不同数量级别,需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3.2 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可得江苏省智慧农村评价指标权重。

通过Topsis法可以计算得到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结果如下:

Z+=(0.3752,0.3645,0.3726,0.3754,0.3136,0.4682,0.5887,0.6058,0.3677,0.4227,0.3157,0.4298,0.3463,0.3499,0.3402,0.3221,0.5603,0.3505,0.4051,0.3229)

Z-=(0.2608,0.2369,0.2520,0.1687,0.2741,0.1415,0.0362,0.0472,0.2322,0.1474,0.2391,0.1743,0.1940,0.2457,0.2343,0.2297,0.0381,0.2459,0.0156,0.2364……得到每年评价向量到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距离值,如表2所示。

通过相对贴近度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江苏省2005~2015年智慧农村建设的综合评价值和增长率,如表3。

按照综合评价值的大小对江苏省智慧农村建设状况进行评价,综合评价值越大,该年份智慧农村建设得越好。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智慧农村总体的综合评价值逐年增大,表明这11年江苏省智慧农村建设水平在不断提高,智慧农村建设在整体上取得重大成效。为了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江苏省智慧农村建设中智慧农业、智慧农民、智慧环境、智慧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医疗5个方面,并对这5个方面进行单独评价。

表4显示,从智慧农业层面评估,江苏省智慧农业建设的综合评价值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这也说明了整体上江苏省智慧农业的综合评价值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不断提高;智慧农民层面评估,江苏省智慧农民建设的综合评价值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整体的增长率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这表明江苏省智慧农民建设在2005年以后有突破性飞跃,智慧农村建设取得重要成效;智慧环境层面评估,江苏省智慧环境建设的综合评价值增长率处于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上升趋势,整体上综合评价值处于不断增长状态中,智慧环境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智慧基础设施层面评估,江苏省智慧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值增长率处于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状态,说明江苏省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智慧医疗层面评估,江苏省智慧农村中智慧医疗建设情况综合评价值的增长率先增大后下降,又经历增大后下降趋势,但整体综合评价值处于增长状态,增长幅度不大,说明2005~2015年期间江苏省智慧医疗建设水平有明显的提升,但近年来建设可能处于瓶颈期,增长幅度有所降低。

4 对策建议

针对江苏省智慧农村建设中智慧农业、智慧农民、智慧环境、智慧基础设施以及智慧医疗这5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化产业发展,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便利。现今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在不断增大,植保机械普及率也飞速增大。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农业生产不需大量的劳动力,生产更加机械化,科技的不断改进,使得农业更加智能。

二是加强农民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现有的农村劳动力素质整体偏低,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科技认识不够,固有的劳动方式、思维与新的现代社会还有很大差距。农村需要扩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普及文化知识并加强专业培训,整体提高农民素质。

三是加强农村智慧基础设施的投入。长期以来对农村的投入不足,农村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稍有滞后。因此,要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保障,调整建设资金的投向和结构,将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更多地支持农村,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

四是加大投入改善农村环境,促使农村环境智慧化。依据江苏省的基础条件、交通以及各种生态资源,制定相符合的智慧环境规划,因地制宜,突出江苏省农村特点,试点引导,稳步推广。

五是加强农村智慧医疗体系建设。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完善智慧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在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加强智慧医疗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 游德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智慧物流发展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5(22):40-41.

[2] 徐长安.建设智慧农村[J].中国建设信息,2014(15):53-55.

[3] 鲁小丹,张新成,张继宏.低成本高效益智慧村庄建设案例[J].中国有线电视,2015(01):64-67.

[4] 白墨,高松涛.中外两种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介绍与对比启示[C].城市发展研究,2014:1-4.

[5] 郭素娴.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3.

[6] 龚炳铮.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估方法的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4(11):65-72.

猜你喜欢

熵值法
城市综合承载力研究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改进突变级数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绩效研究
灰色关联模型在白酒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及熵值法结合的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
京津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
基于GRA—TOPSIS的中小物流企业融资效率评价
资源型城市E—E—S复合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