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09潘宁敏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22期
关键词:应用建议虚拟现实技术体育

潘宁敏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业、航天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因此,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相融合,重视对课堂体制的探索创新,有利于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效率。由此可见,重视认知计算机虚拟技术的内容,精准各类技术的运用技巧和运用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于上述,本文分析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结合该技术的特征,提出有效的应用建议。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  体育  高校  应用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8(a)-0136-02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借助生物学、电子信息技术的内容,有效的创建出一个虚拟化的3D空间场景。利用不同模型下的传感体验,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多方向性的交互传感价值。同时,该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至各个区域。但是,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仍有一定技术欠缺。因此,将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体育教育体制相互结合,构建不同的模拟场景,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地在空间内进行体验与实践。

1  虚拟现实技术基本概述

虚拟现实技术主体借助了仿生学和自动化控制方面的学科内容,结合人机交互的技术背景,创建出一个极具体验特征的空间氛围。同时,该技术还利用了网络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遥感技术及图形处理技术等方法形式,巧妙的模拟了不同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场景中不断体验感知,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融入[1]。

2  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特征分析

2.1 信息交互特征

该技术能将充分满足不同信息模型进行整合,通过双向的信息交互法则,有效的构建出一个教学所需的空间意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指定的操作命令,创造出一个有效空间模型,能够系统的反映出不同的景观特征。同时,该技术联动了现实场景和虚拟场景,以对应的方法将两者的信息进行汇总,能够让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中进行氛围转化,从而明确相应场景的中心价值。

2.2 感知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VR)技术使用了集成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将不同的场景以图像的形式进行呈现。同时,VR技术整合了不视角同的学科理论,借助如感应力学、电磁学方面的内容,将不同的动作形式以特异性的信息模型进行处理与判断,借助不同的信号模型进行方式呈现,引导学生在全息的空间环境中进行感知学习。

2.3 沉浸体验特征

VR技术能够根据人们对不同场景的需求进行情境模拟,将肉体的感知与精神理念进行价值碰触,从而充分满足了学生对于情境的基本需求。该技术能够让情境更为逼真,通过构建出一个意想的空间形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体育课程的魅力[2]。

3  基于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建议

3.1 确立教学框架

首先,教师应全面认知虚拟现实技术的内涵及应用优势,结合新时期的网络背景进行目标探索,从而有效掌握新时期的体育教学的内容。由此,需优化体育课程的设计。如对于篮球项目的教学框架的设计中,需对篮球的技法内容进行综合性设计和讲述,制定适合学生接受的框架內容。如对于“行进间上篮”内容设计中,则可以利用VR技术模拟出该技巧的特点,结合图片的内容呈现出正确的上篮方法和模式,并针对性的拓展错误的内容。同时可以模拟出该技巧的注意事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技术形式,凸显出踝关节、膝关节等关节部位的动作规范。此框架设计中需重点强调避免腿部肌肉拉伤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篮球技巧的核心认知,还能让学生在空间中感同身受的了解主体框架的特殊价值,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其次,需针对投篮技巧及项目进行优化,制定对应的硬件设备于VR技术中,让学生借助该设备观看不同形式下的实践技巧和动作姿态。此时,教师需有效的输入相关代码程序,明确虚拟空间技术中各类图像的综合性价值,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感知体验能力[3]。最后,教师需结合不同维度的模块属性进行整合,将体育教育的框架模型融入于主体数据库当中,借助数据库的分析、整合、诊断系统,有效的制定一个较为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

3.2 详细功能设计情况

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功能设计的优化过程,需构建有效的目标体验功能,结合不同场景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模拟。如需将科学的呈现草地、水泥地、塑胶田径场地、篮球场地等方面的场地信息,将三维额度的信息融入于功能要求当中。在此过程中,需精准的分析出学生的体验情况,并结合如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功能制定。

由此,需针对体育项目的技术要求和现实情况进行有效的对比,结合不同场景模式的方针设计进行实际优化,围绕该技术的优势进行项目制定,从而明确具体功能的设计要求。同时,需根据计算机背景下的要求模式进行制定,分解不同动作的基本要求,构架一个有效的沟通空间,从而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特别需要注意将训练要求与模拟训练进行整合,要求学生结合云网络的数据结构进行方法对比,从而提高模拟功能的有效性。

对于体育场景的设计要求中,需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拓展有效的模拟训练环境。如在“运球”的教学中,则可以构建木质地板的场景,学生们通过跳跃、走位、传球等动作充分感知运动场地地板的软硬度,结合灵活的体验情境分析出相应的训练场地,这对于后期实际教学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需结合多媒体形式进行体育教学,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感受实际场景的魅力价值,从而更快的认知体育场景的目标导向。特别需要借助该技术设计不同结构的三维数据模型,并融合对应的情境设计内容,设计出有效的赛事标准和赛事情况(NBA),让学生在VR技术中了解不同赛事的规则和赛场中项目训练目标和方法,潜移默化的加深了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认知与了解。

4  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并将该技术整合于实际体育教学当中,不仅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还能培养学生认知规范的体育技巧,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史瑞芳.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解析及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8):223-224.

[2] 原颜东,郭坤,张志豪.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782(8):36-37.

[3] 茅洁.基于VR、AR、MR技术融合的大学体育教学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9):76-80.

猜你喜欢

应用建议虚拟现实技术体育
基于Internet环境下的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在三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
数码绘画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多元表现
我们的“体育梦”
企业报告向整合报告过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浅谈多媒体课件在我国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SOA的智慧应用建设探讨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