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大学内涵发展

2019-10-09郭才正

今日财富 2019年21期
关键词:大运河运河大学

郭才正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需要全民参与,大学义不容辞的承担起大运河文化与传承与创新的历史重任。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与大学自身的内涵发展密切相关。从大运河与大学的渊源来看,众多高校以大运河命名,大运河水滋养周边高校,越来越多的高校设立平台研究大运河。从大运河文化与大学职能的融合来看,大学可以发掘地域文化、强化宣传舆论、传承历史精神。从大学未来的着力点来看,需要成立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机构,组建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团队,加强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保障。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遗产“走出去”的标志性品牌。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通州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拉开序幕。江苏省委书记、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娄勤俭讲话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推动大运河文化带江苏段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打造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鲜明标志和闪亮名片。

以史为镜,继往开来。大运河文化带是“活着”的历史,是会继续长存的未来,承载着深厚底蕴的大学群体在“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方面大有可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基本职能之一。作为在知识体系占据核心地位的高等院校,必须在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发掘、保护、传承、利用、创新大运河文化的过程中,当好排头兵,走在时代的前列。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的主体部分,通过积极的科研努力和丰富的学术成果,高等学校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加强大运河文化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产出高影响力学术成果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在研究和保护、传承和创新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过程中还将发挥其他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大运河与大学的渊源

(一)运河命名的大学。直接以大运河冠名于学校名称,彰显了大学明确的历史使命和文化渊源。运河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运河分院)是江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徐州与连云港两市间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创建于1928年,虽屡经战火洗礼、文革磨难,因校风淳厚,质量优良,而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至今已为徐海大地培育英才五万,为徐海地区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素有“徐海明珠”、“乡村教师的摇篮”美誉。国外也有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苏伊士运河大学创建于1976年,是目前埃及国内较为知名的高校之一。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学也有以运河命名的,江苏省运河中学便是一例,该校早在1956年建校。

(二)运河滋养的大学。大运河文化遗产全长1011公里,纵跨2个直辖市、6個省、25个地级市。大运河之水直接滋养了河水沿岸的辛劳人民,同时也滋养了培养优秀人才的高等院校。位于大运河南段的苏州大学天赐庄校区横跨大运河两岸,大运河之水穿过于天赐庄校区的本部和东部之间,两部之间由一座现代桥梁连接。大运河之水和大运河文化深切滋养了苏州大学的成长。扬州大学坐落在“中国运河第一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校区临近瘦西湖、大运河,一直受大运河文化及精神的浸润。此外,与苏州大学类似,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环境非常优美,有一条贯穿大学的运河,是英国唯一在校园里有运河的大学。

(三)研究运河的大学。大运河历史浩荡千年,生生不息的大运河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兴衰密切相关,做好历史研究、文化保护、遗产利用,是高等学校文化传承与创新不可推卸的责任。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成立于2012年6月,其前身是聊城大学运河文化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以运河及其区域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机构,拥有山东省社科规划重点研究基地“运河文化研究基地”和山东高校“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心还编辑《大运河蓝皮书》和《运河学研究集刊》。近两年来,较新成立研究机构的还有北京物资学院大运河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大运河研究中心、天津财经大学大运河智库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大运河研究院和枣庄学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等。

二、大运河文化与大学职能的融合

(一)发掘地域文化。在大学职能上,高等学校必须承担起地方文化、特别是大运河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从建设目标上,高等学校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要在中国高等教育之林拥有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必须保持自我的发展内涵,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保持必要的文化特色。高等学校在地方文化的发掘与传承、地方文化发展的研究、城市文化的凝练、公民文化品位的提高等方面大有可为,而且需要有所大为。从发展实践上,高等学校正在积极地为大运河文化发掘、保护、传承和创新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强化宣传舆论。高等院校里的广大教师在一般意义上就是一个庞大的学术共同体,这个庞大的学术共同体,掌握着学术话语权的广大教师,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创新并宣传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主体和主力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体系的宣传舆论阵地的过程中,高素质的大学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是宣传工作的后备源泉。不同学科、不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发表的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宣传舆论体系提供一种可能。高等学校以及高校教师开展的多彩纷呈的学术交往,特别是在国际舞台上的学术交往,加强了大运河文化“走出去”的能力。

(三)传承历史精神。历史需要传承、文化需要传播。大运河千年的历史,以及在大运河河水流动之中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和大运河文化,需要高等学校继续传承和传播。习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可以在思政课的广度和厚度上进行拓展,不忘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增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韵味,与时俱进的加入大运河文化的知识和内容,让大运河文化深入课堂、深入教材、深入大学生的灵魂深处。

三、大学内涵发展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的着力点

(一)成立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机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目标与大学内涵式发展的追求是一脉相通的。建设关于大运河文化研究的科研平台,甚至成立相关智库机构,以平台为基础,打造团队,争取资源,放大效应。研究机构要有的放矢,打通大运河文化研究机构与已有学术平台的关节与联系,明确自身定位与特色,设立跨学科建设目标,切实做好大运河文化研究工作,直接为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服务。

(二)组建大运河文化带研究团队。研究平台和经费投入是基础,相关研究人员以及随之而生的研究成果才是重中之重。保护、传承、利用,无一不需要专业人员的投入。在高等学校学科发展齐全的当下,学术研究、成果转化、社会服务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毛细血管”中,要组织一支专攻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专兼职人员结合、跨学科跨门类研究、保护传承利用融合的科学队伍,将个人兴趣、职业发展、学术追求融入到国家战略中去。

(三)加强大运河文化带研究保障。要切实开展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相关研究,高等学校还要加强对相关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要在平台建设、队伍建设上建立制度和投入资源,要在人员考核、成果评价进行创新,要在活动经费、研究场所上大力支持,要在教学内容、科研目标、社会服务能力上进行统筹安排,使大运河文化带研究成为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和创新名片。(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东吴智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8SZDYH015)”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大运河运河大学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书香通州”全民阅读启动
至善
大运河
我为大运河拍照
大运河放歌
中国最美的十所大学
门槛最高的大学(前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