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科思想”为指导,打造新时代的临床医学人才

2019-10-09黄汉超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9期
关键词:临床医学

黄汉超

[摘要] 通过总结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以及对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提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三科思想”,即科研探索,科技发明,科普创作,以此作为临床医师的发展规划方向,有利于发掘医师的个人潜能,锻炼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打造自我品牌,为自身发展争取了良好的发展平台,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

[关键词] 三科思想;临床医学;人才规划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a)-0189-02

Guided by the "Three Subjects" to Create a New Era of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HUANG Han-chao

Second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95 China

[Abstract] By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medical workers, the author proposes the “three subjects”,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era, namely,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invention, and popular science creation, as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clinicians. The direction is conducive to discovering the personal potential of physicians, cultivating people's creativity and enthusiasm, creating self-brand, striving for a good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and better adapting to the needs of the new era society and med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ree subjects; Clinical medicine; Talent planning

上世纪60年代,我国“外科之父”裘法祖院士曾指出,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当要会做、会写、会说,会做就是指要熟练掌握临床操作或精通临床用药、精通读片等;会写是指要懂得写文章,包括简单的临床病例报道,继而学术论文和著作;会说是指医师要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要會外文。这三者之间,做是临床实践,说和写乃是对做的总结、反思,三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简单的3句话6个字不仅对于外科医生,其他科医生也适合用,成为了好几代临床医师的成长准则。

时至今日,情况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临床诊疗进展很快,5年左右,知识体系便需更新,若仍执于以往知识体系,不懂得用循证医学的思路去规划自己的发展计划,不懂得用科研为导向,单用“会做”来满足自己,一个临床医师必将面临被淘汰的困境。著名医学家汤钊猷教授曾讲过:科研是出人才、出成果的重要途径,个人医学经验及临床技能,如果没有经过科学方法验证,可能含金量得不到保障,也无法得到有效地推广。因此有人说没有科研的临床工作是个瘸子,走不远的。但一谈起科研,国内很多医师对之可谓“恨之入骨”,一份研究表明,90%以上的医师存在工作超时现象,医师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为46.8 h,超过国务院颁布的职工工作时间规定,越是基层,工作时间越长[1],在三甲大医院,由于医院扩张等的发展因素,医师工作压力与日俱增[2],另外大医院对于科研课题、论文和职称的挂钩规定,导致医院过度强调科研,几乎所有的医生都经历过被迫申请课题和撰写论文的经历,一项调查研究表明,90以上%的副主任医师都选择“我对科研不感兴趣”。但其实这是对科研的误解,临床科研有很多方式,并非一定“基因、通路蛋白、分子”才算科研,有时候横断面的研究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研究。举个例子,最初乳腺癌手术是全乳切除+淋巴结清扫术,这一手术方式使乳腺癌5年存活率由10%~20%提高到35%~45%,局部的复发率被降到了10%以下,但后来发现相当一部分根治术后的患者发生了胸骨旁的复发,于是便提出扩大的根治术,然而临床横断面回顾性研究却显示该术式不仅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相反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并发症也明显增多,因此有医师提出了保乳手术和选择性的淋巴结清扫术,结果发现这两种手术方式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所以保乳手术作为早期的乳腺癌手术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所推崇。所以回顾性研究其实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科研形式。国际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从1953年起,就开专门开设了专栏,每周刊登一篇麻省总医院的特殊病例,供广大同行交流学习,内容往往涉及多个学科专业,至今已经登载3 160余例,对提高临床医生的知识和技术很有帮助。近5年来通过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靶向药物的应用,乳腺癌手术的5年生存率已从最初的10%提高到了90%以上,这不得不说是人类治疗肿瘤历史上的一大进步[3-4],这其中很主要就是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如果没有了基因、分子通道蛋白方面的研究,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临床疗效[5-7],广大的临床医师可以以临床为导向,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两个科研方向和研究形式,有助于从中掌握科学观察方法,从而切实提高自己临床水平。

随着科研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大量的基础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临床使用,基础与临床脱节情况严重,以肿瘤为例,数据统计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到2000年这25年间,美国共发表了各类肿瘤的论文156万余篇,但肺癌、结肠癌的死亡率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其他常见的内科疾病诸如痛风、肾衰竭、心力衰竭等情况大致相同,因此从20世纪末,医学家们开始重视理论成果想临床的转化过程,并由此衍生出了转化医学,这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开发新药品、新检测手段、新治疗方法的学科。随着转化医学的发展,近10年来,基础理论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较以往大为缩短,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例,目前一个基因组的发现到实验室及临床的应用,只有短短的3~5年[8],较之上世纪磁共振现象从发现到正式应用于临床的30年时间,缩短了近10倍!转化时间越短,所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也会越大。在这个转化过程之中,创新发明是一座不可替代的桥梁,也是理论付诸实践的形式。以基因芯片为例,从2000—2010近十年来,美国取得了近8 000个基因芯片的发明专利,是全球最大的基因芯片专利拥有国,不仅让美国迅速占领了全球的基因检测市场,而且让美国持续产出大量高质量的科研论文。可以看到,发明创新是美国科研得以高速而持久发展的核心动力。所以一个临床医生有了好的想法,一定要尽快使之付诸实践,并尽可能快地让市场进行检阅,因为市场的评价才是最终的和最符合时代要求的评价方式,一个医生的思维成果如果不能蜕变为市场商品,那么对医生的持续发展动力不大,医生的知名度也得不到有效提高。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当今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得各种医学信息的渠道较之以往容易得多,各种不同的观点的充斥以及由此带来的困惑疑虑也会多得多,所以医学知识的科普要求较以往更为突出。一个好的临床医师,不仅要能治好病,更要能给病人有针对性的科普知识,病人的满意度才会提高,这也有助于增进医患信任,从而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可见科普的重要性。科普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教育形式,讲解过程强调“因人施讲”,讲着既要能深入浅出地讲解专业的科学知识,让听众把握到专题的文化内涵,又要具有交流性与对话感,对听众有一定的启发性[9-10],这要求讲者有多学科的知识和良好的整合能力、随机应变的演讲策略和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讲者整体素质的体现之一。医生可通过不同的科普宣教机会打造自己接地气的口头表达方式,学会传播有内涵、有深度、有温度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故事,把自己锻造成“会讲的,能讲的”的人才,这必将有利于增加自身的影响力,继而打造个人品牌,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成长有重要的意义[11]。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社会透明度、开放度不断增加,社会的发展步伐大大加快,现时国家在大力鼓励自主创业和自主创新,只要能合理利用资源,每个人都可以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没必要再被“铁饭碗”、“官本位”之类的思想观点所束缚。但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各种信息严重泛滥,如何合理利用这些信息成了主要问题。笔者认为,用“三科思想”作为新时代的临床指导思想有助于从纷繁芜杂的信息之中提取到合适自身发展的东西,有利于一个医师静下心来发掘自身潜能并通过市场的检阅打造自己品牌效应,找到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这也是新时代临床医师的自身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寒冰,李俊峰,李建涛.医师工作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J].山西医学杂志,2016,45(23):2743-2744.

[2]  别荣海,任义,王重建,等.河南省大型医院临床与科研狀况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9(3):352-355.

[3]  张彦收,刘运江.乳腺癌手术治疗回顾和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3(5):719-783.

[4]  段学宁.乳腺癌手术治疗百年历史回顾与启示[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11):1227-1231.

[5]  水峥嵘.靶向治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6A):86-87.

[6]  赖明华,杨岚淞.靶向抑制乳腺癌细胞GLS1基因表达对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3):634-636.

[7]  田方圆,陈昭燕,徐珽.亚洲人群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J].中南医药,2018,16(10):1467-1471.

[8]  徐伯静.基因芯片:新经济与新生活的基石[J].浙江科技信息,2001(4):7-9.

[9]  吴晶平,钟志云.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传播,2019,11(4):190-191.

[10]  邱成利,刘文川.提高科普讲解能力的方式与途径初探—基于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分析[J].科普研究,2015(5):83-91.

[11]  耿庆山.让医学科普工作常态化[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2018(11):6.

猜你喜欢

临床医学
浅议感觉器、神经系统在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
关于临床医学人才实习管理模式的探讨
论转化医学的当代成果和未来前景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基于基层医疗卫生需求的高职高专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整合的探讨
探究式教学在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新医改模式下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5+3”培养模式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思路探索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群教学资源网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