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S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10-09魏菲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1期
关键词:仪器护理人员物品

魏菲

[摘要] 目的 探讨6S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12月收入该院治疗的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6S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实施管理前后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实施6S管理模式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评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6S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而且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6S管理;ICU;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c)-0115-02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也是重症患者的聚集地,多为危急重症患者。ICU病房的护理质量高低代表着医院整体护理水平,且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以及护理质量要求较高。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许多医院引用6S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起源于日本,包括整理、整頓、清扫、清洁、安全、素养的简称。据有关资料显示[1],6S管理作为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临床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且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2]。因此该研究为探讨6S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2018年6—12月收入该院治疗的84例患者为探讨对象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入该院治疗的8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上研究对象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6S护理管理模式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63岁,平均年龄为(46.95±7.75)岁;女性患者为22例,男性患者20例。观察组患者的年龄为25~60岁,平均年龄为(47.36±7.56)岁;其中女性患者18例,男性患者24例。经过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①由科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管理小组。②护理人员遵守各规章制度以及按照护理常规操作。③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并保持规范、完整。④对危重患者护理措施到位,确保患者安全。⑤做好ICU病房清洁工作,并定期消毒预防交叉感染。⑥对仪器定期保养、检查,保证其功能状态。⑦做好交接班工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加以6S管理模式,具体分以下几个方面:(1)实施前:①建立6S护理小组,责任分工到个人。由科护士长带领,对临床中发现的问题,利用6S管理模式及时给出相应的措施[3]。其余的护理人员为组员,执行上级命令,发现问题及时向上级汇报,协助领导解决问题。②护士长定期组织其余护理人员培训有关6S管理模式的相关知识,制定考试制度,对考试成绩不合格的护理人员作出相应的惩罚,提高护理人员对6S管理模式的认知度。③制定具体管理内容:包括病区环境、药品归类、物品摆放、仪器设备的检查、院感控制、工作制作与流程等。(2)实施6S管理模式:①病区环境6S管理:根据ICU的建设要求,将ICU分为医疗区和医护人员办公区,医护通道和患者通道,利用较没明显的颜色区域线、箭头、标识等标明各区域,医护人员按照要求进出,并且按照各区域的划分行动,防止交叉感染。②药品归类6S管理:药品分类放置,专人管理,每日交接班要仔细清点,定期组织药品大盘点。种类不同的药品贴上标签,分开放置,如外用药品用蓝色字体标注,注射药品用红色标注,剂量统一用绿色字体标注。高危药品要单独放置,并且在柜门上贴上高危标识。急救药品放置地点要固定,并保证定数。药品名称标注要醒目,药品数量少于定数时及时补充。需冷藏药品放置在规格统一、透明的盒子内[4]。科室内建立药品配伍禁忌标识,方便护理人员查看,使护理人员安全地、有效地、准确地使用药品。③物品摆放6S管理:ICU护理物品种类繁多,要根据物品的性质以及使用频率合理放置,并且要分类明确。用途相似的物品放置相邻位置,标明物品的名称以及用途。使护理人员对物品摆放位置一目了然,减少护士寻找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当班护士要及时检查物品储备是否充足,及时申领,根据补充物品的效期分开放置,先使用近效期物品,减少过期浪费。④仪器设备检查6S管理:ICU涉及到的仪器众多,降低因仪器对患者造成意外伤害的风险。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是做好仪器的安全管理,仪器摆放整齐,整理好仪器的电源线以及各种导线,每天定点消毒,每周检查仪器的完好性,做好登记。发现有故障的仪器向上级汇报,不能及时维修的仪器要贴好故障标签,标好故障原因和时间[5]。同时组长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仪器的使用方法,以及保养说明。提高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保证患者的安全。⑤院内感染控制6S管理:控制院内感染是ICU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首先制作七步洗手法图,贴在每个洗手盆旁,医护人员做好手卫生。详细分开污染区、半污染区、办公区,并分别用黄色标识、蓝色标识、白色表示区分开。每床配备的体温计以及听诊器等物品要定期更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⑥工作流程6S管理:做好交接班,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穿刺部位以及各已引流管检查,仔细检查各仪器的电源线以及导线是否完好连接,交接班要简洁明了,并签名。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实施管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

1.4  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每月对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内容进行评分,考核时间定为实施管理模式工作6个月时间,考核项目为无菌物品合格率、院感管理、仪器的日常维护。护理质量评分为6个月成绩考核的平均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护理质量越高。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不良事件情况比较

实施6S管理后临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实施6S管理后护理人员评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现阶段ICU专科护士相对不足,工作量较大,并且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许多医院开始引进6S护理管理模式。6S管理模式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产生的一种合理的、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

6S管理模式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安全管理为核心”在保证病房环境清洁和安全的前提下将护理操作规范化。对医院树立形象、提高综合素质起着积极的影响。ICU病房中,实施6S管理模式,可使临床工作现场变得有序,物品归类标识明确,缩短护理人员的寻找时间,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6]。有效降低物品以及药品错拿的几率,保证患者的安全。

该研究中,对照组发生的不良事件率为33.33%,显著高于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8%,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与丁晖[6]的实验报告中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2.6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32%,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的结果基本相吻合,由此说明在ICU病房中实施6S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工作环境,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综上所述,实施6S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而且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參考文献]

[1]  吴曦,李子巍.6S管理应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6):157,162.

[2]  李小珍.6S护理管理在ICU患者差错事故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15):78-80.

[3]  王卓霞.6S管理对ICU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6):135,140.

[4]  李云霞,舒阳.“6S”管理方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4):104-106.

[5]  王丹,况红梅,万琴,等.“6S”融合目视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ICU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3):118-120.

[6]  丁晖.探讨6S管理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运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9):229.

猜你喜欢

仪器护理人员物品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事出有因
探析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状况调查与对策
发明
图画捉迷藏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找物品
创意,源自生活的可爱小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