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区环境污染对居民环境风险感知影响研究

2019-10-09伍贤萍

北方经贸 2019年8期
关键词:环境污染

伍贤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鉴于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居民环境风险的感知的重大影响,将CGSS(2010)数据与地级市层面的数据相匹配,并进行多层次分析,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检验了环境污染对公众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环境污染越严重,居民环境风险感知越强,环境风险感知受居民个体特征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污染;居民环境;风险感知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9)08-0124-02

近年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而生态环境状况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大大降低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依据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所示,在空气质量新标准的基础上,受观测的338个地级或以上城市中,有239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占比70.7% ,其中,PM2.5超标尤为严重,超二级标准的城市占比达74.3%,以至于以SO2排放量和PM值来衡量,中国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差的国家之一。

一、环境风险感知文献综述

“环境风险感知”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心理学领域,如Bickerstaff(2004)、张海燕与葛怡等(2010)用心理测量范式这一理论方法检验了环境风险感知,表明了人们环境风险的感知,受其自身心理活动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风险已经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White与Hall(2015)研究了环境风险对社区的健康影响;刘朝林(2017)通过实证模型验证了环境风险感知的提高会降低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凡志强(2018)在环境风险感知视角下研究了邻避冲突中群体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邻避冲突中公众的风险感知与群体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同时,许多文献也分析了影响环境风险感知的因素。Kahan研究发现,对于人类行为与自然行为所引发的环境风险感知存在着差异,民众面对人类行为造成的环境风险具有强烈的风险感知,而对自然灾害引发的环境风险其风险感知较弱。罗茜、沈阳(2017)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媒体使用频率越高,居民对环境风险的感知程度越高。

二、计量模型与数据说明

(一)计量模型

基于CGSS(2010)中与环境风险感知程度相关问题选项的设置,也就是本文所要考察的因变量是1到5的有序离散变量。故而采用有序Probit模型验证地区环境污染对居民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基本回归模型为:

Pr(yij=m|x)=φ(β0+β1pollutionij+β2Xij+β3Zj)

其中,下标i和j分别表示第i个居民所在的第j个地级市,yij表示居民环境风险感知程度。核心自变量是pollutionij,选择工业SO2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的代理变量。为了使结果更具有稳健性,本文取污染自然对数值作为指标。Xij为控制变量,包括:性别、教育程度、婚姻状况、户口登记状况等。Zj是区域变量,即地级市的经济特征。本文选取了地区财政预算支出对数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作为宏观层面控制变量。

(二)数据说明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数据作为部分数据来源,同时剔除了“拒绝回答”、“不知道”以及“无法选择”的样本数据。工业SO2排放量,数据来源于20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在CGSS(2010)L部分的问卷中,有一组问题直接询问了居民“中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是否严重?”,问题设定了如下一个有序排列的答案,依次为:非常严重、比较严重、既严重也不严重、不太严重、根本不严重。

三、实证检验结果

(一)基本回归结果

模型1仅考察核心自变量即工业SO2排放量的回归结果;模型2加入个体特征控制变量对核心自变量工业SO2排放量进行回归;模型3仅加入地级市宏观控制变量进行回归;模型4将个体特征控制变量和宏观层面的经济特征控制变量同时纳入回归分析中,即进行整体回归。各种情况下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核心自变量工业SO2排放量对环境风险感知表现出显著性影响,在加入个体特征控制变量和宏观经济控制变量时均成立。同时,在控制变量中,教育程度、户口登记状况和地区人均GDP对环境风险感知也具有显著性影响。

(二)异质性分组检验

为了增强基本结论的稳健性,本文将样本进行异质性分组,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知,对于本文基本结论即环境污染越严重,居民的环境风险感知越强,其在高收入人群中的作用是显著的,而在低收入人群中不显著。在非农业户口人群中的作用也要大于农业户口人群;在受教育层面,在专科以上教育程度的人群中的作用远大于专科以下教育程度的人群,这说明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对于环境知识了解得更多,所以对于环境污染状况可能产生更强的风险感知。同时,性别上也表现出差异,在女性群体中发挥的影响要大于男性。综上说明,环境风险感知存在显著地主观个体差异,客观的环境污染经过个体特征的不同主观感受,居民的风险感知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四、结论与建议

主要采用了有序Probit模型的研究方法,文章得出的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居民环境风险感知水平处于中等偏高水平。本次研究所选取的个体特征变量中,受教育程度和户籍分别对环境风险感知表现出了显著性水平。其中,教育程度与居民环境风险感知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教育程度越高的居民具有更高的环境风险感知水平。再把宏观经济指标加入到模型中时,教育程度也表现出了显著性水平,再次证实了个体的教育程度对环境的风险感知存在稳定的影響。另外,户籍对环境风险感知的影响是负相关的,以农村户籍的居民为参照对象的基础上,表现出对环境风险的感知较弱。

第二,我国居民环境风险感知水平受宏观层次因素影响,在引入宏观经济变量后,工业SO2排放量系数表现出显著性水平,这表明风险感知不仅要考虑个体的主观影响,还得考虑客观的宏观区域指标。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会降低因环境污染造成的居民风险感知程度。

综上所述,在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前提下,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大力提高创新技术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及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唯一路径,例如企业采用清洁性生产技术,从生产源头降低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环境治理力度,得到更有效的环境治理手段,例如把环境指标评价纳入官员考核体系中,明确职责,有效进行环境规制。

参考文献:

[1] 朱 慧.环境知识、风险感知与青年环境友好行为[J].当代青年研究,2017(5):66-72.

[2] 王 刚,宋锴业.西方环境风险感知:研究进路、细分论域与学术反思[J].中国人口资与环境,2018(8):169-176.

[3] 左 翔,李 明.环境污染与居民政治态度[J].经济学:季刊,2016(4):1410-1438.

[4] 罗 茜,沈 阳.媒介使用、社会网络与环境风险感知—基于CGSS2010数据的实证研究[J].媒体与社会,2017:79-98.

[5] 龙 硕,胡 军.政企合谋视角下的环境污染: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4(10):131-144.

[责任编辑:胡 冰]

猜你喜欢

环境污染
基于低碳理念的室内环境设计研究
我国环境污染犯罪治理机制中的不足及对策
论国际海洋环境污染治理立法的有效性
探索小秦岭金矿环境治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浅析我国绿色会计
2008年高考中的环境污染与保护类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