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

2019-10-09彭灵芝

时代经贸 2019年15期
关键词:旅游产品实现路径乡村旅游

彭灵芝

【摘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生活,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供给侧改革必然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我国乡村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乡村旅游产业的供给侧改革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结构、农业收入以及对外联系和发展。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与供给侧改革相适应,才能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供给侧改革顺利进行。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产品;供给侧改革;实现路径

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多种生活体验、城市居民回归乡村原始淳朴生活的特点,它是以乡野农村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是游客需要、农民受益、前景广阔、地方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和“环保绿色产业”。在改革开放后,我国乡村旅游一直在发展中,但是动力不足,政策缺失,致使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停滞不前。为了有效解决本产业发展的阻碍,需要从乡村的产品结构、环境因素和服务质量等多个角度进行创新,针对乡村旅游业和供给侧改革提出有效的对策,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上下着眼于打造特色经济优势,坚持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报抓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经过40年不懈奋斗,煤电、草畜、果蔬、旅游四大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

二、乡村旅游业的经济意义

(一)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

伴随着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的兴起,乡村旅游扩大了传统农业的内涵,推动了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分配的优化和调整。农村传统产业只有种植和养殖以种植为中心,收入来源也以买卖种植产品为主,十分单一。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推动农村产业分工,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模式,形成以乡村旅游为中心的产业链:农家乐以及由农家乐经营带动的餐饮、服务、修建;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运输业等,拓宽了农民的劳动方式,合理分配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使很多农民成为旅游从业者,由传统农业的种养殖经济向多种经济转变。

(二)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经济效益

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拓宽农民的收入方式,促进农民增收。乡村旅游的农家乐经营的成本较低,农民的住宅和农田可以直接使用在农家乐中,实现了经营和生活共同使用的目的。其他体现农村生活的设施可以通过适当的投入加以建设,这就充分可以满足游客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经营的经营效益。

(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解决常见的农村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荒地面积大量增加、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严重。而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改变这一经济后果。乡村旅游业与传统的劳动力主导的产业不同,不仅需要一定的劳动力,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还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吸引新的人才改善农村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务农收入低致使很多农民都选择了外出打工,导致了大量土地荒芜,农村劳动力资源结构变得极不合理,农村人口逐渐老龄化,后继力量不足,严重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而乡村旅游业的改革能够进一步改善和杜绝这些问题。

(四)发展乡村旅游加强了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而且有些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农家乐业主为了更好的吸引旅客,不断对已有的基础设施进行增加建设,使农村的道路、水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功效进一步加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的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民主意识和行业意识得到增强,发展理念、职业道德在他们心中愈加壮大。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已成为城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重要纽带,加快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实现乡村旅游业供给侧改革的途径

(一)完善乡村旅游规划,发展核心产业

乡村旅游资源一直很丰富,制定乡村旅游的中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明确全县乡村旅游的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引进先进的乡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创意,结合美丽新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改造、水利工程等工作,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旅游业标志,在农村形成各具特色、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特色化乡村休闲旅游基地。

(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时候,坚持项目“集中投放、定点投放”的原则,准确是诶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择优选择优势项目,整体打造产业发展条件。第一,在农村根本资源上的开发,政府要利用具有强制力时候短利用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林、耕地地力保护等惠民政策,大力实施复垦撂荒地、发展经济林、代种责任田等项目工程:开发和整合农村水资源、一事一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加快完善塘、库、堰、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建设,首先建立和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资源和条件。其次是加强交通建设。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由于农村位置与城市较远,道路是唯一能够连接二者的媒介,因此道路开发建设十分重要。发展乡村旅游业需要注重土地整理、道路拓宽、线路设计等攻城,完善全村交通网络,硬化生产便道,着力解决群众出行办事难、产品销售难、乡村旅游发展难等问题,为乡村振兴铺平“致富之路”。

(三)创新宣传营销模式,扩大乡村旅游业影响力

首先,积极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平台、网络APP等载体资源,与政府媒体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平台形成全域旅游宣传网络,重点围绕乡村民风民俗、景观景点、节庆活动、美食娱乐等旅游资源,定期发布旅游攻略、旅游线路等丰富多彩的旅游信息,聚集旅游人气。充分响应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活动,更新相关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其次,综合利用周边资源,与地区沿线旅游资源合作,建立完整旅游线路,在旅游资源和特点上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四)加强涉旅人才建设

第一,通过政策吸引人才回乡。政府强化资金投入,落实奖补政策,引进一批来自全国、全省的文化创意师、园艺规划师、功能设计师,盘活旅游资源、文化资源、农业资源,帮助农村的特色业态提档升级,指导各镇乡融合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旅游。第二,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按照高端引领、重点培养的思路,优化乡村旅游企业家队伍,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深入实施“乡村文旅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旅游知识、食品加工、服务规范、職业道德等方面培训,不断更新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努力造就一批立足农村本土、具有战略眼光、富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使其成为引领乡村文旅产业转型发展的带路人。第三,要扩大农村旅游业的人才包容程度。建立乡村文旅人才库,大力挖掘和发展农村文化人才、民间艺术家、乡村能人,提炼乡村文化亮点和创意元素,举办具有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农民艺术节,体现农耕文明和乡愁情结,让乡村旅游更有品质、更有内涵。

(五)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共同富裕

首先要创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探索实施“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产联式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和“特色产业+特色业态”等发展模式,引导村民积极加入产联式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将闲置房屋、院坝、经济林、塘、库、堰等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入社分红,共同盈利。第二,是发挥个人和集体的优势。发挥涉旅企业带动作用,制定奖补政策,激励有条件的村民发展林下旅游、家庭旅馆、民宿,深度开展特色农产品、农业受工艺制品,“挂靠”农家乐、休闲农庄、采摘园发展旅游经济。在个体优势发挥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集体优势和资源,实现优化利用人才和基础设施的资源。第三是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为旅游业发展积极献策。倾斜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开展贫困户创业培训,直接带动发展一批:通过贫困户家庭劳动力务工和销售贫困户的农副产品两大途径间接带动一批;鼓励贫困户家里将土地、林地、房屋等资产的入股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营户中,入社分红一批。

四、结语

乡村旅游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而逐渐拥有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人们对于乡村自然风光和乡村特色文化生活有很大的兴趣,这就给乡村旅游业带来了契机,并且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条件也越来越好。为了响应供给侧改革的形式,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针对市场需求和相关产品的供给结构,大力推进旅游业产品的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产品实现路径乡村旅游
羌族地区纺织品类旅游产品设计思路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九嶷山瑶族文化旅游产品包装设计创意研究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郑州方特游乐园景区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