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实现路径

2019-10-09孟雪艳

时代经贸 2019年1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企业

孟雪艳

【摘要】在公司治理框架下,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发挥要求内部审计部门契合内外环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原则,通过五大体系的建设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开展和审计目标的实现。即以公司战略为中心,以保证型业务和咨询型业务为基本点,通过组织职能强化、制度流程优化、人员素质培养、信息系统升级以及内外资源利用等五大体系建设,保证内部审计活动有效开展,内部审计问题的整改到位和审计结果有效运用,最终实现内部审计对公司治理的促进效应。

【关键词】内部审计;治理效应

从博弈论来看,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通过多种审计谋略的运用,获取各相关主体方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加强各主体间的合作互动以及联动效应,最终保证内部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从系统论来看,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发挥过程即是各相关主体与影响因素之间在信息交换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通过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机制,建立起的系统关系。该系统运作过程可以解决多要素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保证内部审计各项制度运行的有效性,实现内部审计治理效应的最大化。

一、内部审计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外部影响因素

一是政治环境。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提出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优化审计署职责。国家层面从顶层设计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审计在国家机构和国有企业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配套文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宏观政策的制定,也对新时代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是经济环境。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一个机构、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一部分,应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重新定位内部审计职能,积极探索内部审计新思路新方法,做好企业的内控建设、风险防范,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增值。

三是法律环境。审计署2018年1月修订《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管理、内部审计职责权限和程序及审计结果运用。国家《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不但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依据和支持,也为内部审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社会环境。在实施内部审计过程中,离不开各级政府、上级主管部门、政府审计、社会审计等的理解和支持。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达,也使企业时刻处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而这些社会环境也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内部审计。

五是技术环境。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发展将对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深刻的影响,包括影响审计工作的方式、程序、质量和管理乃至内部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等。

(二)内部影响因素

一是企业战略。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是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一个机构,有着与公司治理一致的目标:增加企业价值。所以其定位应该是服务于整个企业,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评价企业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風险并将自己的审计建议提供给管理层,作为完善治理的基础。

二是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是指其在企业中职权定位的模式。《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职权定位模式。

三是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作为最重要的内部审计资源,是审计工作的执行者,其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高低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四是审计技术和方法。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和颠覆传统审计工作模式,它为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资源、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整合度更高的信息平台,拓展了内部审计视角和履职范围,使得内部审计逐渐呈现出方法创新化、技术现代化的特点。

二、内部审计治理效应实现的优化建议

(一)优化制度流程

为了更好的推进内部审计业务,保障企业战略的落地,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同步完善各项配套审计规章制度,建立覆盖性强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责和权利,完善审计标准化作业程序。同时,对于审计结果的运用也需要对应落实到各业务、财务部门、下属单位等被审计对象的绩效考核、晋升机制等管理办法和细则中。

(二)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内部审计资源中,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最基本保证,是最重要的审计资源,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关系到审计质量的优劣。在人力资源管理上,首先需要配备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以满足日益复杂的审计业务和审计技术与工具。其次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维持和提高公司员工的专业技能。再次要完善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晋升通道,优化绩效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充分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特长和潜力。同时,在注重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的同时,还应加强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素质。

(三)创新技术手段的应用

审计技术应用于审计过程中发现审计线索、获得审计证据、做出审计判断、提出审计意见建议和提交审计报告等一些列过程,影响着审计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内部审计部门应把创新作为推动审计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机遇,打造“智慧审计”的现代审计技术及支持“智慧审计”的信息化集群,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内部审计部门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并加强业务部门系统对接、大数据和外部数据库对接。依托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跨行业、跨领域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打破资源边界,利用各级单位人员,实现审计工作资源共享,提高审计信息收集深度、广度与效率。

(四)加强对内外资源的利用

刘家义(2008)提出,“审计不能包打天下,只靠审计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必须依靠纪律检查、司法和行政监督机关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审计监督合力”。所以内部审计部门要建立全面高效的审计信息收集网络,与纪检监察、其他职能部门、下属单位间的审计信息双向沟通机制,进行广泛的审计信息收集、审计工作监督,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以及审计结果对企业战略支持的有效性。

外部审计机构为企业提供鉴证服务,和内部审计可以形成联合治理,内部审计可以利用外部审计的成果,还可以学习外部审计先进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发现和识别更多的内部审计工作问题,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好公司治理质量。

另外,企业通过业务往来和履行社会责任会与合作伙伴和社会公众建立起联系,而随着社会公众公民意识的不断增强,其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应与这些能形成外部监督合力的单位和个人建立起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完善信息获取途径。内外合力共同促进公司治理持续的改善。

(五)加强内部审计业务管理

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审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以服务公司治理为目标,确定好审计工作计划安排和工作重点,同时加强与内部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信息互换和互助合作,保持和被审计部门的良好沟通和协调,尽最大努力获取充分、有用的审计信息。另外,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保持审计轨迹的清晰和审计证据链的完整,完整清晰的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是保证审计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

(六)加强审计意见整改落实及结果运用

内部审计部门应该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严抓整改,逐一落实。另外,要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针对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点或内控缺陷,要建立量化的评价指标,并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应用与组织考核和个人考核中。对审计结果的运用,即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服务的价值,也能引起其他部门或下属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从而形成内部审计活动的良性循环。

三、结语

社会环境影响着审计工作开展的方式或方法,监管环境监督审计的工作成效。企业战略目標和治理需求影响内部审计组织架构、运作方式。作为审计体系组成部分的内部审计,应该顺应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和要求,配套与环境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组织职能、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方法,合理利用与配置内外部资源、开展审计活动,实现公司治理效应。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企业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规范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提高审计质量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