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创作和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性
2019-10-09曾佳
曾佳
摘要:公共性这一特征,在公共艺术领域被广泛提及,作为一个还没有被统一论断定义的艺术门类的核心概念及首要原則,公共性体现着公共艺术的社会人文价值。但是,公共性只存在于公共艺术创作实践中吗,在其他艺术形式的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公共性,何以体现?
本文从两位艺术家:德国艺术家Rebecca Horn与中国艺术家杨奇瑞两者的作品比较分析,分别通过对Rebecca Horn个人经历及对创作访谈内容来反向推断作品在创作与实施过程中公共性的特征体现;以及对杨奇瑞创作实施作品的过程深度解读,从两者的普遍与特殊性共同论断出艺术创作与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性。
关键词:公共性 公共领域 实践 装置艺术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6-0181-02
无论哪种艺术种类或表现形式,在其创作与实施的过程中,都具有“公共性”的特征。艺术家在创作时,实际上经历了一种个人经验的艺术转化,这种经验的转化在发生时,是去私人化和去个人化的过程,从而蜕变成被放置于公共场所中被公众欣赏的存在。
阿伦特曾在《人的境况》中提及人的复数性,“任何接触到或进入人类生活稳定关系中的东西,都立刻带有了一种作为人类存在境况的性质。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人类做什么,他们都总是处境的存在者的原因”[1]。这段话把人类生活的处境抽象化出来,除去基本给定的处境外,人类为自己创造出处境,更是融合在人类生活中,是无法脱离的存在。这些处境涵盖了“公共性”这一特征,换言之,无论人类做什么,他们都无法脱离公共性。
在此必须要梳理一下公共的概念,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对于公共一词做了描述,他提到“18世纪,德语中的名词‘ffentlichkeit是从较早的形容词‘ffentlich演变而来的,意思和法语中的‘publicite和英语中的‘publicity大体相同……如果说生的欲望和生活必需品的获得发生在私人领域(Oikos)范围内,那么,公共领域(Polis)则为个性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2]
人的个体经验的形成依赖于他生活的时代,大到历史、人文、风俗;小到家庭、朋友圈、事业,绝非是一个脱离社会自发生长的单数的人。而当这种个体经验仅仅作为某个特定的人所有时,它是“私人”的。我们谈到艺术创作与实施,就不只是谈公共艺术,加上艺术同样在此过程中把艺术家的“私人”的个体经验通过创作,以各种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无论这件艺术作品的放置空间是美术馆还是公园,它从根本上已经完成了去私人化的蜕变。
暂且不谈过去的宗教艺术或服务于政治的艺术其显而易见的公共性,先以当代艺术为例。Rebecca Horn,德国最著名的当代女艺术家,笔者第一次见到她的作品是书上她脸带插满铅笔的面具的照片,笔者很诧异一个女艺术家制作一件这么具有攻击性的作品。后来接触到她的其他作品,除去一些行为艺术创作,大多数的装置都采取了机械与人体的结合方式。从作品中追溯到她个人的人生经历,生于德国战争结束的年代,她面对着一个被“侵略破坏和集中营”定义的祖国,心中带着凝重的民族耻辱感和创伤,加之早年的疾病,从自身出发,她用创作描述一个脆弱的无力感。
以Rebecca Horn的第一个依附于人体的装置作品《物》为例,女人头顶着尖长的触角,身上藏绕着与触角身体合为一体的布袋。这件作品有完整的影像资料,女人在荒无人烟的草垛里穿着怪诞地行走。Rebecca在接受采访时讲述,这个21岁的女人是一个“资产阶级”,准备结婚时,新的卧室家具都是花她的钱,一个夏天的早晨,她穿着怪异头顶触角地穿越田野和森林。回到正题,我们在谈论这件作品和艺术家灵感起源时,不难看出,所有这一切都是源于某个人的某种经历,但Rebecca在创作时,她思考的是她要把这些个人经验置换成现场体验感很强的情景呈现给她的观众们,她要表达出来。所以我们看到作品。当它面世的时刻,从表象上来说,她就是将这种私人的经历经验公开了出来。这个时候公共性是如何产生的呢?或许,我们会考虑到《物》这件作品的特殊性,并不是所有人,甚至是很少人会有穿着怪异,头上顶着触角地在田野和森林里穿梭的经历,甚至,我们可以说当我们看到她的这件作品时,我们并没有接收到它背后的故事和Rebecca希望传达的语言,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当我们在看到她这件作品时,我们自身会发出某种信号,有人觉得梦幻,有人会感到厌恶,也有人会发现,这样的场景似乎与自己的潜意识中某个画面不谋而合,这就是共鸣。
从艺术家开始着手创作,打算将这种私人化的情感传播给公众时,这件事情本身就具有了公共属性,更不必再谈到艺术家创作实施阶段。当代艺术的这种特性并非绝无仅有,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一点,它具备一个“后感性艺术的称谓”。我们再次回到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为什么而进行艺术创作?无论你的回答是为了让更多人能看到自己的作品;为了表达自我的艺术观点;为了让社会更加关注某件事情,都无法否认这是一种传播的途径,以艺术的形式传播给大众。即使是极其私人化的情感表达,艺术家同样在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寻找共鸣。
加上艺术普遍的呈现空间是在美术馆和博物馆,这里,我们可以借用一个更为贴切具体的例子。当下的公共艺术,这种自古就有而被定义的历史却不长的艺术门类,顾名思义,其公共性不言而喻。这种艺术的产生目的就是为了公众,被置于公共空间,美化城市,提高公众的审美情操。我们也可以就一些案列进行分析,探讨一下其创作与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性。
杨奇瑞老师的《南昌九墙系列》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創作初期的既定场地为南昌老城区绳金塔旧城改造的一条商业街区,杨奇瑞在创作初期多次考察当地民风民俗,收集当地材料,如南昌老城区的旧房屋、旧瓦、红砖、旧楼道、电线杆、电表箱、灶台、墙头盆栽、旧楼梯、水池、水井等整理成照片资料集,从中选取部分作为创作意向,绘制草图,以艺术化和解构的手法在崭新的商业街区留下历史文化的积淀。
系列之一乔迁大吉是以一户搬迁的大家庭为创作原型。乔迁,自古以来对老百姓而言是人生大事,更是家族大事。整个作品场面宏大,以一家人变迁的情景折射出千家万户的变迁,进一步反映出了城市化进程、街区改造大时代的进步与变迁。
另一件南昌九墙系列作品:水井边的故事,更是将市集中极具特色的日常生活物什放置在了墙面上,水井边往往是街坊邻居交流信息的场所,却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逐步消失,成为了旧生活的记忆。作品结合了泥泞斑驳的井台、积水、脚印,叙述被岁月凝固的生活场景、邻里情感,以当代艺术的手法,在井中置入老街景、老照片以及当今生活的景象,增强了作品的互动性,并以新旧对比的方式营造时空错叠的视觉效果。
外婆的灶台一墙则是以最朴素、最拮据、最温暖的生活场景——灶台、桌椅等旧物件为元素,营造外婆为下班放学子女儿孙在灶台上留下温热菜肴的温馨画面,运用当代艺术的创作手法,将记忆空间进行浓缩重组,作品形式上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又彰显了现代化的视觉冲击力,加以互动的因素,使得观者可直接与老物件交流。
作品甚多,暂且不一一列举,以上几个例子不难看出,公共艺术创作之初收集材料、创作取材和创作手法以及实施阶段的公共性。公共性可用共性、普遍意义、公共精神等词替换,在艺术中表现为历史中的积淀下来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特征。[3]而以上事例皆可很好地诠释这句话,无论是旧城搬迁的场景、井边唠嗑的场景都是取自生活场景。而社会发展,推陈出新,新事物不断淘汰旧事物。这种快节奏的发展模式,让人无暇驻足回望过去,但是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见证着中国的发展,欣喜于中国的进步,却对旧物的思念同样无法遗弃,历史无法被磨灭,历史更加是时代发展的印证,而久经岁月洗礼的过去也承载着它自身的价值。
杨奇瑞以旧生活场景为原型,艺术化地将它们植入新的城市街道中,人文情怀包裹着这个崭新的城市。将艺术创作与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性展露无遗。
以公共艺术的创作与实施阶段来论证其公共性似乎略显牵强,但艺术创作的目的和性质是无差别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展现着当下的民俗、生活、文化,只是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方式呈现着一个时代的风貌。足以见证艺术创作与实施过程中的公共性。
参考文献:
[1][美]汉娜·阿伦特著.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美]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张苏卉.艺术的“公共性”与公共艺术[J].艺术百家,2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