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构建幸福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

2019-10-09王丽萍

考试周刊 2019年70期
关键词:精心组织幸福课堂积极心理

摘 要:自从《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广大道法教师认真研读,积极钻研教材,把握住了低年级道法课堂的特点,借助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力争把道法课上得趣、实、活、有意义,通过各种活动,把道法课堂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积极心理;精心组织;幸福课堂

自从2018年9月开始,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统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广大道法教师遵循《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笔者多年参与低年级的品德教学,有了以下的尝试:

一、 挖掘积极元素,创设幸福课堂氛围

积极心理学强调积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挖掘教室里的积极因素,展现给教师和学生积极向上的面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道德与法治》的学习。

如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我把教室从原来的六排变成了七排,使教室更加宽敞;开展了“比一比谁的红星多”整班性大评比活动,分成爱整洁、有精神、不拖拉、不做小马虎这四个板块。其中“我有精神”这个方面,我设计了以下详细的表格,围绕端正坐姿、回答响亮、走路挺拔、大声歌唱、认真做操、大声朗读、积极锻炼这几个方面每天给孩子们打星,也可以让学生推荐打星。

另外,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植物园、动物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二、 精心组织各类活动,打造幸福的品德课堂

积极教育就是指在保证让传统的教育内容顺利进行的同时,把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培养融合进去,从而让学生学会获得并发展自己的积极情绪,获得幸福感。

(一) 主观兴趣,上好道法课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真的很短。运用适合于孩子们的方式教学,能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是上好道法课的前提。

1. 讲故事——找准兴趣的焦点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第二单元每课的下面都有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它们绘有漂亮的卡通图画、一目了然的情节、简洁的话语。我捕捉光盘里有用的资源,制作成课件,有时是我当场讲故事,有时是我录好音,放在课件里播放,配上适当的音乐,学生的小耳朵、小眼睛全都被吸引过来了,学习兴趣一下子上来了。

2. 图片展示——再现生活中的自己

新课程标准指出:活动形式要服从于内容,要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学习方式等,切忌脱离实际。

如: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我们爱整洁》中,为了让学生认识什么才是“整洁”,我拍了孩子们在教室里整洁的桌椅、整洁教室的卫生角、整洁的橱柜、整洁的讲台,还请家长在家里也拍摄一些孩子们爱整洁的表现。我把这些照片放在课件中,上课时放给孩子们看,他们看到自己的照片,学习兴趣顿时浓厚了不少。

3. 实物展示——看得见的道德讲堂

一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不能光讲,有时候来点实物展示,特别的有用。如在教学《家人的爱》时,有个环节是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除了让孩子们说说,也可以展示自己为爸爸妈妈做的礼物。可以围绕“庆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制作贺卡,制作爸爸妈妈的生日卡等等。

有了兴趣,你被牵引着去探索,你会感到心胸开阔和充满生机。兴趣的强烈牵引力召唤着你去探索,去接纳新的观点,去了解更多。

(二)

自豪——上好道法课的关键

自豪是所谓的“自我意识情绪”中的一种。我们针对具体的情况、带着恰当的谦逊来调节时,自豪显然是一种积极的情绪。

1. 创设情境体验

让孩子们当堂课做一些事情,远比说教来得有效果,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教学内容创新教学环节,这样的教学事半功倍。

如在教学《我们有精神》时,我设计了几组动作,有坐立行的动作:端正地坐、笔直地立、神气地行,在《功夫》铿锵有力的音乐声中,我让孩子们在原地练习,然后让小组内选拔优秀的孩子到讲台前展示,教师给予真诚的赞扬,同学们觉得可自豪了!还有模拟升旗仪式,行注目礼、敬礼、唱国歌等动作,通过一系列的体验,让孩子们记住做事要有精神。

2. 精心设计抢答

抢答就是看誰抢先回答,通过举手或抢答器发出信号,反应先后。抢答作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道法课上可以使用,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参与的积极性高,如果答对了就特别高兴自豪,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如在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和辨别不同的花草树木,我结合生活中和校园里常见的花草树木,精心设计了以下这些抢答题:

(图)这是什么树?(柳树)(松树)(银杏树)(海棠树)

(图)这是什么花?(油菜花)(荷花)(桂花)(梅花)

(图)这是什么草?(小草)(铜钱草)

在这个环节,孩子们积极参与,思维活跃,每答对一道题目,全班就响起热烈的掌声,课堂氛围融洽。

3. 及时模拟表演

作为生活情境的再现,孩子们的表演真是可圈可点。他们把在生活中特别是在家中师生不常见到的道德情境搬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了解孩子在生活里的真实道德表现,教师进行点拨、引导,增强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如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时,我让孩子们自己整理书包和课桌,我给他们计时,每组最快的一名学生上台再比试。这两个孩子整理铅笔盒整理得有模有样,铅笔整整齐齐;整理书本也齐整,能把书本快速地放到书包里。通过几位学生的表演,孩子们懂得了整理书包的方法,认识到了整理书包的重要性。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同样的方式方法让孩子们表演叠衣服,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除了以上这些活动形式,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如讨论、朗诵、绘画、合作、音乐等方式,表现与分享活动的成果。

三、开展积极性评价——课上向课外的延续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儿童评价观。评价过程从片面追求儿童的学业成绩,走向整体关注儿童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认为:激励能集中你的注意力、温暖你的心,并吸引你更加进入状态。作为道法课评价中最基本的一种,教师应该常用激励评价。评价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完成的,它注重的是一个过程。因此我们要设法完善形成性评价,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同时改进和发展学生的潜力。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在积极心理学知识的指引下肯动心思,肯花时间,打造幸福的道法课堂,让孩子们知行合一,做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作者简介:

王丽萍,江苏省常熟市,江苏省常熟市董浜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精心组织幸福课堂积极心理
省妇联精心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主题系列活动 大力推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创新发展
精心组织主题报道 创新推动融合传播
体育教研课中影响练习密度的因素探讨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知恩于心,感恩于行
生命课堂理念下的高中英语差异化教学分析
精心组织 多措并举 陕建集团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将语文幸福课堂进行到底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