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鱼人工免疫及健康养殖技术

2019-10-09李鲁晶

农业知识 2019年18期
关键词:浮头鱼体池水

文/ 李鲁晶

1.环境要求。养殖场周围环境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水源充足、清洁,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要求》和《淡水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池塘为长方形,一般面积为0.33~0.66公顷,水深2~2.5米,保水性好,不渗漏,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注排水渠道分开,单排单灌,以免相互污染。

2.养殖布局。把养鱼、养猪、养禽结合起来,并开辟青饲料地种植牧草,一般每公顷鱼塘配养30头猪、450只鸡或鸭、3000平方米左右的草地(少部分种蔬菜)。1头猪年产粪尿肥2000~2400千克,可转化成鲜鱼50~60千克;1只鸡或鸭年产粪肥40~50千克,可转化成鲜鱼1.5~2千克;每公顷草地年产牧草12万~15万千克,可转化成鲜鱼4800~6000千克。注意,猪、鸡、鸭等畜禽粪不能让其自动流入池塘,必须先流入事前建好的粪坑中,经发酵或进行沼气利用后,按养鱼施肥技术要求进行施肥。

3.放养前池塘处理。冬季池鱼起捕后排干池水,挖出过多淤泥,平整池底,加固池埂,冰冻、曝晒池塘。放养前10~15天进行药物清塘。方法:池底分几处开挖小坑,坑内注水深5~10厘米,每公顷用生石灰1125~1500千克化成石灰浆,趁热均匀泼洒于池底和池坡,第2天或第3天翻动底泥,并曝晒7天左右。当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施入基肥,一般施人畜粪4500~7500千克/公顷,然后注入新水,培育浮游生物。

4.鱼种放养。鱼种宜在2月份以前放养结束,要求体质健壮、体形匀称、体色鲜亮、反应敏捷、鳍条鳞片完整。放养时用3%~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分钟,草鱼种注射病毒性出血病、细苗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四联”疫苗。每公顷放养鱼种:草鱼,体重250~500克的1050~1200尾,150~250克的2250~3000尾;鲢鱼,体重250~400克的750尾,50~100克的3000尾;鳙鱼,体重250~400克 的300尾,50~100克的450尾;青鱼体重250~750克的45尾;鳊鱼体重50~100克的750尾;鲤鱼体重50~150克的750尾;鲫鱼体重50~100克的3000尾。商品鱼产量可达8250千克/公顷左右。

5.注射免疫方法 。

免疫时间:最好选择秋未冬初或冬未春初气温在10~20℃时鱼种放养期间进行,注射疫苗后即可将鱼种直接放入事先经严格消毒,水质良好的池塘或暂养池中养殖。夏秋高温季节如需注射疫苗,应选择天气凉爽的早晨注射,上午9∶00前结束,同时用冰块对疫苗瓶降温。

待免鱼准备:正常情况下,全长10厘米以上的鱼种就可以注射疫苗,如操作熟练,全长3厘米以上的鱼种也可注射,但注射剂量要少一些。待免鱼要确保健康,无病无伤,注射前一天停食,最好挂箱暂养一天。如发现待免鱼有病、有伤或有寄生虫,应暂缓注射,经治疗恢复健康后再进行注射。

注射工具准备:选择型号合适,操作方便的连续注射器,使用前用75%的酒精或用水煮沸15~20分钟消毒。待免鱼全长15厘米以内的鱼种选用4#注射针头,全长15厘米以上的鱼种选用5#注射针头。为防止扎针大深伤及鱼体,特别是腹腔或胸腔注射时,伤及鱼体内脏,可在注射针头上套一小截塑料管或剪断针头,保持针尖长度略长于鱼体腹肌厚度。

疫苗配制:1瓶500尾份的冻干苗用100毫升生理盐水或蒸馏水溶解即可,用于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也可以用1瓶冻干苗配1瓶100毫升的细菌联苗,用于预防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主要细菌病。浓缩的组织苗按说明用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后再用。

注射剂量:体重250克以内的鱼种每尾注射0.2毫升,体重250克以上鱼种每尾注射0.3毫升。

注射操作:接种注射一般为单人操作,左手抓鱼,右手握注射器,抓鱼时,鱼头向前。采用肌肉注射时,针尖向鱼头方向,与鱼体呈30~40°的角度,在背鳍基部肌肉厚实处进针,进针深度约0.3厘米,以不伤及脊椎骨为度,缓缓注入疫苗药水即可。采用腹腔或胸腔注射时,针尖向鱼头方向,与鱼体呈30~40°的角度在腹鳍或胸鳍基部无鳞处进针,进针深度约0.2~0.3厘米,以不伤及内脏器管为度,缓缓注入疫苗药水即可。

免疫注射操作过程要轻、快、稳,尽量减少鱼体的损伤,同时疫苗瓶要遮光放置,忌暴晒。气温超过20℃时,疫苗瓶最好用冰块包埋降温。疫苗开瓶配制后要马上使用,并当天用完,未用完的疫苗液体或用完的疫苗瓶、包装材料等废弃物要做无害化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6.施肥。除了施足基肥外,还应及时追肥。3~6月份和10月份后施有机肥(粪肥750~1200千克/公顷)为主,一般每7~10天施肥1次,施用前将粪肥发酵腐熟并加1%~2%的生石灰消毒。7~9月份少施或停施有机肥,改施化肥,一般每5~7天施肥1次,每公顷施尿素15~22.5千克或碳酸氢铵45~75千克、过磷酸钙37.5~60千克。水温在20℃以上时,一般每10~15天施1次微生态菌肥,用量为每公顷15~45千克,坚持“少量多次”的原则,具体间隔时间和数量根据水色浓淡,做到“四看”施肥:看季节,春季和秋末多施,夏季和秋初高温阶段少施;看天气,天气晴朗适当多施,阴雨天、闷热天少施或不施;看水色,水色过淡、透明度过大多施,反之则少施或不施;看鱼况,日出前鱼类有轻度浮头或不浮头多施,鱼浮头比较严重则少施或不施,鱼吃食旺盛、生长及活动正常适当多施,鱼吃食不旺或暴发鱼病时少施或不施。总之,池水透明度宜控制在30~40厘米,水色保持为黄绿色或茶褐色。

7.投饲。早春时节,当水温上升到8℃以上时即可开食,以喂鲜嫩的黑麦草为主,日投喂量为草鱼和鳊鱼体重的3%~5%,并适当投喂配合颗粒饲料。4~5月当水温在15~22℃时,投喂黑麦草、苏丹草等青饲料量,日投喂量为草鱼和鳊鱼体重的10%~20%,配合饲料量为摄食性鱼体重的2%~3%。6~9月份水温23~30℃时,日投喂苏丹草等青饲料,投喂量为草鱼和鳊鱼体重的30%~50%,配合饲料量为摄食性鱼体重的4%~7%。10月以后,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辅以青饲料。

8.水质调控。保持充足溶氧:合理施肥培养水质,利用生物增氧,使池水溶氧量1天有16小时大于4~5毫克/升,其余时间每升不低于3毫克;适时加注新水,一般6~9月份每10天注水1次,早春和晚秋每15天注水1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当池水恶化时大量换水,先排出池水的1/3~1/2,然后注入新水;科学使用增氧机增氧,原则是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阴雨连绵或水肥鱼多可能造成浮头前开,每次开机时间1~5小时。

改良池塘水质:每20天左右用生石灰20克/立方米全池泼洒1次,调节pH值为7~8.5;每20天施用1次微生物制剂,用量为2~5克/立方米,控制非离子氨浓度0.02毫克/升、亚硝酸盐浓度0.2毫克/升、硫化氢浓度1毫克/升以下。始终将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

疫苗是针对特定病原发挥作用,并不能预防所有疫病,更不能解决水产养殖的所有问题,在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其他细菌和寄生虫等病原性疾病。因此,养殖过程,还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养殖鱼类健康安全。

9.注意事项。

(1)要保持鱼体健康,捕鱼时发现气压低、鱼塘缺氧、浮头或水质恶化;鱼出现烂鳃,烂尾,烂鳍,体表或鳍条基部、吻端、鳃盖等部位充血,肛门红肿、腹水等细菌或病毒性感染症状,以及大量寄生虫寄生的鱼都不能注射疫苗。

(2)要注意病原特异性,不同地区的病原体有分型差异,不同时期毒种可能会发生变异。

(3)要正确保存和使用产品。接种剂量不够、免疫方式不正确或者疫苗保存不当都可能导致免疫失败。冻干疫苗放在冰箱冷冻层中,水剂型疫苗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层中。不能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疫苗产品。

(4)要注意水质等其他影响因素。水的透明度低;水色变差;鱼塘缺氧如塘水溶解氧在3毫克/升以下;碱度在6.5以下或8.5以上;氨氮0.68毫克/升以上(水温30℃,酸碱度8)和1.32毫克/升以上(水温20℃,酸碱度8);亚硝酸盐0.15毫克/升以上等情况,不适宜注射疫苗。

(5)鱼种注射疫苗后,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剂消毒养殖水体,预防伤口被细菌感染,并保持水质良好,投喂新鲜、适口的优质饲料。

猜你喜欢

浮头鱼体池水
细谈精养池塘鱼类浮头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巧妙应对鱼类缺氧浮头
巧妙应对鱼类缺氧浮头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鱼冷冻之前要去掉内脏
지수형:신뢰는 배달에 경쟁력을 실어준다池水炯:信誉,让外卖更具竞争力
辽西地区池塘养鱼夏、秋浮头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