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教育之我见

2019-10-08杨前邦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适应能力中职生培养

杨前邦

摘 要: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专业技能、职业能力、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还要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里的重要领域,肩负为国家培养专业人才的任务,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为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培养质量,学生还要参加社团、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步筑牢中职学生大方、得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中职生; 适应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07-124-001

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我们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健康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注重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课程体系中要注重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有效利用信息化手段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学校学生群体的兴趣爱好广泛,思想活跃,学校教育突出技能为主,思想教育环节把握不到位,学生冲动性、社会适应性不强。提升中职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思想道德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要面向全体学生,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立理想信念做起,从规范文明行为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以大力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培养文明行为素养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主要内容,全面落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中职校在注重专业基础课程、技能教育的同时,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培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不扎实,个体的差异性明显,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学生开展创业创造的基础。职业学校的生源主要是三星级普通高中录取线以下水平的学生,甚至还有性格上的缺陷。

如何对这些学生群体进行培养和教育?我们采取因人施教,分类指导,从入学开始要求基础课教师、心理课教师、生活辅导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了解分析,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建立学生生活、学习档案。

三、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冲击社会的每个角落。一种生活方式在信息化背景下它会从不同角度,通过网络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校园智能手机现象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学生沉迷于网络,很多学生得了手机“依赖症”。我校通过专家报告、专题班会课等形式,让他们正确认识玩手机游戏的危害,让学生主动从线上到线下来,投入到健康的学习生活中。培养独立生活,适应环境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分学段进行生活指导,让校园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形成无声的教育。

四、几点思考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促进青年更好成长、更快发展,是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通过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企业调研来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全面提高职业学校育人质量

青年时期是人生的重要阶段,职业学校学生处于青年的发展初期阶段,学生的可塑性强,思维敏捷,学校针对不同特质的学生采取分类、分层指导,为地方經济的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让每一位学生明白青年人的思想应该和时代价值观保持一致,增强学技成才的动力与保障。校园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校这个大家庭当中来。在活动中,学生认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感觉到职业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学习技能和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经常开展道德讲堂,青年励志讲座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满足学生能力多元发展需要。

(二)突出实践教育与技能教育

职业教育阶段是短暂的,也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拔尖能力、专项能力,专业化能力提升,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都有创造价值的机会,从而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也能给人生添光彩。邀请优秀企业家到校作报告,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认识到就读职业学校仍有许多机遇。职业教育的特点是重视技能教育,突出实践活动,学校注重技能实践教育环节的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大力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校企“双主体”教学模式的实践,深入实践产教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育人质量。

(三)瞄准地区经济特色培养人才队伍

地区产业的发展靠的是专业人才集聚,人才队伍依靠职业院校的培养。在校期间,鼓励学生进入社区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了解地方人文经济特色,增强学生爱家爱校的优良品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出真知,校企合作、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实践、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模式的设置,很多具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通过技能大赛、创新大赛的形式,让学生找到人生新的起点和希望。

(四)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次,客户家的一个茶几腿坏了一个配件,怎么办?丢了可惜!我将这个问题交给学生,学生分析配件的功能及形状,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选材料-画零件图-教师审核-分析加工方案-加工配件-装配”过程设计,产品比以前更稳固了。这个过程虽然简单,但说明了体验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成就感,让学生增强自信。

职业教育中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认识不到位,家长对职业教育认识肤浅,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只有通过教育宣传让学生认同职业教育的意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价值认同,学习投入才会真正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才会加强。

猜你喜欢

适应能力中职生培养
雷鸟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沙漠里的精灵
你容易适应新环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