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讯工具的演进

2019-10-08殷世鸿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9年2期
关键词:通讯工具电话

殷世鸿

1978年,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40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掀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

1978年,还在孩提时代的我,还不知道通讯为何物,看到的通讯工具,也只能偶尔看到电影里才有的电话、电报。传递信息只是周边邻居、亲戚之间的来往交流,主要靠派人送口信儿,如红白喜事。红喜事是提前发请帖,也是由自己送、请人送、捎信儿等方式。再一个主要形式就是写信邮寄的方式传递远距离的信息了,8分钱的普通邮票成为当时的符号。一个乡镇设有邮电所,都知道有送信的,骑着自行车,大梁上搭着邮袋,肩上斜挎着邮包,装满了信件、报纸等,穿着“邮政绿”制服,该有多么的神奇,也是人们最喜欢的常客,到了哪一家,就是一个当天的新闻信息点。

到了1988年前后,通讯工具也只是一个机关单位、乡镇政府才有一部“摇把子”电话,至少还用一个小木盒子锁着,那可是政府文书的专属特权,一般人还没这个权利,想打电话得找他。更别说乡下老百姓了,有急事打个电话吧,还要盘问半天,待理不理的样子,好话说了“一籮筐”,还不一定让你打,他高兴了才让你打,不高兴你都没门,打过电话还要“收费”,随口要上“几毛钱”,这可能都中饱私囊了,那有什么收费标准和票据,恨不得踢他两脚啊。打电话时才有点电影里那种味道,一手拿起话筒,一手使劲儿的摇,直到邮局话务员通话询问接通哪里,话务员熟练的把机线接通,才完成两地间的通话。路途遥远的也只能到邮局发个电报啦!那个年代正是通讯工具的不发达,让我这个“乡巴佬”大学生,上大学时,由于通讯不便、交通不发达,自己到镇政府办个“户口”,步行10多里的泥路,跑了4次还未办妥,到学校因为“户口”错字,又不得不邮寄回家,大约耽误了近一月时间。更遗憾的是,参加工作那年,因为分配到离家100多里的偏远小乡,没能接到省建行招聘面试电话,错过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机缘,一个电话成了人生的拐点,改变了命运的轨迹。

1998年前后,通讯工具迅猛发展,随后十年是通讯工具发展更新最快的。从普通的摇把式电话,发展到拨盘式电话,再到后来的程控式数字电话,如果谁拥有一部固定电话,就算是很奢侈了。再到后来的移动式电话,传呼机(数字式、文字式)、小灵通,再到后来的大哥大移动手机。那时的我,因为工作原因,不停地折腾、奔波了七、八年,才算在县直机关安定下来,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后来为了工作方便买了数字传呼机,2002年又换了个“小灵通”,三年不到移动电话手机又波及到县城。我也是为了适应潮流,2007年利用到省城西安出差培训的机会,第一次奢侈花了1300元买了一部三星手机,一用就是6、7年。

秀才不出门,知晓天下事。2008年以后,移动手机已经普及,进入寻常百姓家。上到老人下至小孩,都知道手机的“奇妙”,通讯工具无时不有、无处不有,遍及各个角落,智能手机铺天盖地席卷来,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甚至同时具有电话、手表、购物、钱包、电视、照相机、收录机、摄像机、日历、书籍、计算器、指南针、手电筒、镜子、办公等功能。通讯工具成为随身携带的必需品啦,我也不例外,到2018年我已经更换了3部手机,从崇洋媚外的“三星”到支持“中国芯”的华为。

忆往昔岁月峥嵘,展未来前程似锦。2018年我们继续紧跟时代步伐,让全球移动,让世界联通,让我们成为人工智能信息时代的见证者与助力者!

(作者单位:商洛市商南县审计局)

猜你喜欢

通讯工具电话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简介
通讯报道
波比的工具
张 晖
波比的工具
“巧用”工具
通讯简史
夜半电话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