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能力

2019-10-08朱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9期
关键词:连贯性语文要素层次性

朱艳

[摘 要]相比过去教材,统编语文教材更注重语文要素的体现。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与课标、教材以及编者进行深度对话,深挖语文要素,遵循层次性、连贯性、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层次性;连贯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44-02

相比其他版本教材,统编教材更注重体现语文要素。在单元中,从单元导语、课文提示、课后习题到学习园地,语文要素都贯穿其中。语文要素是教材的线索,也是学生学习的抓手。語文要素与人文主题构成了双线编排体系,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渗透了学法指导,让学生循着编辑思路展开学习探究。怎样抓住语文要素,展开具体教学呢?

一、层次性,提升学习能力

何谓层次性?就是其内容与难度系数呈现螺旋上升之势。在统编教材中,各语文要素之间呈现出关联性、递进式的特点,体现出了层次性。比如,阅读能力,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能够借助图画进行阅读,而到了一年级下册则要求借助文本信息进行简单推断。两者之间是一种递进关系。这是与传统教材的最大不同。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符合学习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学习。在一节语文课中,语文要素的教学同样也是由浅入深、逐步深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

比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一分钟》这一课,强调一分钟时间虽然短,但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红绿灯,就__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就能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是能赶上公交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研读这道练习题,我们发现,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紧密,具有前后关联的特点,是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提升、逻辑思维发展的载体。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其语文要素,先让学生进行反复朗读;接着,利用“要是……就……”这一关联词语进行说话练习;最后,让他们利用句中信息进行推断。这样,不仅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了训练难度,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语文要素是单元的线索。在具体教学中,要真正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就要准确地把握课标精神,站在整册教材、整个单元的角度,从整体进行把握,将其细化到相应课文的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扶到放、由浅入深,引导学生从感受、理解到运用,逐步掌握语文要素,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上述教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初步感知句式;再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要是……就……”这一关联词语的作用;最后,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语文要素,实现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连贯性,掌握学习技能

一篇课文,从字词句到篇章结构,涉及的语文要素很多。教学时,如果面面俱到,一来时间不允许,二来分散精力,那么学生就会学无所获。因此,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会自己的训练重点。这些重点,教材在单元导语、课文提示以及课后习题中都有体现。要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能力,需要教师将语文要素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从一节课上看,其能力训练点是分散的,不构成一个整体;但是站在整个课堂、整个教学看,它是一个整体,只不过细化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而已。这样,不仅助推学生理解文本主题,而且还能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

比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树和喜鹊》这一课,其包含的语文要素虽然很多,但重点体现在旁边的阅读提示中,具体为“读了第一段,我知道了‘孤单的意思”。可见,这里的语文要素是通过学习理解“孤单”一词的含义,初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课文“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中的“孤单”一词直接理解有点难度。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在第一段中找一找相应的词语与句子。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结合“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理解“孤单”一词就是“一个”的含义。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从三个“只有”进一步理解“孤单”一词意思。最后,在下一课《怎么都快乐》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以巩固学习技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联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的难度。而在课例中,教师根据阅读提示要求,结合“孤单”一词,引导学生从寻找相关词语到理解,再到巩固运用,从扶到放,让学生掌握了这一语文要素。这样教学,既能有效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理解词语意义,又能使学生初步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义这一技巧。从环节上来看,虽然有一定的跳跃性,但是教学思路是清晰的,各环节联系紧密,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语文要素。

三、主体性,体验学习快乐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程全部由教师“导演”,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这样的课堂只有“热闹”,没有真正的生成。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是压抑的。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学习的重点不是要掌握多少知识、习得多少技能,而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享受快乐,从而养成学习的习惯。研读统编教材,我们会发现,其编排完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在教材中,不仅课文增添了大量的插图,而且大多数课后习题也是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同时,其语文要素契合语文教学特点,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让学生努力一把,就能实现学习目标。这样设计根本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比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小蜗牛》这一课,其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一年四季的特征。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的特点,教材采用童话体裁,通过小蜗牛和它妈妈之间对话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四季的特点。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材配以四季的插图。课后有这样两道练习题:一是“对照图画,读一读课文”,二是“在图画的帮助下,你猜出了下面的加点字是什么字吗?蜗牛  发芽  草莓  蘑菇”。从这两道练习题中,我们知道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图画做出简单判断。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先让学生观察插图;接着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最后,引导学生根据插图进行猜字训练。这样的教学,虽然简单但符合学生的心理,体现编者的意图,既能较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无论学什么,最终结果还是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学习的效果才会更加明显。一年级是学生从学前教育向小学教育过渡的阶段,因此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活动,都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要尽可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编者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教材大多图文并茂、色彩鲜艳。在教学预设中,教师既要与编者对话,又要与学生对话,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而言之,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爆炸时代,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统编教材充分注意到这一点,由过去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的培养与人文的熏陶。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与课标、教材以及编者进行深度对话,深挖语文要素,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快乐学习的同时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连贯性语文要素层次性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
探析辨证论治的层次性
价值观层次性浅析
耕地多功能的层次性及其多功能保护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