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
2019-10-08米绪
米绪
从人本化的理念出发,对特殊儿童不进行横向比较,而是纵向比较,以此来诊断孩子是否取得了进步,目前的教育是否能让其获得益处。这种理念,应适用于任何孩子。
每一个儿童都有成为“独立、可敬之国民”的权利和能力
在我曾就读的县一中,有几间平房是属于聋哑学校的。我们在同一个操场上体育课,在同一间食堂打饭。但他们的值日生每次都比其他学生早一刻钟打回饭菜。当我努力了很多天,也没有拼过人高马大的体育特长生,没有尝到食堂的油条后,我对他们的特权深深地羡慕了。多年之后,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公平。
教育公平可分为教育机会、教育过程、教育结果的公平。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教育公平,每个孩子都能吃上饭是过程公平,让他们都能成家立业则是结果公平。
让聋哑孩子提前去食堂,让他们的值日生把饭集体打回再分配,是在吃饭问题上铺设的一条“盲道”,是在公共卫生间设立的无障碍人士专用厕位。当我们备战高考时,这些残障孩子们在学习缝纫和木工。高烧致聋的亲戚从这所学校毕业后,没有遵从家人意愿选择和健康人结合,而是和同学结合。他们的特教老师承认并接受孩子们的情感,鼓励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凭借自己的手艺,养大了三个孩子并把其中一个送进了大学。另两个孩子也长得高大结实,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创业成家。在某种意义上,他们比大部分村人更成功。这位亲戚,除了种田和打家具之外,还承揽了煤气灌装业务。每个集市,都有乡人专门找他,留下地址,让他上门修理煤气灶并灌装煤气,并购买几件折叠马扎、小凳子等小件木器。几十年来,他的手艺、生意和口碑越来越好。聋哑不再仅是他的生理疾患,反而让他在一干同行中更有辨识度。乡人们都说:找那个聋哑人,他实在,活计也好。他的妻子,在我作为小客人去吃午饭的时候,先把炒菜中的鸡蛋和肉丝多多地挑了一碗给老婆婆送去,然后才宣布开饭。在长辈老病期间,他们的付出和孝心远超其他身体健康的兄弟姐妹。
近30年之后,这对聋哑夫妻的亲友才真正意识到,这所特教学校给予学生的不仅是认知和能力,还有情感、态度和信念。100多年以前,我国私立特殊教育女子学校创立之初,曾提出将残疾女子培养成“独立、可敬之国民”。这个理念依然熠熠生辉。
“特殊教育工作者会善待每一个处于劣势的特殊儿童。他们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能让每一个特殊儿童获得成长发展的机会,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发展和进步;他们也能让每一个特殊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著名学者叶澜说过:“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这一点,在特教中,尤为突出。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样子”,不能看、不能读、不能听、不能跑……但他们依然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依然可以创立自己完满的生活,依然可以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他们的完满,无论是婚姻的自由、还是生计的自足,都让社会的这一个角落更加美好而健康。我常听到周边人这样评论:看人家聋哑人还赡养老人培养大学生呢,你有什么可抱怨的。对整个社会而言,一个人不自由不自足,意味着其他人一样处于恐惧、饥饿和枷锁之中。一对聋哑夫妻的完满,具体而微地示范了新中国特殊教育的路径和成果。
零拒绝、全接纳,人人都应享有“特殊教育”
在某种意义上,人人都有自己的局限,都在某个方面“残障”。也许不是“看不见、听不见”这样明显,但阅读障碍显然是一种“视而不见”。有的人一提计算就头疼,有的人没有导航出不了门。高度文明界面友好的社会就应该给左撇子提供专用剪刀,给习惯听觉学习的孩子准备好音频课本。在这个意义上,“人本特教”的理念,适用于所有孩子:”人人都有特殊需要,人人都需要特殊教育;人人都要关心特殊教育,人人都能享有特殊教育”。
魏敏芝所说的“一个都不能少”,在特殊教育中就是“零拒绝”原则——禁止学校将任何一个特殊儿童排除在公立的义务教育之外。
教育界最近几年流行“全纳教育”: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而无论这些儿童处于何种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及其它状况。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受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受到自身发展所需要的保证质量的教育提供条件。这是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1994)通过的大会宣言和行动纲领的核心思想。这是促进“融合参与、反对隔离”的理念在特殊教育中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的一些家长联合抵制特殊孩子的入学,其实是另一种种族隔离和歧视。
特殊教育有一个基本理念:每一个儿童都具有学习的能力。这是它对人性优点的阐扬,对生命的尊重。特殊儿童之间个别差异巨大,远高于普通儿童之间的个别差异。所以特殊教育重视对学生进行个别化的教育,以保证学生能受到适合其发展水平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这对普通孩子和父母也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和其他孩子做比较有时是没有意义的。瞎子阿炳的成就,普通孩子难以望其项背。每一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找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扬长避短,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父母们常犯的错误就是抓住孩子的所谓缺点不放而忽视了孩子的长处,不断攻击和纠正,反而不断强化,让孩子在低自尊的系统中运行。事实上,不论是特殊孩子还是普通孩子,在高压和指责中长大,都会形成限制性人生,生命力萎缩,在成就和尊严面前不敢去拿,不敢去要,活不出自己的天赋。
每个父母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特殊孩子的父母而言,时刻和别人家的孩子对标是一种自虐。张德芬曾经在“镜子练习”网课中谈到一位特殊儿童的母亲,各方面都很优秀,没办法接受孩子的真实。张德芬的观点是:孩子的状况,其实是在提醒大人们的接受和臣服。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接受生命的状况频出,才会有可能找到化解的方法。一味沉迷于“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孩子是这样”的自怨自艾,都只是情绪的宣泄而非解决之道。心理咨询行业常会建议咨客更换思维模式。比如:假如地球是一个大游乐场,以什么身份什么配置走一趟,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遇到的人和事都是一种情景设置,以帮助我们提升某种认知或能力。孩子的独特个性或所谓某种缺点,是他的配置,也是我们的情景设置。从类似的上帝视角去看待自己或孩子,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既然每个人的功课都是不一样的,给每一个孩子他所需要的“适当的教育”就自然而然了。这是孩子和家长共同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