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艺术灵魂”之路
2019-10-08陆洋
陆洋
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也是于永强从教20年以来所做的事情。作为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党支部书记,于永强将全部职业生涯都奉献给了特殊教育。他的学生们是听障人群,在画布前,他与学生们以画交流;用极致的耐心和专业,引导他们描绘出自己的理想世界……
从“绘画专业尖子”到特教老师
“艺术面前,人人平等。”在成为一名特教老师之前,这就是于永强教育理念的准则之一。
从小到大,于永强的求学道路上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师,潜移默化中,他对教师这个职业颇有好感。大学时代,他选择了师范类的油画专业。1999年,于永强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被系主任推荐到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任教。
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特殊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全国残联系统办学最早、规模最大的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在全国赫赫有名。由于当时国内几乎没有针对特殊教育而开设的师范类专业,所以为了甄选入职教师,学院提出了“苛刻的条件”:必须是党员;专业成绩必须班级前五名,必须得过奖学金。
彼时,于永强是班级里的“尖子生”。但除了符合学院招聘的硬性要求之外,他的大学老师给出了更令人信服的理由,“于永强的绘画能力强,爱钻研,能与思维特点鲜明的听障学生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
怀揣着在特殊教育领域大展身手梦想的于永强,正式成为了一名特殊教育教师。
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教学楼的一楼大厅里,陈列着一幅巨大的、极具冲击力的纤维艺术作品《中华根》。这幅长达20米、高4米的艺术作品,由28名聋哑学生和郭振宇老师奋战46天创作而成,整幅作品总重量3.5吨。《中华根》代表着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精神内核——凝聚力与生命力。
1999年,于永强来到学校报到的第一天,正是《中华根》开始创作的那段时间。带领学生们创作的郭振宇老师是于永强在山艺的师哥,他至今难忘走入学校礼堂时,看见师哥和学生们全情投入在作品中的情境。
28个听障学生,颠倒昼夜的创作,饿了随便吃点东西,困了就睡在作品旁边;每个学生都戴着手套,手套都磨破了也浑然不觉;创作到凌晨是常态,每个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于永强被强烈的艺术氛围所感染,也被孩子们对艺术的热情打动了。“虽然我之前没接触过特殊群体的学生,但对艺术工作者来说,作品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看到《中华根》的时候,我感觉与他们一下子贴的很近。”
这一年,《中华根》完成后,以其恢弘、震撼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作品内涵在艺术圈内引起轰动。作品赢取了众多奖项,得到全世界艺术家的高度评价,并于同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那时,于永强就意识到,“也许学生们有身体上的缺陷,却丝毫不会成为他们追求艺术的阻碍,相反,有时候还会成为灵感和动力。”但普通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不可以直接用在特殊教育中,所以摸索出一套适合特殊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成为于永强初为教师的目标。
表情、动作和手语的“三位合一”
于永强来到学院后,学校专门开设了绘画专业。除了给学生们上专业课之外,他还成为了带班的班主任。
班级里的学生都是听障人群,沟通只能靠文字和手语。一开始上课,于永强手语不通,只能用板书和手语翻译的方式授课。这个过程十分艰难,因为学生们的手语动作标准不一,于永强还得摸索着统一大家的手语。一个班级有三十六七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于永强要调动自己的表情、动作,再结合板书,力争让每一个同学都理解他的意思。
因为不熟练的手语,于永强也时常闹出笑话。在课堂上,于永强曾把谢谢的手语错用双手表达,结果打成了“结婚”,引来哄堂大笑。
还有一次,于永强去学校澡堂洗澡,遇到了他教的两个学生,学生很热情的过来给于永强搓背。过程中于永强想表达“有点疼”,但因“疼”和“喜欢”的手语手势比较相似,于永强打成了“喜欢”。误以为老师很享受,学生加大了手上的力度,最后疼的于永强蹲了下来。
在专业方面,于永强与他的学生们“相互作用”,优势互补,达成了某种默契。在他看来,特殊群体的学生观察能力更强,对艺术的敏感度更高,他们的作品也更具艺术性。将作画的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们,学生又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展现出来。每当他被学生们的作品所惊艳,一种幸福感和成就感就油然而生。
生活上,于永强对学生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他跟学生们吃住同在学校,几乎是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给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于永强感到学生们真正开始接纳他,源于一个事件。于永强第一次带着学生们去淄博的村子里写生。有一天大家结束了创作,排着队回住宿的地方吃饭,队伍很长,于永强在尾端殿后。
队伍前方迎面走来一个酒气熏天的醉汉,他东摇西晃的碰到了学生们,耍起酒疯来,动手打了两个同学。学生呼叫后,于永强冲到队伍前,想要与醉汉理论。眼见醉汉挥拳向着他冲过来,这时候,几乎所有在场的学生,一下子挡在了于永强面前,团团把醉汉围住了。
这件事带给于永强很大的感动,“这些孩子们都很善良、单纯,如果他们从心底接纳了你,别说是挡拳头了,刀子来了也会替你挡在前面。”
“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5年一届学生,20年从教生涯,于永强的学生们陆续离开校园,踏入社会。
随着于永强专业能力的提升,作品关注度增高,他也曾有更优越的职业选择。但他都放弃了,“让我离开学校,我实在舍不得。”
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此话用在于永强的学生们身上尤为恰当。虽然他们都听不见,但是他们感受美的能力一点都不逊于普通人。在他的学生中,成为卓越艺术工作者的大有人在。
聋人陶艺师康志敏就是于永强的学生。在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就读期间,康志敏第一次接触了陶艺和刻瓷。一把陶泥,让他喜不自禁,内心的情感似乎找到了寄托。他愛上这门艺术,如痴如醉。2001年,康志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还创立了龙人康文化品牌,致力于推广陶艺文化,作品屡屡获奖、享誉全国。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康志敏应邀参加中国残联主办的“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主题系列活动,进行成果展示和创作表演。期间,习近平主席的夫人彭丽媛与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多国领导人夫人一起出席该活动。康志敏在现场,用陶土捏出一个个鲜活灵动的陶塑,向彭丽媛和外方领导人夫人介绍陶塑,并将自己的作品送给泰国总理夫人娜拉蓬。
于永强认为,康志敏的经历对于特殊人群有重要借鉴意义。特殊人群应当跳出狭窄的“择业框框”,结合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艺术之路。
这个观念与学院的办学理念相同。于永强介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设5个系,共有工艺美术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康复治疗技术、特殊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等5个专业,含12个专业方向。其中,传统玉雕技艺、“蜡染画”创作技艺立项为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艺术传统一直是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特色,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特殊群体的艺术人才。
艺术是最好的精神食粮,能给人以健康的心灵滋养。于永强说,艺术熏陶对一个人的改变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特殊群体的学生身上,变化尤为显著。“有的孩子刚入校性格比较孤僻,内心封闭,不易融入人群。但接触了绘画等艺术形式,他拥有了一个抒发内心的途径,在创作过程中完成‘自我疗愈。”
“高等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不仅体现了教育公平,还体现在高等特殊教育使残障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更好地共创共享美好生活。”于永强的学生们,都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他们有的到各地的特殊教育机构当教师,有的成立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有的给艺术家当助手,有的进了企业成长为骨干……
艺术教育对于永强的学生们来说,不仅仅是用来谋生的工具,还是改变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自信,同样也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敲门砖”。对于永强来说,这是一条唤醒“艺术灵魂”之路,需要长久的热情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