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深度融合探索PBGS教学模式的应用型课堂

2019-10-08祝文沙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校企融合能力本位信息化

【摘要】焊接专业技术更新较快,传统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用现代工业需求。我院深化校企融合,联合企业专家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发PBGS课程,并开发开放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现代信息化课堂。新的教学模式下,循环往复的课程项目使得知识内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关键词】校企融合  PBGS教学模式  能力本位  知识内化  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45-02

1.应用型课程改革方向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减速,增长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集约增长,增长动力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我国经济发展正在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型。[1]焊接专业因其就业前景广阔,技术更新较快等特点在此期间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以《焊接结构生产》为例,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体系学习,辅以焊接实操锻炼。[2-3]课程的内容依照内容落后、结构零散的教材进行,课堂开展中学生兴趣较低,学习效果较差。焊接实操训练时间较短而且不成体系,无法与理论课程良好衔接。

Project Based Group Study(PBGS)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是一种完全体现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4]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由学生组成个拥有共同目标、工作方法、相互约束的团体,完成教师和企业专家设计的项目。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作为一个发展的人,注重培养学生资料汇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自主创新等综合素质。

2.课程设计

2.1 掌握学生认知规律

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分析学习者现有能力水平和理论知识储备。对于学生而言,很难说有一个知识是一下子就被理解或者说一点都不被理解,大多时候都是一种“朦胧感”、“隐约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甚至是长时间的经验的总结、知识积累中逐渐领会掌握的。[5]在项目设计中要突出重点,设置不同的难度级别,在进行过程中逐渐升级难度,循环往复对重点、难点进行练习,逐步实现知识内化,提升能力。针对《焊接结构生产》,此门课程的难点是掌握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消除焊接应力的方法。

2.2课程项目设计

由企业专家针对学生的就业岗位,提炼相关岗位的典型工作流程,由企业专家和专家对《焊接结构生产》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进行概括,项目设计要具有趣味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项目设计要对课程内容的涵盖性。

课程整体目标包括:1.具备焊接防护安全知识;2.能够识读设计图纸与技术要求;3.能够合理选择备料方法设备,完成零件备料;4.能够合理选择成形设备与工艺,完成成形加工;5.能够合理选择装配用工装,进行装配;6.能够准备辅助夹具,装配组焊结构件;7.能够合理选择焊接工艺与焊接工艺参数,完成工件焊接;8.能够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补焊;9.能够对因焊接变形导致的尺寸超差进行处理;10.能够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现代工业生产常见焊接结构包括板板对接、板板角接、管板焊接、工字梁、箱型梁、圆筒节、桁架结构、可展开面、机械零部件等结构。整合课程内容,设计项目为火箭模型焊接。火箭模型的制作为一个贯彻始终的大项目,由制作火箭發射平台、制作火箭发射塔架、制作火箭主体、火箭总装四个子项目组成,每个项目由对应任务组成,将教学内容板板对接、板板角接、管板焊接、工字梁、箱型梁、圆筒节、桁架结构、可展开面分解到相应任务之中。

2.3 课程情景设计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模拟工厂的实际生产管理流程,设定教学环境:

(1)教师:某焊接结构件生产厂焊接车间主任

(2)学生:焊工

(3)情境:企业客户要求制作一个比例1:50的火箭模型,请根据提供图纸完成火箭模型的预处理、划线、下料、成形、装配、焊接等工序。

2.4 课程相关资料

课程相关资料包括:火箭模型图纸、相关焊接规范、焊接教材、相关工艺文件、案例集、微课、PPT等。相关电子视频、资源分享至开方教学资源平台。

3.课程开展

3.1课程准备阶段

教师通过开放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将本单元任务、火箭模型图纸、相关焊接规范、相关工艺文件、微课、PPT等内容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资源管理平台进行课程预习,完成相关预习问题,了解本单元课程重点。

3.2 课程开始

教师作为课程的主导者,组织课程,引导学生进入模型教学情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每组人数控制在4~5人。

教师布置课程任务,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任务,在课程开展中教师对难点进行适当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每个任务以任务告知、任务演示、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小结为一个流程。以第二次课板板对接焊为例,教师发布教学任务完成板厚为6mm钢板对接焊,要求尺寸为100mm*60mm,尺寸偏差不大于3mm;角变形小于2°。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发现未经处理过的钢板尺寸偏差,角变形超出了规定要求,教师讲解产生偏差的原因是因为在焊接过程出现了收缩变形和角变形,组织学生按小组头脑风暴法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讨论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完成收缩变形与角变形的控制方法的学习。

可根据课程时间设置一到二个学练任务,学练任务之间存在着知识迁移,难度升级的关系,以板板对接焊为例,在完成第一个任务后,第二个任务为板厚为2mm的钢板对接焊,要求尺寸为100mm*300mm,尺寸偏差不大于3mm;角变形小于2°、表面平整度1m小于3mm。学生演示以后发现采用控制收缩变形与角变形的措施后,薄钢板在焊接过程还存在着波浪变形,讲解原理后,组织学生头脑风暴法探讨方法,完成控制波浪变形的方法的学习。

3.3课内考核

以板板对接焊为例,学练任务的完成使得学生基本掌握板板对接焊出现的焊接变形与控制焊接变形的措施。课堂的考核为火箭模型的工字梁腹板焊接为考核项目,学生将独立完成学生制作作品通过照片等形式上传至资源管理平台,并提交教师布置的作业,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4.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考核成绩由课内项目(A)、自主项目得分(B)和期末考核得分(C)三部分构成。

(1)A=∑(各工作任务得分+课内表现)*权重*60%;

(2)B=自主项目完成质量×10%;

(3)C=期末考核×30%;

(4)总成绩=A+B+C。

自主项目应灵活设置,可以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完成相关校企合作项目,也可根据学生爱好以小创新、小改革、小制作等形式进行自主选择,自主项目可以通过作品展示、小组答辩等多种形式灵活进行。

5.课程特点

课程所设置的项目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就业市场调研,相关企业专家意见进行适时调整,使得课程内容与现代生产紧密结合,解决了课程内容落后的问题。

课程开展过程中由学生作为主体,教师要把控课程,作为主导地位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抽象的理论知识内化成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模拟实际生产情境,教师作为情境中企业工作人员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使学生完成“职业人”的综合素质养成。

依托于信息化课堂的建立,学生可以课前通过观看慕课学习课程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参考文献:

[1]石建勋,张悦.中国经济新常态趋势分析及战略选择[J/OL].新疆師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4):1-7+9

[2]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41-43+51.

[3]贺国庆.西方大学教学方法变革考[J].教育研究,2014(08):125-134.

[4]Hui Jin.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BGS Teaching Mode to Management Courses[A]. 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Proceedings of 2014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and Social Research[C].Inter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Engineering Associations、Atlantis Press:,2014:5.

[5]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02):55-61.

作者简介:

祝文沙(1987.9-),女,河北邯郸人,工学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焊接。

猜你喜欢

校企融合能力本位信息化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浅析
校企深度融合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与实践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