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校外少儿芭蕾教学中的基训训练

2019-10-08陈亭旭

文教资料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

陈亭旭

摘   要: 芭蕾舞为欧洲宫廷贵族舞蹈,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在不断革新中风靡世界。立起足尖起舞是芭蕾舞的艺术特点,高贵、优雅、舒展是芭蕾舞的艺术风格。对于儿童而言,从小进行专业的芭蕾基训训练不仅可以使其体型匀称、气质高雅,还能培养其高格调的审美能力。本文对校外少儿芭蕾教学中的基训训练进行研究分析,以对少儿芭蕾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校外少儿芭蕾    教学    基训训练

高贵的气质、优雅的舞姿、轻盈的足尖动作、梦幻的服装是大家对于芭蕾舞这一艺术的直观印象,也是吸引少年儿童接触、学习芭蕾舞的直接原因。芭蕾舞是一门科学、严谨的艺术门类,对学习者的先天身体条件要求很高,近乎苛刻。学习者要经过至少连续六七年的专业训练才能“出师”,成为一名专业的芭蕾舞者。在校外开展少儿芭蕾教学,抛开学员先天身体条件不谈,从训练时间上很难向专业程度看齐。如何培养出动作专业、规范的芭蕾学员,我认为强调基训训练是关键。

一、芭蕾基训概念

芭蕾基训是一门芭蕾基本能力训练课程,其内容宽泛,主要由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三大部分组成。芭蕾舞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训练体系。其审美标准最终可总结为“开、绷、直、立”和“轻、高、快、稳”,说明先天的“条件”与后天的“能力”和“技术”的重要性。

舞蹈理论家欧建平老师在著作《外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①中写道:“开、绷、直、立”,说的是芭蕾舞者必须先天具备的四项条件,大多是父母遗传给他们的。

“开”是指舞者的踝、膝、胯、胸、肩必须五位一体地向两侧打开,否则,便缺乏足够的贵族气派,而运动起来,也难以达到高度的灵活,四项条件中,“开”字得当先,它是其他三项条件的身体基础和气质前提;

“绷”是指舞者的每个脚部动作,无论大小,凡是该绷起“脚背儿”来时,都要把它绷起来,绷出来,这是检验全体舞者脚下是否干净利索的试金石;

“直”是指舞者的腿脚在完成充分的伸展时,必须把膝盖骨绝对地收藏进整个腿脚的线条中去,确保整个腿脚的线条具有畅若流水的美感;

“立”是指舞者的身体无论坐、还是立,躯干都必须同地面呈垂直状态,类似于中国古人所崇尚的那种“坐如钟、站如松”的翩跹风度。

以上四点可谓具备了理想的“先天的条件”,而接下来的“轻、高、快、稳”则是要告诉我们,芭蕾舞者在老师的精心调教下,经过长期、科学和艰苦的训练之后,在完成各种高难度技术动作时,必须具备“后天的能力”。

二、校外少儿芭蕾教学中基训训练的目的与重要性

与专业艺校的芭蕾教育不同,少儿校外芭蕾教育对学员身体条件的要求并没有专业艺校那么苛刻,主要针对学员的形体塑造与格调培养。根据学员的身体条件及年龄特征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通过阶段性训练后,促使学员形成特有的芭蕾舞感与气质,在形体线条与高雅审美和艺术修养上得到不断的发展与提高。在普遍“先天条件”不足的情況下,促使学员具备“轻、高、快、稳”的“后天能力”,唯有进行科学、严谨、规范的芭蕾基训训练,才能促使学员在举手投足间具有芭蕾独特的美感。笔者认为,急于求成地教授学员芭蕾变奏是大忌,反而应从最基本的芭蕾基训着手,芭蕾基训是地基,地基打扎实,才能够上升到演绎芭蕾剧目等艺术层面。因此,芭蕾基训在校外少儿芭蕾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解决不好芭蕾基训,芭蕾的美感将不复存在。

芭蕾基训在校外少儿芭蕾教学中的重要性有:

(一)让学员了解芭蕾舞的每个动作都有独特的专业要求,并非仅仅是外在的肢体形态,而是因为关节和肌肉经过正确的发力,才促成我们所看到的优美的线条与舞姿。

(二)解决学员身体条件的“开、绷、直、立”,让学员的动作更加严谨、规范,更加接近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从而增强学员舞蹈的规范性与可看性。

(三)通过科学、规范地基训训练,从而对学员进行形体塑造。

(四)通过专业教学及课堂延伸,进行芭蕾作品鉴赏,从而提升学员的审美与格调。

综上所述,进行科学、严谨、规范的芭蕾基训训练,是引领学员进入芭蕾艺术殿堂的必经之路。

三、如何进行少儿芭蕾教学中的基训训练

(一)沿袭科学训练体系

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芭蕾舞早已形成独有的科学训练体系。芭蕾基训主要分为地面练习、扶把练习、中间练习三大部分,每一部分的教学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一环套一环,具有延续性。

1.地面练习

针对零基础的初学者,通常从地面练习进入教学。通过针对某一身体部位和单一动作的训练,使学员从意识上和身体上对“开、绷、直、立”有初步的认识和觉醒。地面部分的动作节奏以慢为主,强调每一个动作的过程和准确性,让学员感受肌肉发力与延伸的过程。

2.扶把练习

地面部分解决好以后,进入扶把练习部分,从双手扶把练习开始,根据学员的专业能力逐渐过渡到单手扶把练习。此环节涉及身体的直立感、末梢神经的延伸(脚尖和指尖等)、重心转换、肌肉发力方式及身体与身体、身体与地板的对抗关系等重要内容,是对学员身体“开、绷、直、立”的强化与深化,是芭蕾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该环节教师一定要亲身示范、言传身教,告知学员每一个动作的专业术语及动作要求,促使学生养成带着动作要求跳舞的好习惯。

3.中间练习

中间练习是扶把练习的延伸,没有把杆的支撑,能够更直接训练学员身体的协调性、控制力和技术技巧。此环节是在“开、绷、直、立”的基础上,强化学员动作的“轻、高、快、稳”,使学员无限接近、超越芭蕾艺术的审美标准。

(二)遵循艺术规律

猜你喜欢

教学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