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采访

2019-10-08王雷

当代工人 2019年16期
关键词:车间主任进入状态王雷

王雷

对我而言,采访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采访,一种是自由采访。

到企业采访劳模等榜样人物时,采访场面通常是这样的:工会主席、车间主任还有其他相关人等,齐刷刷地坐在我对面,被采访人则坐在最靠边的位置。发言顺序是工会主席介绍情况,车间主任补充,期间还有宣传委员拿着单反相机咔咔连拍。遇到经验老道、见过阵仗的被采访人还好,他们侃侃而谈,不太怯场。如果是初次接受采访的人,大多羞涩,回答不流畅。这时,车间主任或者工会主席就会救场——“这位劳模只知道干工作,不大会说话,我们帮助补充吧。”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成长,甚至成功,应该是安静的,就像不善言谈、安坐在角落的这些优秀劳动者。我好奇他们的经历,好奇这些经历中盘根错节的枝蔓和他们何以成为他们自己。于是,我会在正式采访之余,争取一个自由采访的机会。

走进车间生产一线,陪刚才还羞怯的人绕着生产机器走几圈,然后坐在休息室里,他拿着老旧茶杯,点上一根烟,无需调整,直接进入状态。

“不想出头接受采访,我都50多岁了,再干几年就退了,应该让给年轻人。我年轻时就想,如果论资排辈评劳模,得快退休才有机会吧,今天应到我身上了。”

“为啥我第一个冲上去?这活儿放在平时没人愿意干,我是班长,你說我不干谁干?干好了是你本分,干不好都看你笑话……”

这些话虽然不会出现在见报的文章里,但在自由采访的氛围下,对方唠得最多的都是这些,临别时候还会握着我的手说:“我就说说,你可千万别写啊。”

我想,在宽松平等的气氛下说出心里最想说的话,哪怕最后没有出现在文章里,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情绪释放,也是真实地做了一回自己。看着正式采访下的文章里,那个完美得像别人的故事,他们往往笑着说,“我哪有那么好嘛。”

猜你喜欢

车间主任进入状态王雷
证明不等式的常用途径
包装车间里的“模拟买卖”
师傅教学徒
讲历史获自信,12岁少年沉迷学习“难以自拔”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探讨
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应当进入状态
浅谈生产车间主任应具备的安全控制力
是自己的,就该努力去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