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2019-10-08邝小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心理教育健康美术教育

邝小花

【摘要】在当今的美术教育中,我们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很多是新时代下的难题。学生永远是教学之本,而身心相对而言还不够成熟的高中生则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很多时候高中阶段学生具有成熟与幼稚、独立与依赖、自觉与不自觉等很多矛盾并存的特质,由此则产生了许多的心理问题,以及伴生的有偏差的行为方式。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中美术教育慢慢地开始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并被视为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将对高中美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美术教育  心理教育  健康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13-02

新课标指出,高中美术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先不谈社会对于学生的具体需求,心理健康的教育永远是教育的重中之重,而美术教师应结合实际,即学生的不同情况,以及高中美术课程的特点,开展渐进有序且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都知道技能是学生的立身之本,良好的绘画技能是每一位学生应当具备的,这也是社会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并且这个要求在不断变高。但这些都建立在学生的良好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多年的教学让我发现,越是成绩不理想,学生越容易自卑胆怯,缺乏自信。所以我们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转变传统观念,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美术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大家开始比以往更加地重视自身的健康。而在传统的身体健康之外,人们认识到了重要性并不亚于身体健康的心理健康,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诊所、医院的科室等、社会上的各种心理机构等,不断地涌现。而在现在的美术课标中,“健康第一”长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性思想。这就要求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摒弃传统以成绩论优劣的思想,而将教学的重心首先放在学生的心里健康上。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有助于学生提高绘画技能,同时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以后适应社會打好坚实的基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卫组织曾经这样定义健康的人:唯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和到的良好的人,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高中阶段,教师应该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融入到集体,感到温暖,有获得感,有愉悦感,让学生多经历挫败,并逐步培养学生客服重重困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我调节,在品格意志的培养上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思想会产生重大的变化,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处在互联网爆炸的年代,很多家长都给学生配备了手机。很多不良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就侵蚀了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原本的单纯逐渐迷失,轻则影响学习,重则危害学生的心理健康。

美术鉴赏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手段。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充分运用这一点,通过对各种艺术作品真善美的一面的分析阐释来感染学生,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真善美的一面,并引导他们逐步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的将课堂利用起来,尤其是要让学生融入到集体的环境中,在集体的学习氛围里获得深层次的愉悦感,和实现人生目标的成就感。要充分运用美术学科的特质,并将其融入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如何运用美术教学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一)注重以形态激发情感的教学环境

在运用美术引导、教育学生时,教师首先应该调节学生的情绪,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深层次的学习欲望。在美术鉴赏时,教师应该侧重于运用伟大艺术作品中的积极因素,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学生会逐渐消除自身的精神障碍,并保持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状态。教师的每一个表情,一个灿烂的笑容,哪怕一个小小的眼神,都很可能对学生产生大的影响。没有人不希望自己被关注,因为关注会带来自信。学生当然需要不断努力,完成高中美术教师的各种学习任务。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少教师选择性忽视了这点,经常带着情绪上课。长此以往,不仅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

学生的积极性和良好的师生感情,来源于平等的学习环境。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中,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注重方法去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第一,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尊重学生的努力,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第二,要实现民主的教学。不能因为自己在教学环境中的特殊位置,而独断专行。只有民主,学生才会感觉到平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充分感到自己融入了集体,这样才能最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好的引导学生产生正面的思想。

(三)因材施教,深入挖掘美术教材和案例中的心理因素

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掌握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他们的年龄、爱好、特点等,并在整合这些学生信息的同时,运用符合这些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并将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其中。不要刻意去教育,要合理转化学生在长期枯燥的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逆反心理,让学生在平淡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受到教育,并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及品质。我国的美术教材不断的更新,虽然各地有一些差异,但整体质量越来越高。其中有很多国家地区,很多历史时期的极为优秀的美术作品。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这些内容,并选择其中具有正面引导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深入阐述,让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滋养。

以著名大画家达芬奇来说,学生会学习他的很多传世作品。那么单纯的学习当然是枯燥无味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学生进行鉴赏前,叙述一些达芬奇个人的事迹,或与这幅作品相关的背景故事,让学生对画家本身有一定了解,对画作本身有一定了解,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同时,教师也应该借机启迪学生:路漫漫其修远兮,不论是今时今日的学习阶段,还是以后的生活,失败和挫折都是必然的,但只要能坚定意志,坚持自我,不惧困难,就会越来越强大,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最终走向成功。

(四)引导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美术,即美的艺术。学生在高中阶段并不充分具备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就需要教师运用积极正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良好学习氛围中成长的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辨别能力,从而营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环境。这涉及到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很多教师也各有擅长。这里笔者简单讲几点常见的心理教学方法:

1.设疑法

要让学生充分思考,首先要抛出疑问。这个疑问要选取适当。既不能过于晦涩,让学生产生大的畏难情绪,适得其反,也不能流于表面,让学生产生轻视的心理。难度一定要适中。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投入一定的精力。选取适当的问题去引导学生思考,对学生的思维培养、美术能力的提高、心理健康的成长都有巨大的帮助。

2.暗示法

教师要熟谙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让学生对课堂上的自己有印象,能回忆起来,那么学生就会自我去评价,从而逐渐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正面的循环。在暗示时机的把握上要有分寸,既不能总是让学生回想自己表现出色的时候,也不能让学生一直去回忆自己在课堂上表现不如人意的时候。双向的引导才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学习过程,并慢慢的在深层次产生自己对美术学科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3.讨论法

教师针对某个环节,某个作品的细节,尤其是学生普遍有不同看法的部分,提出恰当的问题,进而让学生热烈讨论,在讨论中明辨是非,找到正确的答案。

在高中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要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要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融入到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需要长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的。成绩当然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成绩背后的东西。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良好的心理健康,并逐步成长,为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欣桐.浅谈融心理健康教育的高中美术教学[J].才智, 2015(22).

[2]薛富杰.高中美术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课外阅读旬刊,2013(1):65-66.

猜你喜欢

心理教育健康美术教育
浅析赞赏教育在中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教育的几点思考
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设计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