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课的赏析教学
2019-10-08杨育平
杨育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初中美术教学的方式方法也随之不断变化。从广义层面上看,当今美术教育教学的侧重点是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强化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逐步具备较高的艺术素养。从狭义层面上看,美术教学可以拓宽学生欣赏美的视野,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当中发现美,促进其审美视角的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 赏析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212-01
一、实施初中美术赏析教学的意义。
美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综合性学科,为了使学生更深入了解美术知识与艺术文化之间的关系,初中美术教学中,赏析式教学法势在必行。赏析式教学要求美术教师探索更多样的教学方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地位高度肯定。赏析教学最重视的是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对生活当中的自然美和图画当中的视觉美做出自己个性化的评价。
教师在设计赏析课堂教学环节时,要重视课堂情境的创设,通过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学生可以感受艺术家的创作初衷,领会艺术作品的美学内涵。
二、提高赏析课堂教学效果的几项具体措施。
為了避免为了实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教学盲目性,教师们要本着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美术老师,要作为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不能违背了艺术课程的初衷。作为初中美术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赏析教育课程的环节。
1.加强教学方法的融合,避免教学环节的单一。
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会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安排的单一会使课堂教学变得乏味枯燥。教师寻找与美术教学相关的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知识,来引导学生关注感受艺术的博大精深,进而加深对美术作品内涵的理解。
例如,在对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的赏析中,水墨丹青和实际生活的脱离是教学中的难点。当代初中生自我意识和现代意识极强,对于古代山水的优美意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很难产生共鸣,也不能理解不同时代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形式,这就要求美术教师正确认识教学当中出现的这个矛盾,积极想办法创新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主体与文本之间进行合理化的融合。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美术兴趣逐步提高,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有深刻的认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
2.加入创新比较法,使学生感同身受。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题导入在一节课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是实现教学目标,按照预先的构想顺利进行教学的设计的先决条件。例如在欣赏民间美术作品一课的导入,教师可以给学生寻找一些富有民族风情的现代元素符号,中国古典乐曲就是一种很好的资源。让学生在教学起始阶段就感受到浓烈的传统文化的气息,那么美术鉴赏教学就能够顺利地开展下去。
还可以寻找一些学生们喜欢流行的歌曲,比如《青花瓷》,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所蕴含的中国元素,然后跟英文流行歌曲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时,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将西方的油画和中国写意山水作比较,从色调、笔法、构图等多方面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同时教师可以由浅入深地发掘现在我国艺术的发展方向,告诉学生剪纸、书法、篆刻等作品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通过新旧文化、中西文化之间的比较,可以让学生体验到不同地地域,不同国度,不同类型的艺术风格,提高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欣赏水平。进一步让学生们感同身受,体会到中国五千多年积淀的精深文化,这样的美术教学才能起到真正的教育作用。
3.合理设计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流行的影视和游戏银幕形象变得越来越深入人心。对于初中生来说,多媒体这种形式与他们的求知欲比较切合,可以增加学习的欲望。给美术赏析课堂教学以“锦上添花”之感。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想象,使抽象的艺术概念变得具象化,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立体思维能力,达到美术课程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重要目的。
4.避免约束学生思维,促进发散思维形成。
美术学科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赏析教学更是有它独有的特色,在欣赏一件作品的过程中必须提倡学生有独树一帜的评论。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身处同一个时代的画家,他们作画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教学中只有提倡创新的美术鉴赏法,才会使学生充分发挥创新意识,才能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学生在感悟生活中的美时的灵感源自于主观思维的发散,教师可以利用艺术作品展、美术游戏活动、组织美术比赛等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而广泛的教育和引导,使美术初步赏析的理念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中,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和自由学习的发展空间。相信只要美术教育工作者积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美术教育教学的明天就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郭凯.《浅谈初中生个性化美术教育》.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3
[2]唐音世.《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初探》.初中教育教学科研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