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得到链接
2019-10-08罗景玉
罗景玉
【摘要】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如果不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链接起来,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在如此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的背景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唯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本地学生的实际基础,找到当地学生学习的定位,方可因材施教。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链接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7-0131-01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现阶段的小学生大多都缺乏实际生活经验。教师如果不注重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链接起来,必然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难想象,在如此枯燥的数字和公式的背景下,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据此,笔者根据多年以来的教学经验和发现,谈谈自己的教学感受,与各位教育同仁一起分享。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是与生活实际缺乏很好的链接
小学生爱玩是天性,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个特性,教学中要让他们学会在玩乐中找出与数学学习的链接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孕育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遵循“因材施教”这个亘古不变的教育教学法则
客观地讲,现代化网络教育平台给老师和学生提供了资源共享的便利。然而网络教育资源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运用恰当,它可以拓宽师生的视野,反之,粗制滥用则会使师生养成依赖的不良习惯。有些老师备课完全是网络上资源照搬,不加思索,不管当地的学生是否“吃得透”,如此纯粹的“拿来主义”的教育教学资源往往将学生带进“死胡同”。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自己的学习思维和学习动力,只要不会的,卯足劲儿网上查去!由此可知,教学得从实际出发,学习也得从实际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解决教与学的关联问题。
学生存在个性差异,区域差异,这都是我们当老师的无法回避的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老师还要照搬其他区域的东西呢?不适应本地区学生学习的资源,“拿来”了,只能是活生生的浇灌!培养学生学习毕竟不是种植。唯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本地学生的基础,找到当地学生学习的定位,方可因材施教。数学教育中最关键最精华的部分就是数学思维,只有掌握了一定数学思维,才能使得数学在实际生活实际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是,现代的数学教育模式往往避开了这个精华部分,并不能训练并养成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因此,数学教育要以贴近生活为主要目标,着重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运用。从生活中找到学生耳熟能详的数学例子,在缓解学生对数学陌生感的同时,加强对数学的理解。用近在身边的例子来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用兴趣在学生和数学之间架起一条沟通的桥梁。
三、仔细研究教材,合理备课,使教材内容贴近生活,接近实际
备课的实质是指教师为了确保学生有效的课堂学习效率,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本门学科的基本情况,选择最有效的课堂讲授方式。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备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促使学生养成思维模式的阶段,因此,针对小学的教育方法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中,怎样才能使教育内容贴近生活,这就是在备课时需要积极进行思考的问题。不论是针对教材还是针对学生,研究出最有效最适合学生发展进步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教学方法的制定还要满足循序渐进的过程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由易到难,由基础到复杂,层层深入,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及应用。
由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是影响学生思维习惯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思维习惯的过程中要慎之又慎。不同的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的切入点和方式亦不同。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仔细研究不同学生的思维习惯,并据此制定出不同的训练方法来有效的引导学生的思维导向。
四、合理布置课后作业,进行跟踪辅导
事实上,小学数学教育贴近生活的意义在于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得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这种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对于促进学习程度不强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理解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与优等生之间的知识差距,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的监督辅导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利用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监督,悉心教导,耐心细致的引导他们实现学习上的进步,并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定程度上的鼓励,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五、结语
小學阶段的数学教育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都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思想上都不够贴近实际,不能积极推动数学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使教学与实际生活链接起来,将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育要贴近生活.《小学数学教学论》,2014年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能力.北师大出版《新课程与学生发展》,2001年